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广胜寺飞虹塔(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提供)
洪洞广胜寺飞虹塔细部(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提供)
广胜寺在山西省洪洞县境东北霍山南麓,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霍泉即发源于北。寺区古柏苍翠,溪流潺潺,山青水秀,环璋清幽。据《山西通志》等记载,寺建于东汉建和元年(公元147年),初名“俱卢舍寺”,亦名“古阿育王塔”,唐大历四年(公元769年)中书令汾阳郡王郭子仪奏请扩建,改今名,意为“广大于天,名胜于世”。元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寺内建筑均悉数毁于平阳大地震,大德九年(公元1305年)重建,明清两代曾作补葺,形成现状,主要殿堂均为元代遗构。
寺由上、下两寺和水神庙组成,上寺在山巅,下寺在山脚,水神庙在下寺西侧,上、下两寺相距约0.5公里。广胜上寺布局为长方形院落,坐北向南,翠柏环抱,自南而北依次排列着山门、飞虹塔、弥陀殿、大雄宝殿、毗卢殿、观音殿、地藏殿,以及厢房、廊屋等建筑。广胜下寺在霍山脚下的霍泉北侧,依山傍水,随地形起伏,高下叠置,错落有致,是一组富于变化的寺庙建筑群,今存山门、前殿、后殿、垛殿等建筑。水神庙与下寺一墙之隔,比邻而居,是奉祀霍泉水神明应王之庙宇,故名。庙分前后两进院落,由山门、仪门、明应王殿(水神殿)及两侧厢房窑洞组成。广胜寺的各种建筑巍峨壮丽,气势雄浑,其中尤以飞虹塔最为壮观。
飞虹塔矗立在上寺前部的塔院中,因塔身镶嵌琉璃,故俗称“琉璃塔”。《霍山志》卷之一“地舆志”记载:“昔阿育王造佛舍利塔八万四千,有十九塔于震旦(中国),霍山之塔为其一。塔在今广胜上寺,北周保定二年(公元562年)神僧法江于塔故址虔诚拜祷,空中降真舍利。有司上闻,奉敕建造舍利宝塔,亦称‘飞虹塔’,时称为‘中原第二塔’。塔顶放光,二、三月青色,五、六月放白毫光。明正德间达连和尚改建琉璃塔,共十三级,高三百六十尺。工程伟大,功德庄严,在中国为有名之大观。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大会和尚建立塔房。”塔下台基甚大,周筑栏墙,前设垂花门,形成一座塔院。院内塔基甚矮,与塔身比例极不谐调。塔院高出殿院甚多,在布局和高差上极不相称,可见现在的塔院很可能就是当年古阿育王塔的基座底盘,后人重建塔时因旧基而筑,未予改制。塔平面呈八角形,共计十三级,通高47.31米,自下而上逐层递缩,塔檐几乎可以连成一条直线,形如锥体。塔身全部为砖砌,底层周设回廊,南面入口处凸出双层龟须座一间,十字歇山顶,建造精致,秀丽端庄,比例和谐,犹如一座小型楼阁。塔刹为宝瓶式铜铸,项轮为铁铸,流苏为绿色琉璃。各层皆有琉璃出檐,用黄、绿、蓝、白、赭、褐、黑七色琉璃装饰,琉璃仿木构斗拱与莲瓣隔层相间,第三至第十层各面均砌筑有佛龛、门洞和枋心,内置佛、菩萨、童子像,门洞两侧镶嵌琉璃盘龙、宝珠等饰物。塔身第二层设平座一周,施琉璃勾栏、望柱,平座之上有佛、菩萨、天王、弟子、金刚等像。第三层东、西、南、北四面施券拱门,各面正中有琉璃烧造的四大天王像,正南天王像两侧有明王驾龙琉璃像,正北则以凤凰居中,二金刚披甲跨兽胁侍两旁。第二层以上塔身外表全部镶嵌有琉璃仿木构件,各层檐下俱施琉璃花罩和垂莲柱,以及屋宇、楼阁、亭台、角柱、佛龛、花卉、人物、翔凤、狮 、象等琉璃构件,一层一组图案,形式多样,造型优美,制做精巧,色彩绚丽,色泽长新,金碧辉煌,在阳光照射下不时发出彩虹之光,飘动欲飞,故以“飞虹”名塔。飞虹塔雄伟壮观,玲珑秀丽,是国内琉璃塔中罕见的精品。
广胜寺壁画闻名遐迩,艺术价值极高,其中尤以水神庙明应王殿的壁画为最,乃广胜寺壁画精华之所在。壁画画面高5米余,总面积约197平方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全部13幅壁画,其中东壁4幅,分别为《龙王行雨图》、《庭园梳妆图》、《渔民售鱼图》、《古广胜上寺图》;西壁4幅,分别为《祈雨图》、《敕建兴唐寺图》、《下棋图》、《打球图》;南壁东1幅,为《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图》;南壁西2幅,分别为《霍泉玉渊亭图》、《唐太宗千里行经图》;北壁东1幅,为《后宫尚食图》;北壁西1幅,为《后宫司宝图》这些壁画的内容除了祈雨、降雨、朝神等神话故事之外,还有园林、村舍、街市及各种人物。壁画作者以传神之笔将元代社会浓缩于一壁之中,生活气息扑面而来,令人顿生思古之幽情。上列13幅壁画均构图严谨,色泽艳丽,其中以南壁东《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图》元代戏剧壁画在海内外最著盛名,文物价值也最高。这幅壁画完成于元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当时正是元杂剧兴旺发达臻于极巅的黄金时代。壁画宽3.11米,高4.11米。画面所绘舞台背面是幕布,顶悬横披,上书“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上款题“尧都见爱”,下款写“泰定元年四月”。“大行”是倡优“大行院”或“大行首”之简称,“散乐”是元代流行的杂剧,“忠都秀”是领班演员文艺名,“作场”即开设剧场演戏。壁画作者将舞台场景描绘得栩栩如生,极为生动地表现了一个民间艺术团体在正式演出之前集体登台亮像的情景。画面左侧帷幔上绘刺绣黄衣力士,右侧帷幔上绘刺绣黑色蛟龙,表明当时已有了制做精巧的布景。画面下部绘方格地面,可见当时戏剧表演已登上了高于地平、方砖铺面的戏台。台角插旗,证明当时的舞台已有前、后台之分。画面上共绘人物11位,出场亮像者七男三女,分前后两排站立,幕后还有一位探头窥视的女演员。从角色看,生、旦、净、末、丑行当俱全,且有女扮男装之领班主演;从妆饰看,戏剧表演以历史故事为主,并使用了刀、笏、扇等道具,有了勾脸谱、挂胡须等化妆,并有笛、鼓、拍板等伴奏乐器。画面布局得当,疏密有致,技艺纯熟,色彩浑厚,人物表情准确传神,将整个舞台场景描绘得栩栩如生,是研究中国古代戏剧和音乐发展史的重要资料。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稀世之宝、著名的《赵城金藏》原来就保存在广胜寺上寺弥陀殿的藏经柜中。这部藏经是唐代三藏大法师玄奘自天竺取回的梵文经卷汉译善本,金皇统八年(公元1148年)佛教界聘请高师用三十年时间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市)刻印成功。因刻于金代,收存于赵城县(今合并于洪洞县)广胜寺,故名《赵城金藏》。这部规模浩瀚的佛教典籍以7000余卷的篇幅汇集了佛经、史料,字体刚劲,雕刻工整,纸质优良,印刷清晰,在当今世界上已成孤本,极为珍贵。1942年春,侵华日军企图抢劫这一稀世珍宝,八路军某部闻讯后派员夜入古刹,夺得经卷。这部珍贵的经卷已整修完好,今存北京图书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