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的突出表现
(一)面对自然灾害的自觉行动
2010年4月14日晨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8月8日,甘肃省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
在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巨大自然灾害面前,藏传佛教僧侣的无畏投入、慈悲情怀和爱国精神,以及国家领导人对僧侣的高度重视、热情评价,使西方为之震撼。地震发生之后,共有4万余名喇嘛云集玉树灾区。玉树是多民族多宗教的地区,民族宗教界人士在抗震救灾中充分发挥了重要作用。四川甘孜州一位宗教官员则表示,僧侣平时受到信众供养,现在为受灾群众超度祈福是分内之职,“他们在精神层面发挥的作用,恐怕是任何其他单位无法替代的。”
4月17日进行的集体火葬,是震后规模最大的佛事活动。丧礼进行的两个小时中,上千僧人闭幕诵经,超度逝者。在扎西大通天葬台,结古寺还搭建了两个帐篷。十余位法师在帐篷内诵念《大日如来佛经》,持续时间将达七七四十九日。那些上门捐献功德的受灾藏民则被阿卡们一一谢绝。
4月16日上午,中国佛教协会举行祈福回向法会,现场募集善款233万元;地震发生当日,河北省佛教协会即将20万元救灾款及100顶帐篷运抵灾区。随后,浙江省普陀山佛教协会捐款200万元,深圳弘法寺募集善款260余万元,四川甘孜石渠县色秀寺也捐献了500顶帐篷和价值30余万元的被褥等3卡车物资。
继第十一世班禅为地震灾区捐赠10万元善款后,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17日发出倡议书,号召西藏藏传佛教弟子奉献爱心。当日在各法会现场,大昭寺募集到591747元,扎什伦布寺募集到89388元,哲蚌寺募集到70458元,共计75万余元。
国家宗教局确保了灾区宗教活动场所恢复重建纳入国务院《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赢得宗教界的普遍赞誉。在抗震救灾中,宗教界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表彰。
(二)慈善公益事业的制度保障
2010年9月8日,中国佛教协会慈善公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广州正式召开。中国佛教协会传印会长指出,慈善公益委员会的工作就是秉承大乘佛教慈悲济世的精神,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引导广大佛教徒依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参与各项慈善事业,把菩萨道的四摄六度,通过助残、助学、养老、救灾、扶贫帮困等具体的慈善公益活动落到实处,以实践佛教“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自觉觉他,自利利人”的伟大愿行。围绕这个核心,慈善公益委员会在9个专委会中率先行动起来,积极稳妥地开展工作,对于开展好佛教慈善,创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次会议讨论并审议并通过了《慈善公益委员会工作规则》、《慈善公益委员会五年工作计划》和致全国佛教徒的倡议书——《充分发扬佛教慈悲济世优良传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作用》。
(三)慈善理念的普及和深化
2010年11月8日上午,“佛教伦理与企业道德”论坛在北京召开,此次论坛是“第19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分论坛之压轴论坛。论坛邀请到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湖北省黄梅市四祖禅寺方丈净慧长老,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南嵩山少林寺方丈永信法师,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济群法师,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王志远教授,黄浦再生资源利用董事长陈光标先生,招金集团总经理翁占斌先生六位嘉宾来到现场。
嘉宾们分别就什么是道德、佛教的道德定义、当今社会道德缺失的原因、建立的基础,企业存在的意义和目的、如何以感恩、包容、分享、结缘的心态处理问题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论坛上佛教的智慧火花不断地碰撞闪现,使在场的近千名企业家获益匪浅。陈光标先生的慈善观念和方式,受到一部分与会者的赞许,也受到另一部分企业家的质疑。王志远教授明确表示不赞成盲目布施,认为物质慈善固然重要,心灵慈善更为关键,要致力于使受布施者不仅在物质上更在心灵上站起来做人!法布施和无畏布施比财布施更有价值。不同观点的撞击引起论坛与会者的极大兴趣,激发了人们对慈善的深入思考。
(四)慈善公益事业的新课题
2010年11月24日,“生命关怀与和谐社会”座谈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两岸的法师、居士、信众数十人济济一堂就生命关怀,尤其是临终关怀这一逐渐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展开了充分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台湾中华佛教居士会陈声汉理事长所在的诺那华藏经舍从1986年起一直致力于在台湾推动临终助念,并在生命关怀、生命教育方面开展了多项工作。在座谈会上,陈声汉理事长与大家分享了这项坚持了20余年的工作目前所取得的成绩,据陈理事长介绍,目前在台湾,临终助念在观念意识上已经逐步得到人们的认同,并渐渐发展成了一种风俗,很多医院还成立了临终关怀病房,同时也为其他宗教开展临终关怀起到了积极作用。陈理事长表示,希望把临终关怀推广到全世界的每个地方,乃至于形成一种习俗,让每一个人都知道在自己亲人的最后一刻将如何给予其最好的帮助。
郑振煌教授认为生命关怀与社会和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郑教授首先通过大乘佛教对生命广泛而深刻的内涵作了阐释,郑教授表示,生命的每一个时刻、每一种形式都需要我们去关怀。对于临终的一刻,郑教授认为这是不确定的一刻,因此也是十分关键的一刻,同时郑教授还希望大家将视野扩大,去关怀那些在贫困、灾难中挣扎的生命。
北京佛教居士林吴炎主任简要地介绍了居士林带领林员们开展临终助念方面的情况,据吴炎主任介绍,北京佛教居士林今年成立了助念团,还将在北京各区县成立助念分部,并通过开展居士间的生活互助来推广临终助念,吴主任还介绍了推广工作的实施计划和种种构想,并表示希望将来到台湾对临终助念的实务进行充分的学习。
在推广临终助念显得日益重要的今天,要多方面借鉴台湾好的经验与做法,也期待通过进一步引导与呼吁,让临终关怀成为大陆佛教徒继慈善公益之后又一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领域。
(五)海内外慈善公益事业的突破性合作
经国务院批准,2010年8月20日,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在江苏省苏州市静思书院举行挂牌典礼与揭牌仪式,成为大陆第一家由境外非营利组织成立的全国性基金会。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为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揭牌。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叶小文,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齐晓飞等出席基金会成立大会。
齐晓飞副局长在典礼中说,“慈济能在大陆登记,一方面是慈济对大陆的慈善贡献有目共睹,另一方面,大陆整体环境逐渐变化。包括陈云林会长、国家宗教局等部会首长都曾经为慈济基金会的成立投入相当大的努力。”
慈济基金会创始人证严法师,透过王端正副理事长所代为发表的致词函中表示,慈济慈善事业就是体现利益他人、净化自己的生命情怀,不只是要“教富济贫”同时也要“济贫教富”,通过亲身接触苦难,发挥共善的力量。
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由台湾证严法师担任理事长。基金会成立后,将扩大在大陆的各项救灾与扶贫工作力度。慈济功德会从1991年开始参与大陆慈善工作。1991年,大陆华东、华中遭遇特大洪水,慈济功德会在遭受重创的三省四县进行大规模的急难救助,并落实中长期的援建工作。近20年来,慈济已在大陆累计援建4400多户“慈济大爱屋”、50多所学校以及敬老院、妇幼中心、医疗大楼等,并长期开展义诊。
据了解,慈济在大陆开展慈善援助工作涉及28个省、市、自治区,工作项目包括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甘肃集水抗旱水窖工程暨移民迁村援助、贵州扶贫暨迁村工程等,同时大规模开展贫困学生助学项目、骨髓捐赠、医疗援助、环境保护资源回收等工作。
相关专题: 2010中国佛教蓝皮书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010-62111406)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48小时点击排行
-
108497
1踏雪游少林 感受独特韵味 -
79486
2安徽黄山雪后惊现美丽“佛光” 令人叹 -
78537
3习近平会见星云大师:大师送我的书 我 -
77552
4雪中探访千年古刹南京栖霞寺 银装素裹 -
59620
5沈阳一商场惊现“风衣弥勒佛” 前卫造 -
48772
6素食健康:震惊 肉食背后的25个真相 -
47722
7合肥一楼盘开业请法师祈福 公司领导现 -
36646
8西藏“90后”活佛:用新潮科技概念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