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华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释
2008年04月12日 10:06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 】 【打印共有评论0

夫多贪欲者,不择禽兽,不计名闻,破国亡家,灭族倾宗,唯欲是视。多嗔恚者,焚功德林,灭菩提种,障慈悲道,恼害众生。多愚痴者,起诸邪见,拨无因果,迷己为物,认物为己,毁谤大乘,亵渎贤圣。此三毒者,戕害法身,伤残慧命,犹如蛇蝎,生生受生,刻刻造业,微尘难喻其数,海墨难摹其情,故言多也。菩萨以无贪无嗔无痴妙方,加被持名众生,故能令多淫众生,远离贪欲;忿恨众生,离诸嗔恚;昏钝性障众生,永离痴闇也。故《楞严经》云;「九者熏闻离尘,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淫众生,远离贪欲。十者纯音无尘,根境圆融,无对所对。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嗔恚。十一者销尘旋明,法界身心,犹如琉璃,朗彻无碍。能令一切昏钝性障,诸阿颠迦(Atyantika)永离痴暗。」

《法华持验记》云:「唐汴州广福寺,释功迵,汴州浚仪人。六岁时母授《观音经》,累日而度。十六岁舍俗,入泰山事弘法师,少欲自节,衣布坐茅。」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饶益,是故众生,常应心念。】

此结示持名能离三毒之殊胜,并劝精进勿懈也。饶益者,利益众生,丰盈满足也。心念者,于所对之境,专注不忘,忆持不失也。《广五蕴论云》:「云何念?谓于惯习事,心不忘失,明记为性。惯习事者,谓曾所习事。与不散乱,所依为业。」《唯识论》云:「云何为念?于曾习境,念心明记为性。」《遗教经》云:「若念力坚强,虽入五欲贼中,不为所害。」是知持名须恒,勿稍间断,朝如斯,夕如斯,时时刻刻常如斯,念久功纯,不念而念,则得与菩萨念众生之心相应也。

【「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

此明求男求女,皆满所愿也。所以以女人求子者,以女人无子,为夫所弃,翁姑所嫌,邻人所轻;男人无子,虽嗣后堪虞,或容再娶,故标女人求男也。

礼拜者,梵语和南(Vandana),或作那模悉羯罗(Namas-Kara)恭敬之意,现于身相也。《西域记》云:「致敬之式,其仪九等,一、发言慰问,二、俯首示敬,三、举手高揖,四、合掌手拱,五、屈膝,六、长跪,七、手膝据地,八、五轮俱屈,九、五体投地。」今所指者,即第九五体投地也。供养者,以华香灯涂果宝、饮食资财等,奉献三尊,是为财供养。依大圣之言教,如说行持,以三藏之真诠,利益众生,是为法供养。财宝充溢,善法化世,故曰福德。善知世谛,抉择事理,故曰智慧。但有智无福,则位卑而财贫,但有福无智,则识庸而见浅。智福弥合,则财位高升,名闻远传。求子众生,必望诞生贵子,菩萨以往昔所得福智之余荫加被,故能令无子众生,欲求男者,便生福德智慧之男。

又菩萨以福智二德庄严法身:初发心时,修六度万行,具足福德,能显法身,谓之福德庄严。修习正智,净尽无明,能显法身,谓之智慧庄严,《涅槃经》云:「若有菩萨具足如是二种庄严者,则知佛性。」次若有下,求女得女也,上文礼拜供养等并贯此文,故不重录。内政立身,幽娴贞静,曰端正;外形柔顺,和霭庄重,曰有相。宿植德本者,宿世所植善根之本也。爱敬者,羡慕尊重也。《楞严经》云:「十二者融形复闻,不动道场,涉入世间,不坏世界。能令十方,供养微尘诸佛如来,各各佛边,为法王子。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男者,诞生福德智慧之男。十三者六根圆通,明照无二,含十方界,立大圆镜,空如来藏。承顺十方微尘如来,秘密法门,受领无失: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端正福德柔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知定 编辑:梅文惠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