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戒毓:临济义玄对“人”的认识

2011年05月12日 17:11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作者:戒毓法师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中国佛学院讲师戒毓法师(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编者按:2011年5月13日至16日,“首届河北赵州禅·临济禅·生活禅学术论坛”在石家庄市召开。中国佛学院讲师戒毓法师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临济义玄对“人”的认识》的论文。义玄要求弟子和信徒首先必须建立对佛法、解脱和修行的“真正见解”;确立“自信”,相信自己“本心”与佛、祖无别,无需向外求佛求祖,寻求解脱成佛;主张修行不离日常生活。这一切,都是从我们“人”的角度出发,为我们“人”的真正解脱而服务的。临济宗在佛教的诸多派别上,他能流传至今的成功经验,就是有赖于对“人”的认识,对人性的彻底的解放。在《临济录》中,用“无依真人”或者是“无位真人”来表述。论文节选内容如下:

在禅门五宗中,临济宗流传时间长,影响大,与临济宗创立者义玄的禅法思想有密切关系。那么,义玄的禅法思想有些什么主要特色呢?概略地说,义玄要求弟子和信徒首先必须建立对佛法、解脱和修行的“真正见解”;确立“自信”,相信自己“本心”与佛、祖无别,无需向外求佛求祖,寻求解脱成佛;主张修行不离日常生活。这一切,都是从我们“人”的角度出发,为我们“人”的真正解脱而服务的。临济宗在佛教的诸多派别上,他能流传至今的成功经验,就是有赖于对“人”的认识,对人性的彻底的解放。在《临济录》中,用“无依真人”或者是“无位真人”来表述。这“无位真人”和“无依真人”其实就是大乘佛教两大重要的思想体系般若思想和佛性论的活用体现,有机的结合。

在唯识的典籍里,把心法分为八个识,就是我们的眼识、耳识、鼻识、舌食、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义玄在这里并没有谈到第七末那识和第八阿赖耶识。只是强调的是前六识的作用。因为在意识中,有一个叫五俱意识,他来统摄前五识。他和耳根、声尘的结合就产生的耳识,余四都是如此。人的身体内有什么东西被认为是依附于肉体或心(实际是大脑及躯体的神经系统),并且可以自由出入身体呢?古人认为人的意识、精神寄托于肉体,依附于心脏(肉团心),便把意识、精神也称之为“心”。义玄所说的“无位真人”也就是人的精神,包括人的意识、感觉和一切精神作用。他严格反对把“心”分为“真心”和“妄心”,而是侧重从“不二”的角度来谈“心”。“心”即佛性,此“心”虽也包括意识和一切精神作用,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精明”,是生命的体现,与人的肉体密不可分。古人所称的“神明”,是“心灵”、“灵魂”的不同说法。应当指出,义玄是用形象的比喻向人表示,这位“无位真人”就是人人生来具有的并且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自性,也就是佛性。既然对佛性不能用语言文字加以表述,那么,对于僧人质询就只能避而不答了。

对于“心”有种种解释:一说肉团心,生则跳动,死则停止。一说是我们的内在精神、意识为心。至于佛教的“心',有真心,妄心,平常心,清净心,染污心等。而禅宗的心是指大而包含宇宙万物,小而不纳微尘芥子,是一种形而上超理性的存在,不可言说诠表,而又实实在在,遍一切处。它在日常生活中穿衣吃饭、担柴运水中大用昭然,与吾人之身心生死为伴,见闻觉知世间万法,而此”无位真人“又非见闻觉知,声香味触法,非内外中间,长短方圆,随缘任运,生佛无别。如果执著于”无位真人“,则落入文言名字相中,损伤了它的圆满真实,那就象”干屎橛“一样无价值、无意义了。因此义玄把住学僧令”道“(说)出来时,学僧却”道“(回答)不出来,因为道着即错,动念则乖,一念若住,则佛性即失。也正因此,所以不管学人向义玄提出什么问题,他都不正面回答和解释,而是避开问题的本身,不着边际的大喝一声,令学人猛的斩断这念头上的分别执著,跳出思维逻辑的束缚而顿悟心源,回归本性。

无位真人和无依道人可说是一体两面的,若说”无位真人“是佛性本体上的洞彻,”无依道人“则是从佛性的全体大用上来把握。因为人人皆有佛性,本来是佛,历历孤明,所以解脱自我而达到真实的时空超越,不依菩提,不依涅槃,不依解脱,亦不依佛菩萨,凡有依持,便成对待,有了对待则分人我,有了人我,便落入生死三界中。实际上,”无依“就是无执,无执即是无心,无心意味着破除一切执著,随缘任运,不受任何外境与内心的束缚和阻碍,达彻本原自性空寂,不染一法,而法法无碍,这正是佛教一再主张的般若空观的思想。十方诸佛之所以成佛,是因为能够断除一切执著,于日常见闻觉知的当下时时把握清净佛性,不为心物所动,不为祖佛所拘,作个彻底的一丝不挂的人,才见如来自家风光。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其实义玄的思想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他透彻大乘佛教的根本思想,在日常生活中活用佛教思想。

其实我们认真细读《临济录》,不难看出临济义玄的禅法和门庭施设无不为这个”无依真人“或者”无为真人“而出发。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是我们每一个人有决定成佛的信心和解脱的希望。因为佛教认为人生无常、人生是苦、三界无安,诸佛菩萨、历代祖师的目的,就是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得到解脱,这就是佛菩萨祖师大德的大悲心具体的显现。通过读《临济录》,我们深刻的体会到义玄的老婆心切,深深的感染我们,不就是希望我们每一人都能当下解脱自在吗?

版权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010-62111406)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张领栓] 标签:认识 济义 戒毓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