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禅的特点与形式——以《颂古百则》及《碧岩录》为例
2010年11月19日 14:53凤凰网佛教综合 】 【打印共有评论0

二、文字禅发展之经过

文字禅是指重视运用文字表述禅法主张的形式和传法风尚。文字禅的表述形式有多种,有语录、举古、征古、拈古、代语、别语、颂古、偈赞、诗歌、法语、杂著、碑铭、序跋等。语录伴随禅宗的诞生而产生并得到传播。假使某位禅师生前反对弟子为他抄记整理语录,也不能避免他仍有语录流传于世。例如临济义玄、云门文偃等禅师生前皆反对学人抄写其之语录,但他们语录还是流传到人间。因此,仅凭一个人是否有语录还看不出他是否积极运用和提倡文字禅,语录不是文字禅的主要标志。构成文字禅主要的标志是指举古、拈古、代语、别语和颂古等文字表达形式和利用这些形式传法的做法。虽然这些形式在唐末五代已经出现,如《祖堂集》所载唐五代不少禅师的传记中附有用小字记载的代语、别语等,但它们却是在进入宋代以后才被大范围推广并且兴盛起来。道原编撰的《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七特别载有<诸方杂举征拈代别语>,选载摘自佛经和唐五代一些禅师的语句,后面用小字附录某些著名禅师的征(征问)及代别语等,对推动文字禅起到很大作用。五代时法眼宗的永明延寿(904—976)、北宋时临济宗的汾阳善昭(947—1021)以及云门宗雪窦重显(981—1053)等人,都是早期运用文字禅著名的代表人物。善昭之后,颂古之风弥漫禅宗界,成为禅门的一时之风气。雪窦重显受汾阳善昭的影响,作《颂古百则》,把宋初的颂古之风推向高潮,风靡整个宗门乃至佛教界。参禅者都钻研颂古,大部分的禅师都留下自己的颂古。于是颂古著作剧增,构成了禅宗文献重要组成的部分。所以引起北宋时僧史家慧洪觉范禅师(1071——1128)反对,如《题隆道人僧宝传》说“禅宗学者,自元丰(1078—1085)以来,师法大坏,诸方以拨去文字为禅,以口耳受授为妙。” 认为把禅与语言文字割裂开来,是不对的。禅学不能只是的玩弄文字游戏,应该要注重本质。禅是内在体认,而不是靠口耳授受相传的。是经验的交流,而不是语言的传递。虽然他自己一生也有很多诗、文、词、疏及记、铭等被弟子收集起来,称为《石门文字禅》。但其认为文字只是:“心之妙不可以语言传,而可以语言见。盖语言者,心之缘、道之标帜也。标帜审则心契。”  语言者,心之缘、道之标帜也。但如果能借标识为工具,就能与心、道、相契合。到南宋中期,一些禅僧把它们从众多的单行语录本中抽出来,分门别类,汇集成册,以利参学。池州(安徽贵池)报恩光孝禅寺僧人法应,花了三十年时间收集颂古之作,于淳熙二年(1175)编成《禅宗颂古联珠集》,“公案)凡三百二十有五则颂古。宗师一百二十有二人,颂二千一百首,目之曰《禅宗颂古联珠》。” 元代钱塘沙门普会,接续法应的工作,从元代元贞乙末年(1295)开始,用了二十三年,编成《联珠通集》,如文中说“机缘先有者,颂则续之,未有者增加之。” 因此,“加机缘又四百九十又三则,宗师四百二十六人,颂三千另五十首”。 这些远不能囊括宋代全部颂古之作的集子中,大体可见它席卷禅林的规模。

禅师们的颂古,各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在善昭之后,颂古也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影响最大的作者有四位,即云门宗的雪窦重显和曹洞宗的投子义青(1032——1083)、丹霞子淳(1054——1117)以及宏智正觉(1091——1157 )。其中以重显的《颂古百则》尤具创新意义他好用儒释经典,又善于融入情感,使他的颂古之作显得富瞻华丽,文采斐然。如果说善昭制作了颂古的雏形,重显就是使之成熟,他们代表了宋代颂古的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色。“颂古”等文字禅高度的发展之后,文字禅又发展到新的一个阶段,新的一种形式,就是指的“评唱”。“评唱”是结合经教对公案和相关的颂文进行考证、注解更进一步的阐发经教和颂文中的义理。由于颂古如圆悟克勤所说“绕路说禅”的特点,很多都不从正面来诠释禅法,没有说破其中之禅机。当然这样留给学人更多的空间,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来领悟佛法。但是由于后来之习禅者在学识上的不足,对历史知识缺乏和佛学修养的浅薄,对“颂古”理解上就有的局限性与解读的困难。圆悟克勤 禅师在宋徽宗政和年间(1111-1117)住持湖南澧州夹山灵泉禅院的时候,根据雪窦重显的《颂古百则》,加以评唱,又经过他的门人编集而成的《碧岩录》。如《碧岩录序》中说:“至圣命脉,列祖大机;换骨灵方,颐神妙术。其惟雪窦禅师,具超宗越格正眼,提掇正令,不露风规;秉烹佛煅祖钳锤,颂出衲僧向上巴鼻。银山铁壁,孰敢钻研?蚊咬铁牛,难为下口。不逢大匠,焉悉玄微?粤有佛果老人,住碧岩日,学者迷而请益,老人愍以垂慈,剔抉渊源,剖析底理,当阳直指,岂立见知?百则公案,从头一串穿来;一队老汉,次第总将按过。”

根据普照的《碧岩录》序文,我们可以获得以下信息。克勤指出:第一、佛法的命脉,历代祖师的大机,解除每人心灵烦恼的良方,颐养心神的妙术,惟有雪窦重显禅师超越出格的法眼,来提携后人,颂出衲僧们的本来面目,做《颂古百则》。第二、但是这《颂古百则》犹如铜墙铁壁银山一样,没有人敢来钻研。即使来钻研,也如蚊子咬铁牛一样,很难说能叮的进去。来说明《颂古百则》对学者而言,学习与钻研都是非常困难的,惟有宗门大宗匠,明眼的人,才能了只其中的玄微。第三、有佛果克勤禅师住锡碧岩 的时候,弟子们对《颂古百则》不理解或者看不明白的地方,克勤根据雪窦的《颂古百则》逐条析理,一一把公案的渊源加以考察,然后在进行正面解说公案的义理。汇集成书,共十卷。每卷解释十个公案和相应的颂古,形成十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五项的内容:第一垂示(公案、颂文的说明)、第二本则(列举重显所列公案的本则)、第三颂文(重显原颂文)、第四著语(以各种形式来点评以上公案或者颂文),最后是评唱,是克勤对公案或者颂文的正面解释。第四、经过圆悟老人对雪窦重显的《颂古百则》先后顺序加以评唱窜讲,就可以对禅门的尊宿古德禅法思想有个核心的把握。圆悟克勤的《碧岩录》一出,在佛门相互传抄,使文字禅真正的推向的一座高峰,给后人留下无价之魁宝。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戒毓法师 编辑:梁莉娜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