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论《六祖坛经》对《阿含经》“心”概念之承传

2013年09月06日 13:29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作者:林建德

台湾慈济大学宗教与人文研究所副教授林建德(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编者按:六祖惠能大师的禅学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佛教文化的历史进程,1300年后的今天,惠能大师的精神财富依然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产生着重大而广泛的影响。2013年9月4日,六祖惠能圆寂13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台湾慈济大学宗教与人文研究所副教授林建德在研讨会上发表题为《试论〈六祖坛经〉对〈阿含经〉“心”概念之承传与创新》的学术报告,以下是林建德教授的文章摘录:

“心”不只是东方哲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亦为佛教的关键语汇,然其确切所指为何,在不同佛教传统所要强调的意涵不尽相同。如《阿含经》重分析,把“人”的组成分五大部分──色、受、想、行、识五蕴,五蕴中“色”所指为“质碍”,乃有物质的障碍,例如身体;“受”和心情、情绪、感受及情感有关;“想”是知觉、思考和判断,属认知能力;“行”所指为意志、意欲之作用;“识”涉入以上身心活动,具有了别认识功能外,还带有无明、染着之惑业因子。所谓的“心”,即包含了“受”、“想”、“行”、“识”四种非“色”(物质性)的集合,可知“心”是一概括性的总称;而且“心”之概念也常和“意”和“识”的概念指涉相关,甚而可说心、意、识这三个名词可相互通用。 

然到了后期印度佛教之发展,随着如来藏说的兴起,以及传入中国后,与儒家传统暨孟子心学之性善论交互影响,“心”的概念亦不时地转化,逐渐形成中国佛教特有的心性论观点,其中禅宗即为一例。此时“心”的概念不再是“受”、“想”、“行”、“识”等的指涉,不重分析式的理解,而更强调直观、直觉的感通和体悟,所指涉的观念包含“自性”、“本性”、“佛性”、“般若”等。

尽管初期印度佛教和中国佛教“心”概念指涉不一,但却也可看到相通之处。如《阿含经》表示“心为法本”,因为心的趋使而有种种的活动及业的造作,若心念存善而为善行则得善报;反之则不然,将受诸苦报,因此要时常观照、思维内心,守护此“善本”。如此把佛教修行着眼于“心”的觉知和洞观,从“心”下手领略佛法旨趣,亦为禅门所传承并强调再三。本文即是以《六祖坛经》为例,以“心”概念为主,谈论其对《阿含经》的承传。

《六祖坛经》对《阿含经》“心”概念之承传

佛教的修行不离“戒定慧”三学为总纲,整个佛法解脱道的实现亦有赖于此,如阿含佛典即强调三学具足为比丘正行,必须在此精进用功,终至“不起诸漏,心善解脱”。 即佛教的解脱修行,以戒为定慧的基础,定为修学智慧的方便,以助于深观,最后以慧学达到烦恼漏尽之目标。或者说,整个阿含经教的教导,不离戒定慧三学的基本原理原则。

此外,现代诸多法师的开示,亦再三着眼于此,如印顺法师表示佛教的了生脱死法门即在此三无漏学,依此而修才是真正的修行。此外,圣严法师所提倡的“禅”,亦常紧扣着阿含经教所说的戒、定、慧三学来谈,他在《禅门修证指要》一书的“序言”中强调任何佛教的修行,包括禅门也是,都不应离戒定慧三学为基本。可知,佛教虽八万四千法门,但回归佛教根本道次第的修行、修证,都不能忘失戒定慧三学为根本原则。以下即以戒定慧三学谈论《六祖坛经》对《阿含经》“心”概念之承传。  

(一)心的守护──戒

“戒为无上菩提本”,佛法的修学首重在清净戒律的持守,而此关乎一个人的道德行为,消极的防非止恶,守好不杀、不偷、不淫、不妄和不酒之行为,积极的培养慈悲、无欲、诚实、明觉等美德。而这些戒律的道德规范为佛法所共通,从守护自己心念,以维系清净的修行生活,如《中阿含经》表示有二十一种污秽之心,包括邪见心、恶贪心、邪法心、恚心、睡眠心秽、疑惑心、悭心、嫉心、欺诳心、谀谄心、无惭心、无愧心、慢心、放逸心等,而一旦被这些心所污秽,则来生必至恶处或生地狱之中。因此,时时守护有漏之心,精进而不放逸,使“不随心自在,而心随多闻圣弟子”,成为《阿含经》常有的教导。

同样的,在《坛经》中亦表示要去除邪迷之心、诳妄之心、嫉妬之心、恶毒之心如是等不善之心,如此扫除痴迷妄想而为清明觉悟,才是“自性自度”。或者说,所谓的“自归依”,乃是要去除自性中不善心、嫉妬心、谄曲心、自大心、诳妄心、轻慢心、邪见心、贡高心等任何时刻的不善之行,能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而这也是自性通达无碍之显示。如此,从“心的守护”之强调,可知“心”概念中具有浓厚的道德意涵,成为《六祖坛经》和《阿含经》两经之所共通。

(二)心的纯净──定

《坛经》和《阿含经》重心的守护,而使“心”具有道德规范的意义,此外强调“心”的训练,以达专一纯净、成就禅定,亦为两经所共通。在《阿含经》即表示:“若善心得一者是谓定也”,认为在六根触对六尘时,不被外境所牵系,不令心生欲念爱想,相对的要常保正念正知,才能“正心解脱”。

同样的,《坛经》以“外禅内定”来解释禅定,即对外不被境界所淆惑,向内心思如如不动,在意念间自见本心(或自性)清净,以此修行即可成就佛道。包括《坛经》所重的“无念”,亦重于心的纯净无染,即因无染而本心清净,六根触对六尘不纷杂而所黏滞,使来去间皆可得自由自在。

(三)心的自在──慧

佛法的特色表现在智慧,智慧的表现形式在于内心对一切都不起执着,意即佛法指出一切行无常,一切皆不恒常而在变动之中,因此当观诸行无常,而生起厌离解脱之心。而且,也因为无常观,所以建立无我观,在无我观的知见下,破除自我的执着,而可趋向于涅盘。 

如此,以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到涅盘寂静──此“三法印”显示出佛法的根本要义,因此或称为“法本”。而之所以称作“法印”(dharma-mudrā)除标示佛法的标帜、特质外,并以此印定诸法是否为如实之佛法,以确立佛法的纯正与根基。而且,依此“三法印”终可达至解脱之实现,而与阿含佛典之空、无相、无所有(或说无住或无愿)之“三解脱门”相对应。而若依《大智度论》所言:“三法印即一实相印”,而且“三解脱门同缘实相”,仅是一个诸法实相三个不同进入门径而已。

相对于《阿含经》以空、无相、无愿为三解脱门,在《六祖坛经》中有无念、无相和无住之说,表示其法门乃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所谓“无念”是“见一切法心不染着”、“于诸境上心不染”以及“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而“无相”是“于相而离相”、“离一切相”,至于“无住”是“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

虽然《六祖坛经》所说的无念、无相和无住,未必即是《阿含经》之“三解脱门”──空、无相、无愿,但其中的核心精神确有神似之处,如两者皆强调放下、不起执着,令心对一切事物不因无明而有所贪求染爱。而此内涵可说是一切佛法所共通,佛教所说之无我、空的精神展现亦不外于此,并依此原则达于解脱境地。

事实上,众生在生死流转中不得自在,其要因在于“心”长期被贪、瞋、痴三毒所染污,因染污而起种种烦恼;相对的,一旦尽除三毒而使之清净,则可实现解脱。此万法由心之染净而生,《阿含经》以彩绘图画作喻,若善于调心、观心,则就如善于作画的画师,能依自己的心意,自在地借着色彩创作出种种的图画。而《阿含经》此“心生万法”之观念,在《坛经》中屡屡出现,认为“万法尽在自心”,而须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强调般若智慧的大小高低,乃因众生自心迷悟的不同,而且也因自心迷悟不同而有凡有圣,如《坛经》说:“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以及“即心即佛”等,这些不外是指出心若不执着、强住于法,法的真理即会通流无阻;相对的,“心若住法,名为自缚”。

总之,《六祖坛经》之智慧暨悟道的修行,取决于“心”的或染或净,有所染则烦恼执着,反之则自在解脱,而此可说是承继《阿含经》而来的。

结语

《阿含经》是印度佛教的根本经典,在佛法中具有根源性、基本性的重要地位;同样的,《六祖坛经》在中国佛教里扮演关键角色,其可说是中国佛教中最重要的一部典籍,中国佛教唯一称为“经”的中国祖师之论著,影响中国佛教暨禅宗发展最深远的一部书,佛教之中国化而在中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使得中国佛教之所以为中国的佛教,亦从此书可看出。然正因为重要,《六祖坛经》一直以来有着不同的诠解向度,然却很少探索其和初期佛教关联性,本文探究即是以《六祖坛经》和《阿含经》作探究,以补此不足。

不了解阿含,乃至般若、中观、唯识、如来藏等,不足以进一步认识《坛经》暨禅宗思想。其中《坛经》对佛教典籍继承的探究,大多集中在大乘佛典,如李中华谈论到《六祖坛经》对佛教内部各种思想的继承与整合时,所涉及的佛教典籍即列举了《涅盘经》、《维摩诘经》、《金刚经》、《楞伽经》、《法华经》、《梵网经》、《中论》等。姚卫群也仅探讨《六祖坛经》与印度大乘佛教的理论关联,而直接略过代表印度根本佛法的阿含佛典。然在现今重视原始佛教暨南传佛教,重视《阿含经》及巴利佛典的研究,诸多口号如“回归佛陀本怀”、“复归佛陀教导”亦不时耳闻,因此中国教的大乘典籍和《阿含经》教法有什么样的联系,亦值得注意。

[责任编辑:闫秀勇] 标签:六祖 惠能 1300 圆寂 论文 六祖坛经 阿含经 承传
打印转发

版权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010-62111406)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