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大陆慈济:靖远县慈济新村 乐在行医的金大夫

2013年04月22日 09:01
来源:慈济基金会

搬进慈济新村后,金自和继续守护远近村民的健康。住家旁搭建的诊所虽小,环境远比从前要好;夫妻结褵多年从未合照,金自和选在他喜爱的字帖“精气神”前合影,希望能替人看病到走不动的那一天。(图片来源:慈济基金会 摄影:林炎煌)

不管是否在田里忙农活,不管乡亲无力付费得赊账,务农的金大夫总是先看病要紧。往昔,贫困村民总把小病拖成大病才就医,迁下山后,金自和仁心行医依旧,但小诊所周遭人们的健康与生活已大不相同……

搬新家仍找金医师看病

从甘肃省靖远县县城出发,沿着一〇九号国道走,灰瓦红墙的来窑慈济新村就在路边,整齐划一的单斜边屋顶,高高的红砖墙,守护着两百一十户人家。

秋收后,乡亲备粮过冬,将白菜、黄瓜等蔬菜腌制入缸,寻常五口人家,定会腌上四五缸泡菜,酸咸香辣,是北方人家一整个冬天的“高级配菜”。

入冬后,土地休耕养息,人们烧起暖炕,在家中暖暖过冬。这天阳光正好,驱走了连日严寒,慈济新村居民们三三两两围坐路边,下棋闲聊,享受着冬日余暇。

有一户人家,垂挂绿色门帘,屋墙漆着红色十字,写上“诊所”两字;房里的煤炭炉烧得正暖,男主人在桌前写着药方,女主人听着先生的吩咐,来回取药。

一位妇女靠着沙发坐着,脸颊因高烧而通红,“我从鹰嘴村来。”妇女说,因为听闻金大夫的医术好,便从十公里外的村庄打车过来看病。

金大夫桌上一迭病号单,便晓得虽是休耕期,他也不得闲,除了病患上门,也有许多人为了调养身子,来请他抓几帖中药。

来窑慈济新村有三个诊所,一是由政府安排的驻村诊所,有医疗保险补助,就医便宜些;另一间是原本就在刘川执业的医师所开设的私人诊所;而第三间就是金大夫的诊所了。很多病患喜欢来找金大夫看病,尤其同是若笠乡皮袋湾村搬下来的村民,早已习惯金自和的问诊及药方,与他互动犹如家人朋友,总觉得身体有毛病还是找他医治稳妥些。

“老金,我咳个不停怎么办?”“老金,昨晚吃坏肚子了……”这样的呼喊声,常常在诊所门口响起,而金自和也总是一句:“进来,进来,我看看。”

贫病相缠 夜半敲门声

今年五十八岁的金自和,通中西医,行医已有三十多年。七〇年代,政府见农村地区缺医少药,医疗卫生条件不佳,推动半医半农卫生员的培训,村里干部推荐初中毕业的金自和参加培训,因而成了若笠乡皮袋湾村的驻村医师。自此之后,金家变成了村子里人人知晓的“诊所”了。

金自和与妻子李德军平时下地耕种,患者到他家中没见到人,就往田里找去,一喊“金大夫”,金自和一定马上放下手上的活,先看病要紧。

“最常医治的病就是拉肚子了。”金自和说。在皮袋湾村,家家户户的生活饮水来自黄土窖。农家人放养牲畜、家禽,动物排泄物跟着雨水流入窖中,舀起水来就会看见浮着杂质,喝一口还苦咸苦咸的;这水必然是不够卫生,体质弱的人经常引发腹泻。

“但能怎么办呢?在干旱的塬上,有水喝就很感谢老天爷了。”金自和说。

靖远县若笠乡以黄土高原上黄土层最厚的地方闻名,土地存不住滴水,居民们广种薄收,生活困难,一年辛勤劳作,只冀求饱腹;许多开支能免则免,一旦病了,通常是忍耐着不适,拖到不行了才找医师。

夜半,金自和家门口不时响起急促的敲门声,请求出诊,有时是急病的孩子,有时是痼疾发作的老人家。“通常这个时候,已经是等也不能等的了。”金自和火速从炕上起身,拿起平日就备妥的药箱,跟着来人匆匆往患者家里去。

“他经常半夜跑了出去,留我看家。”李德军笑说这样的事情已习以为常。

在壮硕的金自和身边,身高只有一百五十公分的李德军显得十分娇小,虽然没有北方人的身材,却有着北方女子的坚毅,始终在丈夫身后给予支持。夫妻俩生养五个孩子,加上金自和前几年还健在的老父亲,一家八口生活开销很是吃重;又因村人普遍家贫,经常有患者付不出医疗费,请求金自和让他们赊账,金大夫总不忍拒绝,先替病人解决病苦要紧。

李德军明白丈夫是“医者父母心”,从不跟人计较,反而是尽量省吃俭用,缩减家中开销;吃饭时,先让公公、先生和孩子们吃饱,自己最后将就吃吃,“为人妻、为人母,都是这么样的。”李德军不说辛苦,反而笑说,多亏有一位医师先生,家里的大人小孩几乎很少生病。

[责任编辑:闫秀勇] 标签:慈济 慈善 大陆慈济 靖远县 慈济新村 乐在行医 金大夫
打印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