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传播与民族性
2009年03月29日 00:27凤凰网华人佛教 】 【打印已有评论0

[23] 熏习:梵语 vasana 或 pravrti, abhyasa。又作熏习。略作熏。如人以香气熏附衣服,染净迷悟诸法(特指吾人之身、语、意三业;业,即行为)之势力熏附残留在吾人心识上之作用,即称为熏习。(《佛光大辞典》p.6612。)

[24] 缘影:指心识四分中,见分缘虑外尘而生之外尘影像。(《佛光大辞典》p.6 132。)

[25] 想:梵语 samjba,巴利语 sabba。音译为僧若。乃心所(心之作用)之名。五蕴之一。系动词 jba(知)与接头语 sam(一切)连结而成,相当于现代语中「概念」一词。(《佛光大辞典》p.5451。)

[26] 客尘:又作客尘烦恼。即烦恼之义,此系相对于「自性清净」一词而立者。所谓烦恼,本非心性固有之物,乃因迷理而起,故称为客;又以烦恼能污染吾人之心性,犹如尘埃之染污万物,故称为尘。以佛法真理而言,人性本即清净无染,一无尘垢,然因外境现象纷沓,导致对境生迷而心生烦恼。(《佛光大辞典》p.3774。)

[27] 根本智:乃诸智之根本,以其能契证真如之妙理,平等如实,无有差别,故亦称无分别智。(《佛光大辞典》p.4135。)

[28]后得智:与「根本无分别智」(根本智)相对。即根本无分别智后所得之智。盖此智乃根本智所引,能了达依他如幻之境,故称如量智、权智、俗智。又根本智为非能分别、非所分别,此智则为所分别、能分别。(《佛光大辞典》p.3805。)

[29]《十地经论》([CBETA电子佛典2007/T26/1522/0169a16])。

[30] 中观:认为由世俗之名言概念所获得之认识,皆属于戏论范围,称为俗谛;唯有依照佛理而直觉现观,方能证得之诸法实相,则称为真谛。从俗谛而言,因缘所生法,一切皆有;由真谛而言,一切皆无自性,皆毕竟空。然世俗有即是毕竟空,毕竟空即存在于世俗有中,若不依俗谛,则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盘。即在理论上,统一性空与方便;在认识上和方法上,统一名言与实相、俗谛与真谛;在宗教实践上,统一世间与出世间、烦恼与涅盘,即所谓假有性空,不着有、无二边之观点,即称中观。(《佛光大辞典》p.1037。)

[31] 同体大悲:指观一切众生与己身同体,而生起拔苦与乐、平等绝对之悲心。(《佛光大辞典》p.2251。)

[32] 无缘大慈:大乘佛教所言空之思想,完全无自他之对立;乃绝对之慈悲,真实之慈悲,亦为最高之慈悲。(《佛光大辞典》p.5137。)

[33] 梵文:(Sanskrit)古印度之标准语文。又称天竺语。即吠陀、梵书、森林书、奥义书及北传佛教圣典所用之语文。属印欧语族。Sanskrit 乃源自 samskrta(完成之意)。我国、日本依据此语言由梵天所造之传说,故称梵语或圣语。相对于一般民间所用之俗语,梵语又称雅语。(《佛光大辞典》p.4645。)

[34]《四分律》([CBETA电子佛典2007/T22/1428/0954b10])。

[35]《阿毗达磨俱舍论》([CBETA电子佛典2007/T29/1558/0010c08])。

[36] 适化无方:?指随机教化众生而不拘泥特定之方式。谓菩萨出入生死,教化众生,令悟性空,乃权巧方便之智,亦为如来适应众生机缘所施设之法门。(《佛光大辞典》p.6188。)

?《出曜经·卷十四·道品》([CBETA电子佛典2007/T04/0212/0684c16])。

[37] 八万四千法门:?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之病,佛为对治其病而说八万四千法门。所谓八万四千诸度门,据慧远之《维摩义记卷七》所载,乃佛之三百五十功德门中各具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度,共成二千一百度门。于诸贪淫瞋恚愚痴等分四种众生,各以此二千一百度门教化而开觉之,合成八千四百度门,一变为十,总成八万四千度门。(《佛光大辞典》p.300。)?《思益梵天所问经·卷三·论寂品》([CBETA电子佛典2007/T15/0586/0050c15])。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释敬定   编辑: 李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