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精彩实录:《中观见与道德经》


人参与 评论

《中观见与道德经》,是继《入中论未名疏》课程的进一步学习,希望借中观见以逐句诠释《道德经》的形式,在当今中国社会,借助佛教智慧,对复兴道、儒两家文化道统起到些许的作用,进而推动中观见在华夏传统文化土壤

中观以依缘起而不同于因明的论理

这里,我们先借历代大德的教诫,略明中观与因明的不同。

中观,是观察中道、论证中道的方法,是体悟中道实相必不可无的方法。虽然遇实法即破之,一再地破,似也终无建立,但并非如无知者所言“以其终极的破来作为究竟真理”,也并非断灭论。中观见的属性,应与因明略为比较,乃能明确。

在印度,早期的论理学派称为“正理”,梵语“尼夜耶”,此正理即谓真理。后来,就变成了用论究来考察真理的方法,在这里,以心印心是不够的,所悟真理要经得起论究与考察。此学派在印度成立于两千年前。以后的发展过程中,佛教也采用了它的方法,特别是唯识宗,用“正理学派”的方法,发展出了著名的“ 因明”。起先的方式是五分论法,后来世亲菩萨及其弟子陈那,将五分论法作了改善,成为三支论法。佛教为什么称之为“因明”? 由于佛教主要借用此方法来表明“ 自宗义”。三支论法可以有力地用因支(理由)来证明宗义,以其因支重要,故称“因明”。当然,由于中观本身不重视( 甚至不建立) 自宗义,所以很多时候,因明方法够不到中道的论理。因此,清辨论师采用因明的论证方法造《般若灯论》及《掌珍论》,被月称论师破为“未能确见中观深义所在”才使用因明方法。

中国古代的中观派是三论宗,古论师们教导学人,入门先必学“ 初章义”,即入门第一课,是破除人们常识中一个根本性而共同的错误论证法,即谓某一事理的存在,是有它的独立存在性( 不假外缘)。将这一点列为错误,原因是此说违反了“ 缘起法” 的常识,违反了缘起的相依相待而有的真理,而成为反缘起的实有了,是“实生实灭” 论,是不合佛法的倒见。因其反真理,所以不能成立。

三段论的方法,龙树菩萨是没有承认过的。本来,这是世间普通的思想方式,与西方三段论法的形式逻辑相同,如:

“生是生非灭,灭是灭非生。”

这近于形式逻辑的矛盾律。

“不许生而可灭,灭而即生。”

即是排中律。

这种含有根本错误的认识及方法论,西方的形式逻辑如此,印度的五

分论法及三支论法都如此,都不过是庸俗的浅见。①

古代的中观论师们,明显地划出以上两种认识的不同,因为基础认识不同,所以论理的方式与结论也不能相同。主张有自性的学人,再怎么谈因果、说缘起,而因他们不能如实明见缘起并依据缘起法则,故结果总不免于反缘起而流于断常之二边。因此要通达中道,对于反缘起与反中道的认识与论证方法,必须首先加以破斥。

因明等形式论理是不能用以论证中观深义的,不能用作为通达究极真理的工具。即使唯识家,也未尝不知“真如无同喻”;《楞伽》等经,都对五分论法有过批评。不过,虽然不能把握究极真理,而在相对的世俗真实上,依然能产生有限的作用。

其实,若有对于空性的论理法,不是依于缘起的,任随它是如何的完美,也是不能用以论究真理的。不能破邪显正,更不能指引人去正观实修。

离开了法性本空,便不可能正确理解“ 无性的缘起”,这是无可挑剔的论理与终极智慧。

其实,同一的认识和大致共同的方法,既不可能使我们产生非凡超越的智慧,反倒会使我们遭遇与外人同一的命运。

如:佛子用无常去破外道之常,外道也可以常来破你的无常;你若以理由来成立无常,外道也可以理由来成立他的常。因明中的“ 相违决定”、康德的二律背反,完全暴露了这一论理的缺点。

看来,唯有能了达诸法是即空的缘起,本着诸法本性空寂的见地,展开缘起的论法,这才能彻底去答复别人,才能真正破除他人的错误,真正地显示真理,使人证悟真理。所以《中观论颂》云:“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

如果在方法论的立场,不作一般的戏论,通达中道的实相,非依于即空的缘起法不可。

要了解中观见,必须依于缘起,才不致误入歧途。

龙树菩萨在《中观论颂》中认为:假如我们对于世界的了解,是依赖记忆和期待来构建起来的话,那么实相就不会是由独立、自性存在的实体所组成,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行为和功能概念,便不会是前后有序的关联,因而无法带来我们所理想的收获。

总而言之,唯有看见空性的真正意义就是缘起的人,才会了解痛苦的真正本质,才能真正有序地使用解脱道的教诲而最终受用于解脱道。

中观见的特殊意义是,“它就是缘起!”

中观见不是断灭论

什么是佛教的中观见呢?

发生在印度的一则公案,是这个问题最好的回答。那是龙树菩萨在那烂陀寺弘法期间,为了驳斥各类外道及佛门不够成熟的观念,已经写完了《中观论颂》前二十三品。但这时,他遇到了另外的问题。

根据历代大德的释论书,我们知道,前二十三品中,他提出了一系列相关论证,用以驳斥“ 自性( 自体) 存在” 的任何形式的执著。因为他知道,日常生活的认知层次,现象虽然是多元的,但在究竟( 胜义谛) 层次,所有现象都缺乏存在的自性(自性空)。其实,这相当于论证修行成果没有“现象范畴内任何形式的成果”可得。这是修行人最关注的敏感话题,因为关于一切现象的自性存在是空性的论证,会引发心中的各种疑惑。

一位修行人来到龙树菩萨面前,向他表达了心中的怀疑。他担心以上的“自性空”,会等同于断灭论,而使得即使是佛教的修行者修四圣谛法也会一无所获。他说:“ 如果按你的说法,人生没有真正的目标,一切都是空的,以这样的方式去解读现象人事,岂不是直接诋毁了世俗的有效性吗? 也有直接否定因果法则的风险。如此一来,所修的道也没有任何结果。所以,你的空性教法,恐怕只是断灭论或豁达空而已吧!”

修行人的提醒是有意义的。大约公元4 世纪,大乘论师无著也批评了如上思想为“虚无论者”,在《摄大乘论》中,他批评那些宣称自己是大乘行者的人并不了解般若类经典,只是透过主张一切现象均缺乏自性存在而诋毁实相,实为断灭论者(庄子的思想如果放到这里,恐亦要受到点评)。

龙树菩萨重视了修行人的问题,为了处理以上疑惑,他著作了《中观论颂》第二十四品“ 观四谛品”,大体意图是处理以上疑惑,并依空性见,建立世俗谛。可以说,《中论·二十四品》,几乎是全论最为重要的一品。

这一品开篇的几首偈颂,就是反驳空性教法的劈头盖脸的连串提问:

若一切皆空,无生亦无灭;

如是则无有,四圣谛之法。

意为:假如这一切都是空的,既没有产生,也没有坏灭,那么对于你而言,四圣谛理应不存在。

以无四谛故,见苦与断集;

证灭及修道,如是事皆无。

意为:假如四圣谛不存在,那么,知苦、断集、证灭与修道,都将站不住脚。

以是事无故,则无有四果;

无有四果故,得向者亦无。

意为:假如这些事物不存在,那么,四种结果也不会存在。没有这些结果,便没有证得这些结果的人,也没有进入(这些道)的人。

若无八圣贤,则无有僧宝;

以无四谛故,亦无有法宝。

意为:假如四果八地的人都不存在,僧宝将不会存在;而因为四圣谛不存在,因此,法宝也将不存在。

以无法僧宝,亦无有佛宝;

如是说空者,是则破三宝。

意为:假如佛法和僧伽不存在,怎么会有佛宝呢? 因此,假如你谈论空性,这就是在损毁三宝。

空法坏因果,亦坏于罪福;

亦复恶毁坏,一切世俗法。

意为:这也是在损毁一切事物,也即(损毁善行与恶行) 果报的存在,毁损善(法)和恶(法)之间的区别,( 一言以蔽之,就是在损毁) 世间所有的约定(没有任何一件事物能站得住脚。)

以上偈颂,包括了无四谛境难、无四谛智难、无四果难、无四向难、无三宝难、无因果罪福难。断灭见惹了这么多麻烦。这是一大堆重要的疑问,关系到“一大堆高帽子”。龙树菩萨说断灭见不是空性。他的回答很简单:“汝今实不能,知空空因缘;及知于空义,是故自生恼”,当你不能充分理解空性,并去了解它的目的、性质和意义时,便自会产生以上你对空性的这些疑议。二十四品往下,对这些疑议作了大量分析与批评,同时也借这种分析,阐明了中观见的目的、性质、意义及合理性。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马本州]

标签:《中观见与道德经》 佛教 明贤法师

人参与 评论
中观见与道德经 01 上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4/07/24/95df15fb-d278-4920-9b6c-832d100860b9.jpg

凤凰佛教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