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 将中国文化因素融入般若智慧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李万进(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编者按:六祖惠能大师的禅学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佛教文化的历史进程,1300年后的今天,惠能大师的精神财富依然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产生着重大而广泛的影响。2013年9月4日,2013年六祖惠能圆寂13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李万进在研讨会上发表了题为《〈六祖坛经〉般若思想研究》的学术报告,以下是李万进文章摘录。
禅宗作为中国化佛教的代表性宗派,其对于般若理论的阐释与运用、修证,都体现了继承与发展印度佛教般若体系的特色。一般都认为六祖惠能是将般若之智与清净佛性融为一体的禅门宗师,也正是由于六祖惠能的这种圆融,故而奠定了佛教中国化的基本模式,禅宗也就成为了佛教中国化的代表,六祖惠能也就被公认为是佛教中国化的实际推动者之一。
般若与无念
六祖惠能在倡导无念禅法时,明确谈到了“无者无何事”,即众人在修习无念禅法时应该去除什么,对于此六祖的回答是:“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这里六祖惠能所否定的就是众人对于外在虚幻色法的分别与执著,由此产生出的二相即分别与对立,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内在的妄念即尘劳之心。从这里可以看出,六祖惠能在倡导无念禅法时,其开示的重点在于无即否定众人的分别与执著,这种禅法的实质就是遮诠的般若理论,即通过否定的思维模式而阐释无念禅法的妙谛,于此而论六祖惠能的无念禅法融入了般若理论的要素。
六祖惠能在阐释无念与般若的关系时,一再强调了无念之念的觉与迷的问题,般若本意是无上智慧,因此“念念不愚,即名般若行”,所谓不愚就是不迷而觉悟,因此意念的觉与迷成为了众人能否修证般若之智的关键,“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这样无念与般若的关系就自然显现出来,意念处于迷的状态,就不是无念而是有分别与执著的妄念;而意念处于悟的状态,就是去除了妄念的无念,所谓“当念时有妄,有妄即非真有,念念若行,是名真有”,即是表明了般若之智与无念的真实关系。以觉与迷而论无念与般若的关系,是六祖惠能禅学理论的一大创见,于此关系模式中阐释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禅学思想理论,因为般若虽然是印度佛学体系的核心,但是印度佛学在论及般若及其相关的理论时,多以净染而予以论述,所谓将净染转化为迷悟,这就是将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因素融入到了佛教理论体系中。
从六祖对于无念与般若关系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般若是六祖主张的观照世间虚幻色法的无上智慧之法门,无念在本质上即同于般若之智,般若之智要求禅修者破除对于世间法的分别与执著,而无念不仅仅要求禅修者要去除对于世间法的分别与执著,更要让禅修者明白,所谓的百物不思、一念不起的禅定之法也是一种分别与执著。因此在彻底否定分别与执著上,无念与般若是完全相契合的,特别是六祖一再强调了禅修者应该从自我意念的迷悟上多下功夫,在意念是否与般若相契应上予以自我观照。
六祖惠能对于妄念的界定是“当念之时,有妄有非”,这就是说修禅者如若有了这样的意念,不是无念而是有妄念,是一种处于迷的状态。更为重要的是,六祖惠能明确指出,大多数修禅者,没有在身体力行上去践履与体证般若,而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六祖惠能再一次强调了意念迷与悟的重要性,不觉悟而迷就是凡夫,就是有烦恼的状态;而一旦觉悟了就是佛,就是修证菩提的状态,这种以意念、念头的迷与悟而论成佛的理论,就是无念的思想,依照此而修行就是与般若之智相契应的佛法,因此“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这样无念与般若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得以确立。
从心性与世间法的关系而言,“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这种一与一切关系的论述显然有圆融无碍的思想,正因为是圆融无碍的,所以“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般若的特质是无分别与执著,而心性在这里所体现出的特质是圆融无碍,圆融无碍的实质也就是“去来自由,心体无滞”,所以心性的本质与般若是相契应的。从六祖惠能的论述中不难发现,六祖已经确立了般若——无念——心性的三合一的模式。这是一个整体,不必要什么积累,也不受时间的限制,说有即有。这种智就是‘本觉’,‘超越三世’就是顿悟。”这种融顿悟于般若修证之中的禅法理论,其关键在于无念的介入,即以无所念、无妄念而统摄一切意念,般若之智要求参禅者无分别与无执著,般若之智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无念的体悟与修证之中,而无念的实质又是与本净自性相关联,这样六祖惠能就以无念为中介,将般若与心性两大佛学理论圆融地摄受为一体,这就真正贯彻了六祖惠能倡导的无念理论的无与念相分、相即的不二法门原则。
般若与心性
六祖惠能在阐扬其禅法理论时,十分注重从自我心性上去进行观照与修持,从而主张于自我心性之中解脱,这样六祖惠能对于般若之智的阐释,必然要涉及到本净的自我心性的问题。在般若与本净心性的关系上,一般都认为六祖惠能是将般若与佛性融为一体的禅门祖师,其所传的禅法之所以被公认为是中国化佛教的代表,其关键即在于此。般若之智与本净心性的关系犹如手心与手背,是一体之两面,是不可截然分开的,并且般若之智与本净心性是一种真空与妙有的关系,真空之境即是妙有,妙有的实质即是真空,所以参禅悟道者可以从般若之智入手,由此而获得本净的心性。
六祖惠能将般若解释为智慧,这与佛教教义完全是一致的,只是六祖惠能更加强调了般若的行持之意义,即般若不仅仅是局限于理论之研究,还在于实际的践履与体证,这就是佛法所说的修行的工夫。所以修般若之法,最终就能够与佛相应,获证与佛无异之智。六祖惠能对于般若之智的阐释,关键在于专门解释了摩诃之义,以“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来界定摩诃之义。
禅宗心性论的要旨在于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以此为基础,六祖惠能认为诵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即是修行般若之智,在运用般若之智的观照中,就可以逐渐开悟,就可以逐渐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所以“即得见性,入般若三昧”。
六祖惠能更多地将阐释的重点放在了开示中下根器之人如何契入般若之智与本净心性的问题上。六祖惠能所传禅法的特质之一在于倡导顿悟法门,于顿悟间见性成佛,因此与神秀为代表的北宗禅法倡导的渐修法门相比较而论,六祖惠能的禅法理论之特质就在于顿悟,所以六祖惠能在阐释其般若理论时,提及了少根之人无法于般若顿悟法门之中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般若空性是针对外在的虚妄色相而言的,本净的心性则是针对内在的自我的贪欲与妄念而言的,般若之智在于照破外在的虚妄色相,本净的心性在于祛除内在的贪欲与妄念,这样般若空性与本净心性在内外之间形成了一种圆融而统一的关系,这种内外无别的关系就是六祖惠能所说的“合为一体,即是见性。内外不住,来去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之禅法理论。参禅悟道者应该于此下工夫去修行与参悟,不可在般若空性与本净心性之间形成一种分别与滞碍,而是要将二者视为一体、融为一体,在一体之间去观照内外之法,于此去参悟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关系。
六祖惠能对于中国佛教、中国禅宗的一个重要贡献即在于,六祖惠能简化了当时已经出现弊端的繁琐的佛教之教义,在此基础上进而纠正了空间、恶趣空的禅病,而对于顽空与恶趣空之空见禅病的纠正,六祖惠能是以本净的心性来予以对治的,所以六祖惠能的般若理论不仅仅在倡导空性,在开示参禅悟道者去参悟缘起性空之真谛,更在于融入了心性的内容,从而空而不空,空中有妙有,妙有与真空形成了一种合理的维度,以此来接引参禅悟道者。般若空性的要旨在于照见五蕴皆空,一旦照见了五蕴皆空,本净心性自然显现;反之,要使得本净之心性得以显现,那么就要运用般若之智去照见五蕴皆空,这样纷繁芜杂的色相统摄于般若空性与本净心性之中,所以,六祖惠能的般若理论是与本净的心性论相一致的。
般若与迷悟
在中国儒道的思想理论体系中,特别是在儒学的心性论体系中,一直在讨论性善与性恶的问题,因此印度大乘佛教传入中土后,在形成中国佛教心性论体系时,将印度大乘佛教心性论的净染问题,转化为心性善恶的问题,而到了禅宗创立之际,不仅将心性的净染问题转化为善恶问题,在六祖惠能的禅法理论中还专门阐述了觉与迷的问题。般若的本意就是智慧,但是由于般若不是世间的智慧,而是佛、菩萨修证的出世间的智慧,中国固有哲学中没有相应的概念可以对应,所以才使用了音译。既然是智慧,那么就是一种觉悟了的境界,这样般若之智在本质上就是与迷失之不开悟的状态相对立的一种觉悟之境。六祖惠能正是抓住了般若之智的这一本质之义,由此为出发点来展开其对于般若之智与觉迷之状态的阐释:
何名般若?般若是智慧,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名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心中常愚,自言我修般若。般若无形相,智慧性即是。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梵音,唐言彼岸到。解义离生灭,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是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承长流,故即名到彼岸,故名波罗蜜。迷人口念,智者心行,当念时有妄,有妄即非真有,念念若行,是名真有。悟此法者,悟般若法,修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善知识,即烦恼是菩提,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第一,无住无去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将大智慧到彼岸,打破五阴烦恼尘劳。最尊最上第一,赞最上最上乘法,修行定成佛,无去无住无来往,是定慧等,不染一切法。三世诸佛从中,变三毒为戒定慧。
尽管中国固有哲学中没有与般若相应的概念,但是从出世间智的角度而言,般若之智是参禅悟道者的迷与悟、觉与迷状态之转化的结果。仅就字面意义而言,智慧就是光明之义,是要照破黑暗,破除愚昧之义,六祖惠能正是从这一中土人士皆可接受与理解的角度来阐释其般若禅法的理论。相较于一般的知识而言,智慧在六祖惠能的视野里是要去践行的,即要通过参禅悟道的修行去切身体会与修证的。般若之智是众生成佛的依止,唯有处于祛除痴愚与痴迷的不觉悟之状态,那么才是处于觉悟与觉解的境界,这就是与般若之智无滞碍的合一而圆融的状态,这就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得道之开悟之境。
六祖惠能认为般若之智和本净的心性一样,都是众人本来具足的,只是由于无明、妄念、贪欲等世间法的障碍,从而使得众人处于痴迷与愚昧的状态,这样从本净的心性与本自具足的般若之智而言,佛与众生本无差别。在六祖惠能的视野中,般若、佛性、成佛并不玄妙与神秘,而是要具体落实到参禅悟道者的日常生活中,这就是心口合一与知行合一,一旦做到了这一点,那么众人就可以逐渐使得心识意念处于觉悟、觉解的光明智慧之境。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010-62111406)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48小时点击排行
-
108497
1踏雪游少林 感受独特韵味 -
79486
2安徽黄山雪后惊现美丽“佛光” 令人叹 -
78537
3习近平会见星云大师:大师送我的书 我 -
77552
4雪中探访千年古刹南京栖霞寺 银装素裹 -
59620
5沈阳一商场惊现“风衣弥勒佛” 前卫造 -
48772
6素食健康:震惊 肉食背后的25个真相 -
47722
7合肥一楼盘开业请法师祈福 公司领导现 -
36646
8西藏“90后”活佛:用新潮科技概念阐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