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应县释迦塔全景(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释迦塔第二层佛塑像(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释迦塔第六层外槽结构(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在山西省应县城内西北隅,为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遗构,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塔通高67.31米,五层六檐,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檐覆盖筒、板瓦,平面呈八角形,底层直径30.27米,是国内现存古代建筑中最古最高的木构塔式建筑,亦系世界木构建筑中罕见的珍品。
木塔台基高4米,分两层叠涩砌筑,均用石块垒砌。下层为方形,每面各出月台一方;上层依塔身筑作八角,东、西、南三面亦各出月台一方,南面台基两侧有石阶可转折而上,台基和月台各转角处均置角石,其上圆雕卧狮凡17躯,姿态不同,手法古仆,均为辽代原物。塔身为楼阁式,整体构架全用木建,处处体现了辽代特色。构架作“叉柱造”式,层层立柱,上层柱插入下层柱头枋上,用梁、枋、斗拱逐层向上叠架而成。塔内各层均有木梯可供攀登。底层较高,内外两槽立柱,环列24根,组成双层套筒式结构,柱头之间施栏额和普拍枋。框架之间使用草袱和明袱拉结,将柱网联成一个整体,近似现代建筑所用之圈梁,具有很强的抗震性能。塔底部环廊,柱脚之间有地等水平构件,内、外槽之间以梁枋相连接,使双层套筒紧密结合。内外两槽于南、北向明间辟门,余皆筑以厚壁。南向门道由檐柱伸向廊柱,板门安装在廊柱上,两侧筑以立壁,犹如塔身凸出之龟须座。二层以上均置矮柱,构成平座。平座外沿为环形游廊,层间平座外设暗层一级,明、暗合计塔身实为九层。外观五层,各层均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梁架,内槽圈柱实际上是中心柱的扩大。明层梁枋规整,结构精巧;暗层木柱纵横支撑,形成各种框架,以加强荷载能力,稳固塔身。塔上斗拱使用在各个不同部位:柱头、补间有之,平座、梁架中亦有之,成为整个木塔承载结构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斗拱凡240组,其结构和形状多达54种,可谓集中国古代建筑斗拱之大成。塔底层为重檐,以上各层俱为单檐,顶部为八角攒尖式,翼角翘起甚微,出檐深远,且平缓舒展。檐上屋脊甚短,以砖砌仰莲两层为基座,上置12米高之铁质塔刹。塔刹由仰莲、覆钵、项轮、露盘、火焰、仰月、宝瓶、宝珠等组成,制做精细,与塔身形体十分谐调。仰月下用八条铁链加固,分别系于各檐角垂脊末端。
木塔体形庞大,巍峨壮丽,逐层递收,轮廓秀美,塔檐两端微向上翘,结构奇巧。站在塔下仰视,斗拱朵朵若百尺莲开,塔刹高耸直插云天,正所谓“远看擎天柱,近视百尺莲”。高达67.31米的木塔总重量逾7430吨,底层每根檐柱平均净负荷逾90吨。木塔历经940多年的风雨侵袭,多次地震的摇撼,“金、元迄明大震凡七,而塔历数震,屹然耸立”(《应州志》),以及民国年间军阀混战中数百发炮弹的轰击,仍巍峨挺拔,令人称奇。
塔内明层均有塑像,其配置有别于寺院,以适应次第观瞻。底层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于束腰莲座上,高约11米,面型丰满,高大肃穆,比例适度,神态端庄慈祥,身着袈裟,前衣襟呈水波状,正襟危坐,前胸裸露,左手前伸而手指微向下垂,右手半举而拇指与无名指屈作环形,手势为“说法印”。莲座下八尊力士塑像自身着盔甲,肌肉隆起,筋骨外露,比例适度而略显夸张,富有活力。内槽壁面六尊如来和十二躯飞天画像色彩鲜艳,活泼丰满,姿态优美,神采奕奕,乃画中少见之佳作。释迦佛塑像顶部置顶式平棋、藻井,给人以高深莫测之感。南门两侧各绘金刚像一尊,形态威武凶猛,气势逼人。其余弟子、天王和供养人像等绘制皆精,亦为佳作。二层方形佛坛上置一佛、二菩萨、二胁侍,三层八角形佛坛上置四方佛,四层方形佛坛上置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五层方形佛坛上置毗卢遮那佛,周设八大菩萨。这些塑像除底层释迦佛辽、金时代风格仍很鲜明外,余皆屡经后世重妆,已失去原有风貌。
自木塔问世以来,近千年内前往观瞻、礼拜者不可胜计,因留下许多牌匾、墨宝。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北征时所书“峻极神工”巨匾悬挂在第五层南面,明武宗朱厚照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登塔宴赏时所书“天下奇观”巨匾则悬挂在第四层南面。第三层南面的“释迦塔”三字巨匾不仅题额笔法古朴道劲,而且其榜题详细记载了木塔创建和修葺的全过程,乃考证木塔建造沿革之珍贵资料。木塔上的楹联引人瞩目,如:“拔地擎天四面云山拱一柱,乘风步月万家烟火接层霄”(二层南门)、“高接恒峰云在槛,遥临桑渡水围城”(二层东门)、“俯瞩桑干滚滚波涛萦似带,遥临恒岳苍苍岫嶂屹如屏”(三层南门)、“放眼欲穷千里界,抠衣试上六层来”(三层东门)、“点透云霞西望雁门丹岫小,玲珑侵碧汉南瞻龙首翠峰低”(四层南门)、“严如月窟同登眺,恍有天梯许共攀”(四层东门),诗情横溢,文采飞扬,耐人寻味。
1974年整修塔内塑像时发现了一批辽代刻经、写经和木板套色绢质佛像画等珍贵文物,其中的辽统和八年(公元990年)刻经与统和二十一年(公元1003年)契丹藏为海内外稀有之孤本。这些发现填补了中国雕版印刷史上的空白,对进一步研究辽代政治、经济、文化及宗教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