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新平: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基督教研究室(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曹立君)
编者按:2011年6月4日,由浙江大学宗教学研究所主办的《宗教与中国社会伦理体系构建》学术研讨会在浙江杭州举办,研讨会旨在不同宗教、不同文化间建立对话渠道,共同寻找化解信仰缺失危机的对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基督教研究室卓新平在研讨会上发表了题为《宗教与文明对话》的论文。并提出在今后的社会建设、文化建设中,我们不应该、也不可以排斥宗教,拒绝宗教。呼吁深入而系统地讨论、探究宗教与中国社会伦理体系建构的关系及关联,使社会和谐有精神动力和道德保障。以下为论文摘录部分观点,以飨读者:
在人类历史上,曾有不少出于政治目的的纵横捭阖和为了民族利益的游说撮合,其联合与沟通目的复杂、意义有限;人类发展史基本上与战争史、冲突史相关联。不过,人类在冲突中也在学习如何共存。因此,文明冲突总会与文明对话相伴,而冲突减少、对话增多,则说明人类文明在进步、在成熟。文明发展究竟应该形成统一还是必须保持多样,历来都是人们在关涉文明相遇时争论的焦点。
随着文明对话的不断深化,文明多样性和差异性存在,已被公众所接受,并逐渐被视为一种理想的文化景观、社会存在。不同文明之间的真正对话虽然很难,却是可能的、也是被多数人所鼓励的。在当今“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文明相遇、文化交流的频仍,使“对话”成为首要选择和最佳选择。不同国度、不同民族曾以刀光剑影、腥风血雨来彼此面对、相互碰撞。但人类的成熟,却以不同文明的对话、多种文化的交流为标志。真正的共聚、共存和共同发展要靠对话来沟通。这样,对话就成为文明之间以其个殊性、差异性的保留为前提的可能共聚之途,是人类文化多元却能共在、不同仍可共存的智慧,是我们相互理解、共同生存的人生艺术。可以说,若无各种文明的对话则不可能有人类文化的共在,而没有这种文化的共在意识及其实现,国际社会的共存则为一句空话,而世界的和谐就只可能是人类久久期盼、却仍然可望而不可及的梦幻。这种多元而共在的人类文化,可能会汇聚而成为一种文化的共同体形态。在政治、经济走向世界一体化,全球性共在已在许多领域形成的态势下,其“共同体”对话及合作形式也有助于人们在文化意义上去追求、并创立一种多元通和、美美与共的“共同体文明”。
在文明冲突和文明对话中,宗教都曾起过非常重要或关键的作用。宗教作为人类文化的灵性资源和精神表述,在许多文化中都有其代表性意蕴和核心地位。正因为如此,我们关注并推动宗教在文明对话中的参与,鼓励、支持宗教深化并扩大这种对话。宗教在当代中国新文化的构建中仍处于边缘,人们对文化是否应涵括宗教内容也慎之又慎、极为敏感。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正是人们在经济上“脱贫”、文化上“脱愚”和精神上“脱敏”的过程。如果宗教不能达到真正“脱敏”,中国社会的和谐构建则很难完成。为此,在促进中国社会和谐,健康发展上,宗教的确“无小事”。而中国宗教多元共存、和平共处的现状,也有利于我们在多元通和的“大一统”国情中尝试“宗教共同体”的构建及其作用的发挥。
面对社会转型时期的混乱和游移,不少人希望能恢复或重建中国社会的“礼”、“乐”文化。但这种社会之“礼”、民众之“乐”需要一种伦理精神,道德体系的支撑。因此,建构当今中国社会的理想伦理体系乃当务之急,时不我待。不过,这种伦理体系的核心价值、精神支撑仍不能放弃或远离宗教。宗教会以其“神圣性”、“终极性”之维度来为这种伦理体系固本强身、奠基立志。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康德所论“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二者之间的关联、默契。宗教的伦理之维,是宗教融入社会思想文化体系的有效之途、“方便之门”。所以,在今后的社会建设、文化建设中,我们不应该、也不可以排斥宗教,拒绝宗教。宗教在中国现代百年文化发展之后开始被人们逐渐恢复其正常印象,并在当代社会伦理的建设发展中受到邀请和求助。宗教伦理是宗教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重建道德价值的重要因素。为此,深入而系统地讨论、探究宗教与中国社会伦理体系建构的关系及关联,使社会和谐有精神动力和道德保障,正是我们这次学术研讨会所追求的意旨和目的。
版权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010-62111406)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