成都文殊院藏经楼
文殊院座落在成都市西北角,四川著名佛教寺庙,为川西四大丛林之一。现是四川省佛教协会所在地。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文殊院有悠久的历史。始建于南朝,清康熙三十年(1691)重建,传说慈笃禅师圆寂火化时,红色火光在空中凝结成文殊菩萨像,久久不散。百姓认为慈笃是文殊菩萨的化身,从此改信相寺为文殊院。嘉庆、道光年间,文殊院方丈本圆法师采办了82根石柱,改建、扩建了主要殿堂,形成了现今的规模。这82根石柱今天成为院中一景。
文殊院是成都市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佛教寺庙。共有房屋200余间,总建筑面积1.16万平方米,有僧人60多人。寺内中轴线上依次分布着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说法堂、藏经楼等五重殿宇,两庑配以钟鼓楼、禅堂、观堂、客堂、斋堂、戒堂、念佛堂及各职事寮房,形成闭锁式的四合结构,各殿的镂空花窗,图案精美,
走近寺前,只见古色厚朴的围墙盘绕在古刹四周,正门上嵌着“文殊院”三个大字,与围墙上“南无阿弥陀佛”、“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世界和平、人类幸福”相映衬,使文殊院显得十分庄严、肃穆。
成都文殊院大雄宝殿
五重大殿连同前后照壁,分布在长200米的中轴线上,各殿堂楼阁古朴宏敞,飞檐翘角,是典型的清代建筑。殿堂之间,主次分明,错落有致,疏密得体,大小相同,院中有园,园中有院,院中有景,环境极是清静幽雅。又前临文殊院街,后畔万福桥侧,素有“寺殿接通衢,禅房远尘嚣”之说。
文殊院殿宇采用木石结构,石柱以四川峡石做成,绮云花窗刻工精致,图案样式繁美。殿宇之间铺以石板道路,洁净无尘。文殊院内藏有不少珍贵文物:就拿供奉的佛像来说,寺内供奉大小300余尊佛像,有钢铁铸造,有脱纱、木雕,有石刻、泥塑,十分丰富。从年代而论,有出土的梁代石刻,有唐宋年间铁铸戒神,更有清代青铜铸像,还有缅甸玉佛,这些塑像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护法韦驮像,1829年本圆法师主持塑造,整个塑像均以青铜翻砂而成,韦驮威武而立,相貌端庄,盔、铠、靴、杵的链锁,浮雕花饰,都雕琢剔透,工艺精湛,是一尊难得的艺术珍品。还有一尊观音大士像,也为1829年用青铜铸造。观音慈祥平和地坐骑在水兽身上,形象生动,缨络衣纹、细致流畅。所骑水兽,似狮非狮,似犬非犬,造型独特,温顺可爱。金刚经宝塔是清光绪八年(1882年),杨光坼用绳头小楷抄写《金刚经》,全部经文组成一座宝塔,远看是图,近看是经。
在藏经楼,收藏了各种佛经上万册,其中有康熙皇帝御赐的《药师》、《金刚经》等,宋代墨龙、明清时期破山、丈雪的书法、碧眼、竹禅的绘画以及书法家何绍基、郑板桥、张大干、丰子恺等人的书画作品。寺内还珍藏明清以来书画珍品。最著名的是康熙皇帝1702年御赐文殊院的“空林”墨迹,以及康熙临宋代书法家米芾的《海月》条幅。果亲王墨迹是清朝雍正年间,果亲王赠给文殊院的墨宝。此外,还有印度贝叶经、唐代玄奘法师头骨、唐代日本鎏金经简、千佛袈裟、发绣观音、挑纱文殊和舌血含宝等佛教文物。印度贝叶经是1887年寺僧明宽法师从印度请回的一部佛经,十分珍贵。千佛袈裟为明代祟祯皇帝的妃子所绣,绣工细美,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仍保存完好。发绣观音是清朝嘉庆、道光年间,陕甘总督杨遇春之女用自己的头发绣成的一幅水月观音像,衣纹、毛林全用经文组成,是一件难得的艺术品。挑纱文殊为清代女信徒吴贞女用挑纱的方法制成,远看烟水茫茫,很象是绘画,十分精美。舌血含宝是指清朝时有三位和尚用舌血书写的《华严经》、《楞严经》和《法华经》等经书。
文殊院以它优美的园林、庄严的殿堂、众多的文物吸引了大批中外来客。文殊院的素食闻名遐迩,中外宾客争相品尝,高朋满座,胜友如云。文殊院近年又培植园林,栽了上千珠银杏、梅花、玉兰等花木,既为成都市内的佛教圣地,又是著名游览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