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法缘法师:赵州从谂《十二时歌》之解析

2011年05月16日 14:28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作者:法缘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闽南佛学院讲师法缘法师(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丹珍旺姆)

编者按:2011年5月13日至16日,“首届河北赵州禅•临济禅•生活禅学术论坛”在石家庄市召开。闽南佛学院法缘法师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赵州从谂<十二时歌>之解析》的论文。深度解析了赵州从谂禅师的一生以及《十二时歌》极高的语言价值、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论文节选内容如下:

赵州从谂,俗姓郝,后因久在赵州弘法,被称为赵州和尚。曹州(治今山东曹县西北)郝乡人,或云青州临淄(治今山东省淄博东北)人。幼年于本州龙兴寺出家,后于南泉普愿禅师(748—834)座下,因咨问南泉:“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道”之句下开悟而得南泉禅法的精髓,从其相关资料来看,他从不与人谈玄说妙、言机论境,也不行棒行喝,只以本分事用平常言语接人,如脍炙人口的“吃茶去”、“洗钵去”、“庭前柏树子”等公案,在穿衣、吃饭、洗钵、吃茶的生活平常事中透露出禅机,使禅生活化,禅就在生活中,平常事中,生活是禅,平常事是禅。由此,形成了其以生活禅为主之一的独特的“赵州门风”。他的《十二时歌》就是以一位村僧自叙一天的生活为话头,进行描述,从中真切鲜明地勾勒出其生活禅的特色。《十二时歌》生活气息十分醇厚,三、七言夹杂,读起来朗朗上口,其中还使用了不少口语俗词,直现自己的语言风貌。特别是,该组诗以自然主义的记录和倾吐方式,不仅在赵州所有化语中显得极具特色,而且在佛门很多佛教文学作品中亦属于罕见,震撼力极强,具有很高的语言价值、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

一、赵州之《十二时歌》

关于赵州《十二时歌》因不见载于《祖堂集》、《赵州真际禅师行状》、《宋高僧传 》、《景德传灯录》等有关赵州生平、化语等资料,故有的人认为非为赵州的作品。但却见载于宋赜藏主编《古尊宿语录》卷十四和宋晦翁悟明集《联灯会要》卷三十。《古尊宿语录》是晚唐五代至南宋初期禅宗很重要的语录汇编,而赵州的《十二时歌》就收载在其中的卷十四《赵州语录之余》。

另外,从《十二时歌》中所体现浓郁生活禅之气息来看,也很符合赵州以生活禅为主之一的独特的“赵州门风”。况且,《十二时歌》中所记载的一些情况与赵州其它相关资料所载有相吻合与印证的地方。成书于后唐中宗保大十一年(953)洛阳东院惠通所述《赵州真际禅师行状》中载:唐大中十二年(858),年已八十高龄的从谂禅师行脚至赵州古城,受信众敦请驻锡城东观音院,“住持枯槁,志效古人。僧堂无前后架,施营斋食。绳床一脚折,以烧断薪用绳系之。

总之,由以上可见,《十二时歌》中所记载的一些情况与赵州其它相关资料所载是相吻合和印证的。所以大体上可说,《十二时歌》是赵州之作,他对歌中村僧的描述或许就是对自己住持赵州观音院期间困苦艰辛生活的渲染,以及自己效仿古人虽住持枯槁,但安贫乐道自逍遥的精神展现。赵州《十二时歌》中还体现了当时河北一带的社会历史背景与佛教现状,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索。

所谓《十二时歌》,“十二时”,即一天的时辰之数,它是古人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的一种历法。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古时分一昼夜为十二时,以十二地支为记。中国古人在用十二地支来记一昼夜时间之前,还曾把一昼夜分为十个时段,如《春秋左氏传•昭公五年》:“日之数十,故有十时。”

赵州之《十二时歌》在篇章结构上为定格联章,是三、七、七、七句式,读起来朗朗上口,其中还使用了不少口语俗词,语言质朴,通俗易懂。歌中无论是对村僧细致的刻划,还是景物气氛的点染烘托,都很生动传神,贴切形象,且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散发出十分醇厚的生活气息。因此,具有很高的语言价值和文学价值。

二、赵州《十二时歌》之解析

赵州之《十二时歌》,将表示十二个时辰名称依序冠于句首,且是从鸡鸣丑开始,依次是平旦寅、日出卯、食时辰、禺中巳、日南午、日昳未、晡时申、日入酉、黄昏戌、人定亥、夜半子。除赵州之外也有的作品是以平旦寅开始,然后逐次展开,如宝志和尚的《十二时颂》,或者是以夜半子开始,如云门文偃禅师《十二时歌》。无论是以鸡鸣丑开始还是以平旦寅或夜半子开始,都是警策修道人要于每天的这个“十二时辰”生活中都要念念不忘于修行,念念不忘于见道,不能有所懈怠放逸。佛教的修行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修行就在生活中,如永嘉玄觉云:“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共同如来合。”古人着衣男女都是内裤外裙;褊衫,在此指单褂上衣。村僧临起床时一看自己的身上破布烂衫,穿在裤子外面的裙子及便衫上衣根本就没有,只有一件的袈裟,也破的只看出点形样,甚至“裩无腰、袴无口”,裩者,裈也,即裤也。袴者,套裤也。裤子的腰已经没有了,套裤的口也没有。可见村僧无论是上衣还是下衣都破烂不堪,穷得衣不遮体。“头上青灰三五斗”,是夸大比喻从来没有洗过头脸,这大概是因为北地苦寒,非旬月难以沐浴。村僧整个人看上去就是破衣烂衫、灰头土脸。“比望修行利济人,谁知变作不唧溜。”原本发愿修行得道去利益众生,想不到如今因为穷困潦倒,显得如此不机灵的呆傻样。“唧溜”者,机灵且秀丽也,是湖南、湖北一带的方言,“不唧溜”,就是不机灵的呆板样子。

三、赵州《十二时歌》所体现之思想意涵与社会佛教现状

通过以上对赵州《十二时歌》之解析来看,《十二时歌》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体现了赵州在生活中体验禅,将禅与生活打成一片,生活即是禅,禅即是生活的基本禅法精神。赵州《十二时歌》也如实的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现状与佛教现状,值得我们深思与探讨。

1、赵州《十二时歌》所体现之思想意涵——生活禅

赵州《十二时歌》以一位住在荒村破庙的村僧一天十二时的生活为背景,形象的向我们展示了所谓修行,要在生活中体验禅,生活中的困惑和烦恼,这恰恰是修行用功的最好时候,“烦恼即菩提”,历境练心,离开了生活的苦难、烦恼等而修行,又哪里去寻找菩提呢?

赵州也已他的真实行动告诉修行者,生活中就是禅,禅在生活中。赵州于南泉门下常做一些苦役来历境练心,磨砺自己的功夫。据《赵州语录》云“师在南泉作炉头”、 “师在南泉井楼上打水次……”。可见赵州在南泉处经常做一些挑水、烧火做饭等的苦役,这正如六祖慧能在五祖处做破柴踏碓舂米的工作一样,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之中更能磨砺自己,锻炼自己对禅的领悟与保任。《宋高僧传》卷十一称赵州尽管做这些苦役“灭迹匿端”,却能“坦然安乐”。

2、赵州《十二时歌》所反映当时的社会现状与佛教现状

赵州《十二时歌》如实的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现状与佛教现状,值得我们深思与探讨。因此,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十二时歌》不仅形象地描述了一位禅居于荒村破庙的村僧艰苦的生活,而且从中也可以看出当时河北一带广大北方地区人们也同样过着艰辛困苦的生活,以至于他们无力供养村僧。如中云:“平旦寅,荒村破院实难论”村僧周遭放眼只是一片荒凉、破落。“持念少,嗟叹频,一百家中无善人”,在一百家中难以找到一个愿意供养布施的。

这其实也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当民不聊生的情况之下,佛教到底要怎样发展?又如何发展?这或是非要借助权贵不可了。赵州后来得到了燕、赵二王的礼遇恭敬和供养,才大弘禅道于北方,恐怕就说明了这一点。这也让人想到道安“不依国主,法事难立”的道理。

当然,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国泰民安,宗教信仰自由,佛教需要发展和弘扬恐怕更多的是要做好是自身建设,才能在这个大好前景之下,兴盛繁荣,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结语

综上所述,赵州《十二时歌》以大众喜闻乐见且在民间普遍流行的俚曲小调的形式,形象的勾勒和渲染了一位住在荒村破庙的村僧一天十二时的艰苦生活。其语言特点浅显、直白,间或运用了方言、俗语,带有一定的口语化色彩,因此通俗易懂,广为流传。具有很高的语言价值、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十二时歌》同时,生动的向我们展示了所谓修行,要在生活中体验禅。生活中的困惑和烦恼,这恰恰是修行用功的最好时候,“烦恼即菩提”,历境练心,离开了生活的苦难、烦恼等而修行,别无菩提可得。由此,体现了赵州在生活中体验禅,融禅于生活,将禅与生活打成一片,生活即是禅,禅即是生活的基本禅法精神。这与人们所熟知他“吃茶去”、“洗钵去”、“庭前柏树子”、 “赵州青州布衫重七斤”、“镇州出大萝卜”等这一类被禅林广为传颂的“妙语”所体现的禅意如出一辙,只是《十二时歌》更具体形象生动活脱脱。赵州《十二时歌》所主要体现出生活禅的意涵也就是当代净慧法师所提倡的“将禅的精神、禅的智慧普遍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体现禅的意境、禅的精神、禅的风采”。赵州《十二时歌》也如实的折射出在渐渐走向衰落的腐败黑暗晚唐政府与专横残酷的藩镇压榨下,在藩镇割据角逐混乱以及大规模农民起义暴动下,不仅河北,天下老百姓都是民不聊生,饥寒交迫,艰辛困苦。在这种人们连自己温饱都解决不了的情况之下,哪里还有心思和兴趣去信佛,更谈不上供养布施了。所以,当时河北的佛教没能在下层劳动人民中得以广泛的普及和开展,这些值得我们深思与探讨。在当今人们衣食丰足、国泰民安,宗教又信仰自由的大好前景之下,佛教又该如何发展呢?想必应该从做好自身建设开始吧!

版权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010-62111406)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闫秀勇] 标签:赵州 十二时歌 法师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