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大陆慈济:靖远县慈济新村 乐在行医的金大夫

2013年04月22日 09:01
来源:慈济基金会

 

三十多年行医路,金自和(右)见证迁村前后居民生活的改变;从田中务农的兼职医师,到如今小诊所日日忙碌,妻子李德军一直是最佳帮手。(图片来源:慈济基金会 摄影:林炎煌)

水窖枯空却不忍离去

每当季节替换,求诊病患变多,金自和把脉看病、抓药,甚至需要哄着孩子打针;实在忙不过来时,就会喊来李德军帮忙。

早先,李德军招呼病患坐着等看诊,递上温开水;后来,金自和利用空闲教她认药,渐渐地,她可以在先生吩咐下替患者包药,或是递上他要施打的针剂。

“没读什么书,都是先生手把手教我的,时间长了自然都会的。”李德军笑说,她只管先生说什么药,她把它记下就是。

夫妻俩靠着务农与看诊,让一家大小温饱,虽称不上富足,也让五个孩子都能念书。不过,当若笠乡旱象愈来愈严重,有点积蓄的人家迁居山下,金自和的大哥金自荣也四处筹钱,带着家人搬到山下的鹰嘴村。

“那时政府鼓励大家搬迁,提供移民计划,还给予补助。”金自荣说,孩子大了,他怕再不搬,子孙留在塬上是没有未来可盼了。不过,迁徙之路辛苦,他和儿子打工挣钱,才一亩一亩把土地买起,一步一步盖了新房。

相对于兄长的决断,金自和却有走不开的理由。

“我要是走了,留在山上的这些人,生病了可怎么办?”金自和说,培训为卫生员那一刻,他就知道替人看病是他的责任,如果他离开了,乡亲们就要下山求诊,一路折腾,命可能都折腾掉了。

“当然也舍不得家乡。”金自和说起从前,老爸爸忆儿时,若笠乡处处是肥沃的绿地,塬上收成是山下十倍之多,很多人家希望跟若笠人结亲家,就是思量如果遇上饥荒之年,能有个支持米粮的后路。

然而,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青草逐渐稀疏,满山黄土看似肥沃,却没能长出庄稼,“我心中总还是期待有一天家乡会再繁荣起来。”金自和说。

奈何老天爷不给机会,2000年起,一连六年大旱,让黄土高原上的居民不仅庄稼绝收,连来年的粮种都没能留下,甚至饮水也成问题,许多人家的水窖成空。金自和无奈地说:“把打水的桶子往窖里放,也探不着水,更惨一点的听得到当啷一声,打到窖底了。”

生活改善改变就医习惯

当若笠乡贫苦人家随着慈济迁村计划来到刘川乡,金自和全家终于放心下山,分了一间房、五亩地,在黄河提灌工程的浇灌下,五亩地的收成是塬上四十亩地的十多倍。

搬到刘川后,金自和的大女儿考上靖远看守所的工作;大儿子和媳妇去外省,留下两个孙儿给金自和夫妻照顾;二儿子到广州打工、三儿子在四川读大学;么儿在靖远县城读靖远二中。“一帮儿女现在都不在家,平时就我们两夫妻和孙子。”金自和说,他乐在行医,于是将慈济规画给居民圈养牲畜的空间,改搭成一个小小的诊所,继续替乡亲们看病。

诊所的摆设简单,一张看诊的大桌子、一床舒适的病床、三张简单的沙发椅,还有最重要的中药橱与西药柜。

“搬下山来,病患明显多了。”金自和说,当生活有了改善,乡亲不再拖着病不敢求医,一有不舒服就来找他;再者交通方便了,其他村子的人经人介绍,也来找他看病。

下午五点,晚风吹起,冬日天色暗得快,不一会儿就覆上浓黑;在屋外闲话家常的居民四散回家,煤火炉的烟味在空中飘散,家家户户的夜灯点亮,意味着一家围坐的晚餐时间已到。金自和接到电话,说有户人家的老人病得四肢发软了,他连忙吩咐妻子备药,背上惯用的药箱,带上点滴、药袋,又出门了。

“不论若笠还是刘川,我的本分就是医师嘛!”金自和不在乎自己还饿着肚子,医者的使命催着他的脚步继续向前。

[责任编辑:闫秀勇] 标签:慈济 慈善 大陆慈济 靖远县 慈济新村 乐在行医 金大夫
打印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