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华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释
2008年04月12日 10:06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 】 【打印共有评论0

此较量功德也。初从无尽意下,以持众多菩萨之名,及尽形四事供养,为较量之本。亿有四种:1、十万为亿。2、百万为亿。3、千万为亿。4、万万为亿。《智论》十万为亿。《瑜伽》、《显扬》百万为亿,《华严》千万为亿。恒河沙(Ganganadi-valuka),喻数之多也。《智论》云:「问曰:如阎浮提(Jarnbudvipa)中,种种大河,亦有过恒河者,何以常言恒河等?答曰:恒河沙多,余河不尔。复次是恒河是佛生处,游行处,弟子眼见,故以为喻。……是四河中,恒河最大。四远诸人经书,皆以恒河为福德吉河,若入中洗者,诸罪垢恶,皆悉除尽;以人敬事此河皆共识知,故以恒河沙为喻。复次余河名字屡转,此恒河世世不转,以是故以恒河为喻,不取余河。」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Himalaya)南麓,东南流入孟加拉湾(Bengal),全长一六八○哩。河口水道分歧,形成一大三角洲。言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者,举福田之多也。

尽形寿者,举时节之长也。四事供养,咸皆具足者,举种子之多也。汝意云何下,巧问当机,令彼自答受持供养之功德殊胜也。阿那律陀(Aniruddha)往昔以一稗米饭,供养辟支佛陀(Pratyekabuddha),尚获九十劫如意之报,况值恒沙菩萨,尽形以四事供养乎?佛言下,正较量功德相等也。意谓设或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圣号,乃至沙时礼拜供养,与前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尽寿四事供养之人,听得功德无异无别。或曰:何以持一名能胜多名?一时恭敬而胜尽寿?些须供养而胜四事?六十二亿法王子,以权实智教化众生,虽各各不同,皆不离法界海慧。持名只是音声,声音即是一真法界。未达一真,妄存一多之计,既达一真,则一亦法界,多亦法界,一不为少,多不为多,良由闻性圆明,不由声而起知见也。观音既得圆通本根,是故身心微妙,周遍法界,一身能现无量身,无量身能一身摄。由一多互融,自他平等,所以能令持一名号,与彼众多无异,而所得福亦无有异也。

《玄赞》引论谓:彼福德平等有二义:一者信力,二者毕竟知。信力有二:一求我身如观音,毕竟信故,谓求我六十二亿恒河沙佛(《论》云:「佛者皆是等觉地菩萨。」)身与观音,信心无异。所求圣数多少虽殊,功德无别,因心等故。二者于彼生恭敬心,如彼功德,我亦毕竟得故,谓如彼观音身,久已成佛,故智慧功德,我六十二亿恒河沙佛亦毕竟得此诸佛功德,信佛菩萨功德不异故。第二毕竟知者,决定知法界故,此由观音已得毕竟如法界故与佛无异。能证法界平等无二,故成福等。法界即法性,入初地菩萨能证一切佛菩萨等平等身故。平等身者,谓真如法身:况十地满?是故受持观世音名,与六十二亿恒河沙佛功德无别。《楞严经》云:「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现住世间诸法王子,六十二恒河沙数。修法垂范,教化众生,随顺众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由我所得圆通本根发妙耳门,然后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能令众生持我名号,与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无异。世尊!我一名号与彼众名号无异,由我修习得真圆通。」

劫者,具云劫簸(Kalpa),译曰大时,以通常年月不能计算者。《大论》云:「佛以譬喻说劫义:四十里石山,有长寿人,百岁一来,以细软衣拂拭,此大石尽,而劫未尽。……」无尽意下,结成一时称名,所得福利不可穷尽也。无量者,不可以譬类得知也。无边者,广大无涯也。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为众生说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此当机请问菩萨,游娑婆世界之由也。此凡三问:初云何游此属身业,次为众生说属口业,三方便之力属意业。

娑婆(Saha),唐译索诃,堪忍之义。《悲华经》云:「云何名娑婆?是诸众生忍受三毒及诸烦恼,故名忍土。」《法华玄赞》云:「梵云索诃,此云堪忍。诸菩萨等行利乐时,多诸怨嫉,众苦逼恼,堪劳倦而忍受故,因以为名。」方便者,梵语伛和(Upaya),应物施权,观机设教,以巧妙之言辞,随类之身形,度脱一切众生也。《法华文句》云:「方者方法也,使者用也。法有方圆,用有差会;三权是矩是方,一实是规是圆。若智诣于矩,则善用偏法,逗会众生;若智诣于规,则善用圆法,逗会众生。」《大集》云:「能调众生悉令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方便。」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知定 编辑:梅文惠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