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精彩实录:《中观见与道德经》


人参与 评论

《中观见与道德经》,是继《入中论未名疏》课程的进一步学习,希望借中观见以逐句诠释《道德经》的形式,在当今中国社会,借助佛教智慧,对复兴道、儒两家文化道统起到些许的作用,进而推动中观见在华夏传统文化土壤

第四、正确的学习态度

学习一则现代公案:

在东南亚,有一种捉猴子的陷阱。

人们将椰子挖空,再用绳子绑起来接到树上或固定在地上。椰子上留着一个小洞,洞里放了一些食物,洞口的大小,恰好只能让猴子的手空手伸进去,而无法握着拳抽出来。于是猴子闻香而来,将它的手伸进去抓紧食物,理所当然的,手便抽不出来了。

握紧食物的拳头是抽不出洞口的。

当猎人赶来时,猴子惊慌失控,但就是逃不掉,并没有任何人捉住猴子不放,相反,它完全是被“自己的执著” 所俘虏。

其实,它只需将手放开就能抽身逃离,但是,就因内心的贪的欲念所致,极少有猴子能逃脱。猴子的贪欲和执著被利用了。

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聪明的猴子,通常只是很低级的智慧,就足以束缚我们了。而且,因为内心的欲望和执著,我们一直在遭受束缚。

我们唯一要做的,只是将我们的双手张开,放下自我与执著,就能自在了。

先前,我们学过中观见的课程,有的小同学反映,当时觉得很好,可不久,便又回到烦恼里去了。而且在生起执著的时候,多了一种执著的资本———空性,用空性发展执著,就像用阿毗达摩搞迷信,浪费得可惜。

佛陀与圣者金口亲宣的法没有不妙的,其关要乃在找准执著这个目标学以致用。否则,再好的佛法,再好的世间法,到自家手里,也难起妙用。憨山大师云:

余幼师孔不知孔,师老不知老。既壮,师佛不知佛。退而入深山大泽,习静以观心焉。由是知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既唯心识观,则一切形,心之影也;一切声,心之响也。是则一切圣人,乃影之端者;一切言教,乃响之顺者。由万法唯心所现,故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以心外无法,故法法皆真,迷者执之而不妙,若悟自心,则法无不妙!

由憨山大师开宗明义的所示,我们知道了正确学习中观见与《道德经》的态度,即沿着祖师大德教诲,以了悟自心为目标,以谦虚重道的殷诚之心,放舍执著,观照当下,克勤克精,以悟为期,这是我们共同应有的学习态度。

各位亲自验证了中观正见,一切生命疑团才会真相大白。邓殿臣先生由巴利文圣典还译了一位长老尼的故事,最能感人肺腑、净人心灵。

这是苏帕长老尼的故事。她出生在王舍城一个婆罗门家庭,佛陀到王舍城游化时,她随佛陀出家,不久证得阿那含果。一天,她到偏远的芒果林修禅,途中有位贪色的恶少挡住去路。恶少极力挑逗,百般纠缠,苏帕与之唇枪舌剑地论战。

恶少言:

“原野香风吹,众树花开满;初春好时光,花林可交欢。你似塘中莲,生于魔鬼间,梵行不享用,美器空凋残。”

苏帕言:

“此身本易碎,走向坟墓间,身中尽污垢,何处使你恋?”

恶少言:

“你身似金像,眼似莲花瓣,看到你两眼,情欲倍增添。”

苏帕言:

“玩偶和木偶,我曾亲眼见,似美能起舞,全凭一线牵。一旦线解除,身首全散乱。吾身亦如是,‘四大’为零件。地、水和火、风,有何可爱恋?”

好个苏帕长老尼,对自己的眼睛毫无恋著,抠出一只眼珠递给恶少。恶少一见,大惊失色,急忙施礼赔罪,落荒而逃。

任随何等尴尬的世间或出世间悬难,对于掌握证悟智慧的圣者来说,都只是如同游戏,自有无穷无尽的方式方法,解决任何困难。各位努力吧!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马本州]

标签:《中观见与道德经》 佛教 明贤法师

人参与 评论
中观见与道德经 01 上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4/07/24/95df15fb-d278-4920-9b6c-832d100860b9.jpg

凤凰佛教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