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与佛乐
2009年12月28日 09:35 】 【打印共有评论0

佛乐的宫廷化是如此,佛乐的民间化也在梁武帝时得到空前的发展。梁武帝在中国首创“无遮大会”、“盂兰盆会”,及忏法等佛教仪规,为佛教音乐的演出、传播提供了极好的形式,奠定了历代佛徒遵循的规范。

“无遮会”,是梵文Pancaparisad的意译,意思是无圣贤道俗之分,上下贵贱尊卑之遮,众生平等,广生财施,是佛教理想主义在现实生活中难得的具体实践。梁武帝之前,中国无无遮大会。据《佛祖统记》载:“中大通元年,帝于重云殿为百姓设救苦斋,以身为祷。复幸同泰寺,设四部无遮大会……皇帝设道俗大斋五万人。”《南史·本纪》中则更详尽地记载了肖衍从中大通元年(529)至太清元年(548)间数次举办无遮法会的情景。在无遮会上,除了开国库设饭斋人外,最重要的节目便是听皇帝讲经,听僧人演唱佛曲。从梁武开始,以后中国佛教的所有法会,皆是佛教音乐演出的盛会。如始创于梁武帝的“水陆法会”,《佛祖统记》载“梁武帝梦神僧告之曰:六道四生,受苦无量,何不作水陆大斋以拔济之……帝即遣迎《大藏》,积日披览,创立仪文,三年而后成。”据现行的水陆仪规,其中大坛拜《梁皇宝忏》,其所唱佛号皆用曲调贯彻始终。梁武还创盂兰盆会,后世中国所传各种目连戏剧,皆源于此。如宋时,“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搬目连经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而目连戏又对中国戏剧影响深远。因此,梁武对中国戏剧音乐的形式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梁武帝还首创了一种用童声唱赞的形式。据《隋书·音乐志》载:“以有法乐童子伎,童子倚歌梵呗,设无遮大会则为之。”这种由经过挑选和训练的儿童组成的歌队和他们所唱的佛曲,肯定是梁武帝无遮大会中最受欢迎的节目。可惜的是这种“童子倚歌梵呗”的传统湮没在漫长的岁月之中了。但梁武以他特殊的因缘,促成了中国佛教音乐的第一个高潮并对后世的佛教音乐影响深远,的确功不可没。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田青 编辑:张领栓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