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哭泣的文明遗址:固原须弥山石窟

2011年03月08日 09:55
来源:宁夏新闻网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须弥山石窟(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须弥山石窟大佛(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须弥山石窟为全国十大石窟之一,坐落在固原城西北。这里仍是六盘山余脉,属黄土高原上独特的景观--丹霞地貌。出固原古城,沿清水河谷川道北行55公里,即抵达颇负盛名的须弥山石窟。石窟造像开凿在整个须弥山东麓,地当丝绸之路必经之地——石门关(古称石门水)北侧。就是这条丝绸之路,孕育了须弥山石窟。须弥山石窟初创于十六国时期的后秦和北魏,兴盛于北周和唐代,其艺术成就可与山西云冈、河南龙门大型石窟造像媲美。作为丝绸之路沿线的古文化景观,须弥山石窟已延续了l500多年,岁月的风雨剥蚀了石窟的外表,却曾加了石窟文化艺术的年轮。遗憾的是明代以后,尤其是近代以来,丝绸之路的衰落逐渐使这里与外界中断趋于闭塞,再加上历代文献记载较少,几近被淹没。1982年,这座瑰丽的艺术宝库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政府拨出巨款进行大规模修复。现在,这里不但是学者研究、考察石窟文化艺术的宝贵资料,也成为一处吸引中外游人观览的旅游胜地。

须弥山称谓的来历:须弥,是佛教典籍中的专用术语,通常认为是宝山的意思。佛教经典中所说的须弥山高大无比,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而且有日月环绕。须弥山,原本是指印度传说中佛教的名山。相传此山非常高,山顶为释帝天,四面山腰为四大天王所居,四周为七香海、七香山,第七金山之外有铁围山围绕的咸海,咸海四周还有四大部洲。敦煌、云冈等石窟许多佛教造像和绘画都以须弥山为题材,以此来表示天上的景观和仙境。历史上把石门关之侧的山称为须弥山,自然增加了须弥山的神秘性和浓郁的佛教色彩。

从早期的石窟壁画看,须弥山的称谓由来已久,基本是伴随着佛教东传,即与佛教经典的翻译、石窟的开凿、佛本生故事及石窟壁画的出现而产生的。如果从这个意义上说,须弥山石窟如同佛教神山,文化内涵是极其丰富的。耐人寻味的是,我国的石窟开凿由西向东,沿丝绸之路展开,如明珠一样星罗棋布,却为何将“须弥山”之名冠在固原?研究佛教文化的专家们认为,这是因为丝绸之路上的敦煌莫高窟、炳灵寺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已是盛名远扬,只有以佛教神山须弥山命名,才能使须弥山更有影响,更具吸引力。其实,深层次看,恐怕不仅仅如此。笔者愚意:“须弥山”名字的出现,是佛教文化传播的结晶,也是须弥山石窟佛教文化繁荣和发展的象征。

须弥山作为佛教专用术语,由来已久;但作为石窟称谓始于何时?据史料看,宋代已有须弥寨,须弥寨应该是因了须弥山而来的。因此,须弥山之名最晚也当始于唐代,相对确凿年代,应在须弥山大佛开凿之后。到了唐代末年,须弥山之称已约定俗成。明代《万历固原州志》在记《重修圆光寺大佛楼记》碑文里,已直呼“须弥山”之名了。

须弥山石窟的开凿,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一是途经固原的丝绸之路的畅通以及中西文化的融汇;二是源于北魏时期统治阶层的信仰及其崇佛政治环境;三是北周政权奠基人宇文泰对原州的着意经营;四是唐代原州(固原)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须弥山石窟称谓的演变过程:十六国前秦、北朝时期,是须弥山石窟的开创期,唐代是须弥山石窟的鼎盛期。唐代在大佛前已建有规模宏大的景云寺,唐朝睿宗皇帝有个年号叫景云(710—711),景云寺可能就是景云年间睿宗皇帝救赐名而来的。宋代须弥山曾有过短暂的繁荣,是在宋微宗统治的二十多年间。宋夏战争起来后,固原成为两阵的前沿,须弥山自然是萧条了。金代虽然统治短暂,却对景云寺有过大规模的修建,而且管理也很规范。明代正统八年(1443),景云寺僧绰吉汪速在旧寺基上重建佛殿廊庑,之后上奏英宗皇帝,乞望敕赐寺匾。英宗允应,遂题“圆光寺”匾。明代,是须弥山石窟再度兴盛的时期,但主要是寺院建筑的修缮,而不是续开石窟。由于寺院殿阁的修茸,须弥山已随着人们的审美时尚发展成为一处风景名胜。明清时期的文化人,在游览须弥山石窟、景致之后也留下了自己感悟后的文字,成为流传后世的诗文,明、清地方志书里都有载记,如《登临须弥山阁》、《须弥松涛》等。清代初年,西北用兵,须弥山殿阁得不到修缮和管理,直到康熙年间,才有过一次较大规模的修复。康熙三十七年《重修须弥山禅院碑记》记载这次修复过程,仍是寺院建筑,与石窟已无缘。

须弥山石窟的开凿年代通常说法,须弥山开凿年代在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477—499)。另一说法是在北朗,这是一种笼统说法。笔者曾作过资料对比和研究,提出须弥山石窟的开凿比通常说477—499年的说法早半个世纪,即须弥山石窟开凿的早期应在后秦(384—417)末年。

须弥山石窟,是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北周和唐代都在这里进行过大规模的凿窟造像活动。唐代已是一座规模很大的佛教石窟寺院,建有规模宏大的景云寺。至今保存有历代石窟132个,其中70个洞窟有雕造的佛像,较完整的洞窟20多个。这些石窟分布在山势迂回的八座山峰的崖面上,自南而北依次是大佛楼、子孙宫、圆光寺、相国寺、桃花洞、松树洼、三个窑、黑石沟。远远望去,石窟层层叠架,状如蜂房一般。

须弥山最著名的造像,就是通常称为第5窟的大佛楼大佛造像。这是一尊高20.6米的露天弥勒佛坐像,大佛仪态端庄而安详,为唐代武则天时期开凿。佛像占整座山头的上半部分,光一只耳朵就两人高,一只眼睛足有一人长。这尊高耸的大佛造像虽是砂崖雕凿,但造型和雕凿的刀法却给人以泥塑一样的温柔。大佛造型比山西云冈第19窟大坐佛还高7米多,也比河南龙门奉先寺卢舍那大佛高,是全国大型石窟造像之一。

须弥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唐代的原州,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显示了盛唐的文明程度。唐代的须弥山,地理位置正当关中北出塞外、西出陇右的要道,隋唐以来著名的七关之一的石门关就在这里。它不但是都城长安通往西域的要道,也是西域文化传人中原的必经之地。当唐代佛教与石窟开凿处在最为兴盛的年代,在须弥山开凿如此高大的佛造像,是自在情理之中的事。目前,权威性的学术观点认为:须弥山大佛是武则天时期开凿的,完工于唐玄宗时期。

就其造像的艺术特点看,须弥山大佛造像特征与龙门奉先寺卢舍那大佛极为相似,有着女性温柔的共同特征,这自然与武则天有关,体现了当时造像艺术的背景和审美时尚。唐代禅宗理论的兴起,将人性与佛性融在了一起。表现在佛教造像特点上,就是体态健康丰满,鼻低脸圆耳大,表情温和。须弥山大佛头部螺髻,双耳垂肩,浓眉大眼,嘴角含笑,神态端庄而慈祥。在造型艺术表现方面,大佛是当时审美时尚的体现。

大佛造像前原有大型楼阁建筑,建有规模宏大的景云寺,后世还修过三层楼阁,故有大佛楼之称。这里是须弥山石窟的代表。遗憾的是,大佛楼阁毁于1920年的海原大地震。

关于须弥山大佛造像,还有十分精彩的民间传说。段宝林、江溶先生主编的《中国山水文化大观》里,记载了这些传说故事,精彩绝伦,的确让人们神往。

北魏以前开凿的石窟,集中分布在子孙宫区,以第14、24、32、33为代表。石窟形制,多是平面方形式的覆斗式或穹隆顶,中心塔柱直接窟顶,柱身为上小下大的梯形式形状,塔柱四面分层开龛造像,少者三层,多的七层,如第32窟塔柱。窟室四壁,有的也开龛造像。这种石窟形制,是从印度“支提”式石窟演化来的。早期造像,主要有单独坐佛或立佛,交脚弥勒,大多数是一佛二菩萨,还有乘象菩萨、骑马菩萨、思维菩萨等。第24窟塔柱上层龛内刻有佛传故事。佛造像身材高大,盘腿中坐;菩萨造像矮小,侍立佛像两旁。造像特点是:佛像面目清瘦,身材修长,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裙带覆盖于龛下;双肩稍窄,透视出秀骨清相之美。菩萨也是面目清瘦,身着对襟大袖糯,以宽袍大袖的汉族服装取代了圆领窄袖的胡服。这是北魏孝文帝太和改制在佛教文化方面的影响和反映。孝文帝改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服饰改制,不准人们穿"夹领小袖"的胡报,一律改穿汉报。同时,给群臣也颁赐“冠服”让他们穿戴。须弥山北魏石窟造像的造型和衣服穿戴,就是孝文帝政治改制的一种折射,也是南朝汉式“秀骨清相”艺术风格流传到北朝之后在须弥山石窟造像过程中的反映。

北周时期,须弥山石窟开凿数量多,规模大,造像精,在整个须弥山石窟造像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时期开凿的窟室主要分布在圆光寺、相国寺区域,现存主要洞窟有第45、46、51、67窟等。其中第51窟规模最大,虽因地震破坏严重,但由前室、主室和左右耳室构成的格局是清晰的。这就是通常说的四室组成的中心塔柱式窟,在我国的石窟造像中,这种窟形是较少的。如主室宽达26米,进深约18米,高12米多,主要造像高达7米,是须弥山石窟造像规模最大的石窟。主室高大的方形式塔柱左、右、后三面各开一龛,每塞中雕凿一佛二菩萨。尤其有观赏价值的是窟后壁长方形的宝坛上,并列雕凿有3尊6米高的盘腿大坐佛,造型精美,气势雄伟,栩栩如生,是须弥山石窟造像中的精品之一,也是我国石窟艺术的杰作。

北周的石窟样式,仍为平面方形的中心塔柱窟,但已经发生了变化,先前多层中心塔柱上的小佛龛已经没有了,每面由一个大塞或与人一样高的大型造像组成。造像仍以一佛二菩萨为主,主尊佛除结跏趺坐佛外,还有善跏趺坐式弥勒佛。最具代表性的是第45、46两窟,它们是须弥山石窟造像最多,装饰雕造最丰富、最华丽的石窟。这里存有比真人还高的造像40余尊,龛内有的是立佛,但大多都是一佛二菩萨。佛造像多作低平肉髻,造像由先前的瘦削变得圆润丰满,双肩宽厚,体态健壮,衣服宽松;菩萨头戴矮花冠,两侧宝绍垂肩,面相圆润,颈上有桃尖形或圆形项圈装饰,上身缠衣巾,腰裙外翻,显得很有生气。在造像内容上,这一时期主要是一佛二菩萨、单身立佛、三世佛、四方佛、交脚弥勒、七佛等。

与北魏不同的是,北周时期石窟的装饰有了新的发展,即洞窟的装饰已按照殿堂庙宇中佛帐的形式雕刻出帐形龛,富丽华美。这些雕有慢帐式的佛龛,有宪边龙嘴衔流苏的画面等;壁画多为伎乐飞天、伎乐人等,他们有的吹着横笛,有的弹着琵琶,有的击羯鼓,有的奏箜篌。窟顶围绕塔柱还有翱翔的飞天。佛像底座上的莲瓣,叶宽瓣厚,古朴典雅。这装饰性的图案和各种各样的造型壁画,琳琅满目,为欣赏者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艺术视角和多角度的艺术审美空间。同时,也再现了北朝、北周以来须弥山佛教与佛教文化的兴盛和繁荣。

隋代须弥山石窟也有开凿。据文物专家考察研究表明,隋代须弥山仅有3个洞窟,且雕凿较为简陋。窟的样式有方形窟和中心柱窟两种,中心柱窟与佛塞的开凿在前代的基础上也有细微变化,即简化的帐形龛、尖拱龛和圆拱龛三种,尤其是圆拱龛的出现也是值得研究的。

唐代是须弥山石窟开凿最繁荣的时期。表现在凿窟数量多,雕凿艺术精湛,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唐代须弥山石窟开凿主要分布在大佛楼、相国寺和桃花洞三个区域。第5窟(原编第2窟),原称景云寺,是在一座山壁上凿出的一尊高20.6米高的弥勒坐像。因此,景云寺是以须弥山大佛为中枢、以大佛楼为代表的石窟区。

唐代石窟开凿的样式,在北周的基础上又发生了新变化,即除个别石窟仍保留了方形塔柱外,方形的佛殿样式已经取代了北周的塔柱式。窟龛的开凿大致有:平面横长方形平顶敞口窟,平面马蹄形穹隆顶敞口窟,平面方形平顶大窟,平面方形覆斗顶窟等。主要以方形或长方形平顶或覆斗顶的中型洞窟为主,不少洞窟内不另开龛,而是将佛像雕置于马蹄形坛基上,五尊或七尊,多至九尊,以利于观佛或礼佛。

唐代须弥山石窟,规模最大的是第5窟、第l05窟。在佛像的布局上,佛坛沿着凿壁设置,或在正面壁上设台基,辟佛龛,窟室中央空间明显增大。造像题材也发生了变化,除一佛二弟子、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外,天王、力士、魔鬼等题材的造型,也出现在石窟中,第62窟最具代表性,也是须弥山石窟造像中最为完整的一个窟。这一窟室为方形,穹隆顶,三壁开龛,中塞为一佛二菩萨,主尊为弥勒佛,旁边两塞各雕一菩萨造像。南北两壁对称,南龛主尊为地藏菩萨,北龛主尊为弥勒菩萨。两壁外侧,又是手执长矛、身着铠甲、脚踏魔鬼的天王,造像极为精彩。这一时期造像的主要内容有释迦牟尼、弥勒佛、接引佛、药师佛、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等。第105窟俗称桃花洞,是一座大窟,主室内有近6米高的中心柱,柱四面和壁面开凿大龛,很有气势。

唐代须弥山造像风格,已明显地表现出世俗化的特点,即以丰满为美,以雍荣华贵为美。无论佛还是菩萨,弟子、天王还是力士,都雕凿得丰满圆润,栩栩如生,内着僧衣,衣薄透体,自然流畅。菩萨上身袒露,斜披络涎,下着贴腿裙,腰间系带并折出大裙一角,显得体透轻纱,多姿多彩。力土袒露上身,下着短裙,采取束扎带,光脚,攒拳怒目,表现了男子的健康之美。天王身着铠甲,下着战袍,手执兵器,脚踩夜叉,显得十分威武。

明代,是须弥山石窟夕阳返照时期。明英宗赐名“圆光寺”,对于须弥山大兴土木,整伤修缮,不过已不是前代大规模地开窟造像,而是兴建寺院。

须弥山石窟除造像外,还有唐、宋、西夏、元、明各朝代的题记30余则,壁画近10处,有明代的壁刻3通。这些题记和碑刻,有助于研究者研究丝绸之路文化与石窟文化在固原的表现。

须弥山石窟艺术对龙门、云冈石窟的影响:中国的石窟造像,有雕塑和开凿两种形式和类型。由最初的泥塑彩绘过渡到造像开凿,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即由塑像到彩塑与雕凿共存,再到纯石刻雕凿,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是由西向东逐渐发展的。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造像为泥塑,敦煌莫高窟为泥塑彩绘,炳灵寺造像大多为彩塑,或者石胎泥塑,麦积山石窟仍是以石胎彩绘为主;而山西云冈、河南龙门石窟造像均变成石刻雕凿。须弥山石窟造像却是石雕开凿的。须弥山正好处在泥塑与石刻的形成与过渡带上。换句话说,须弥山石窟开凿早,佛造像是采用石刻手法雕造。这种石窟造像艺术手法的更替和定型,是在须弥山完成的;它为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造像奠定了基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闫秀勇]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