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精彩实录:《中观见与道德经》


人参与 评论

《中观见与道德经》,是继《入中论未名疏》课程的进一步学习,希望借中观见以逐句诠释《道德经》的形式,在当今中国社会,借助佛教智慧,对复兴道、儒两家文化道统起到些许的作用,进而推动中观见在华夏传统文化土壤

中心价值与方法是否与佛相同?

纵观《道德》全经,“识精元明” 的虚无妙道的能受用者,一个人处在什么状态才能全然实现“ 虚无元明” 的受用? 以什么方法才能进入这个状态? 这个状态与佛教中观见有何异同?

结论是,能受用者需处在“自然”的状态才能完全实现“虚无元明”的受用,能否达到“自然”乃是关键。老子的哲学体系是以“自然”为中心价值的,实现“自然”,需要以“无为” 为原则性的修养方法,以辩证和道,分别为“自然”和“无为”提供经验性和超越性的论证。从这个角度看去,除中心价值与佛门中观见不同以外,以辩证法和道,分别为自然和无为提供经验性和超越性的论证方面,与月称论师在《入中论》里所表达的方法论,十分近似。

相似的方法

“无实体而有作用”、“ 如幻的因果联络关系”、“ 随许世俗”,与老子“自然”之道中的“万物作而弗始”、“天地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和光同尘”,几乎是一对一的相互诠释关系。

以上第一句,“无实体而有作用”与“万物作而弗始”都否定了凡夫思维习惯中,遇事先求“ 第一因” 的做法,第一因实际上代表了“ 因实有”、“因果实有”的实体存在论,无论梵汉,载道之文皆批评之。

第二句,“如幻的因果联络关系”与“天地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否定了凡夫思维习惯中的既实有又有因果关系的执著,提出了“ 实有则无因果、有因果则因果自体各自不实有”的辩证法关系。

第三句,“随许世俗”,乃是人类生存信心的保证,是正道阶梯全然依赖的坚实地基,其深层内涵,乃要求人人放下,接纳当下的一切,深度认同世间的不圆满性,放弃看不惯、气不愤的逆境执著。这些,以后展开再论。

从“方法论”上看,老子《道德经》中所使用的辩证与一般性价值观的抉择方式,近似处众多,几乎可以相互解释。

问题的关键,是对于“虚无自然” 的“道体” 角度上的判断,其认识的到不到位,关系到在佛教核心正见的立场上,老子是不是一位“达道者”。如果达道了,即使其人原不在三宝数内,如同荣格通过心理学方法,通达部分坛城与法身智慧一样,当然是要作相应承认的。如果尚未达道,三宝数内外的限制条件,将会条条都实用。对于在“方法论” 范畴内的辩证道理,将不能作为中观“方法论”的替代性方法,最多只能作为补充或借用,不能直接替补相互解释。

关系到是否涅槃的“各有所还”

拘舍离等昧为冥谛的“识精元明”,是佛陀在《楞严经》第二卷中谈到的:

斯则岂惟声分别心、分别我容、离诸色相无分别性,如是乃至分别都无非色非空,拘舍离等昧为冥谛,离诸法缘无分别性,则汝心性各有所还,云何为主?

明蕅益智旭大师于《楞严经文句》一书中,对此冥谛执著的关注程度,与憨山大师相当,他极其重视“各有所还” 四字,认为这是“广历诸法分别以示可还”。“还” 是进展、深入、趋证、回向的意思。说:分别声音,还之于声,分别色者,还之于色,乃至分别冥谛者,还之于冥谛,汝若欲以此分别以为心性,则汝心性各有所还,云何为主耶?!

很明显,他认为这不是涅槃,绝非终极所在,路上境界不是家乡。他说:

此文必须如此消释,方有着落。旧解误以“分别都无” 四字为都无分别,谬云:“既破分别、兼破无分别。”

不知无分别有何过咎而忽破之,且冥谛正属分别见惑所摄,何尝是无分别耶? 文理不通,可叹可恨! ……此非色非空,实是自心现量境界,由彼外道邪见分别,不达惟心( 只是忘世,并非离世),所以昧为冥谛耳!

纵观《楞严经文句》全书,蕅益大师文字感情色彩最重的,就是此处了。究其原因,此乃直接关系道文化所系的“ 最高境界”,可否被承认为佛教涅槃的问题。

在此点上,蕅益大师认为应当继续深入、辩证地进一步分破,不可停留在此一境界上,这一冥谛分别境界是“可还” 的。憨山大师与蕅益大师认识相同,他也不以此为终极境,谓之为最极幽深的八识空昧之体,转此则为大圆镜智,菩萨以止观分破则可有分证。声闻不知,取为涅槃( 便成为《楞严经·五十种阴魔章》中所列“ 识阴区宇最后两种定性声闻”了)。

南怀瑾先生在《楞严大义今释》一书的《第二章·宇宙心物认识论·自性和物理现象界的八种分析》,在分述拘舍离观点时,用现代白话译述“如是乃至分别都无,非色非空”一句时,恐怕犯下了一个错误。他说:

说它是绝对的空,可是绝对的空,根本就是没有,但是事实上又确实能发生作用……

拘舍离原文中,只是认为冥谛状态为终极境,并未延伸至“ 无实体而有作用”的“涅槃特性”,此种附会乃为附会者自加的诠释,与拘舍离尚无关系,何况涅槃? 盲目以涅槃境来比附拘舍离的“不还论(终极境无可延伸)”,有似憨山大师所言“口义附墨,或一言有当,且曰佛一大藏尽出于此……”的“望洋”状态。

一个忘世的人

世道说尽,还是人间!

没有“离世”,老子先生“只是一个忘世”的人。他不是现量证悟涅槃的达道者。那么,三宝数内外的限制条件,具备定性声闻的冥谛现证但是否合乎“定性声闻”的身份条件,由皈依戒决定的内外道界限等条件条条都需要用起来,以作为我们站在中观见立场上解读老子的必要工具。

那么,佛教如何定位这位执取冥谛的隐逸高人呢?

生于无佛之世,亦发出离心出尘俗,未闻佛法未值佛,山林树下静观水流花谢,不从佛陀言教,寒来暑往自悟现象界中因缘替变之理……虽然未悟佛之知见,但亦自立为一种道。很显然,这是佛教所定义的“ 独觉修行者”。《法华经》谓之:

乐独善寂,求自然慧!

以水流花谢自然之智,穷推物理,无师自悟,得自然慧! 《法华》为鸠摩罗什大师所译,“乐独善寂,求自然慧”恐亦系属僧肇大师的语言建树,与老子《道德经》中的境界如出一辙!

《佛光大辞典·独觉舍悲章》条云:

徒能自度,难以生起大悲心,无法臻于佛果,故谓之舍悲障!

《俱舍论》云:

谓现身中,离禀至教,唯自悟道,以能自调不调他故!

从主体上,老子的证悟,相似于“独觉”。但是,传统僧团将以上难生大悲心、出于无佛之时、都不说法、唯以自悟、离禀至教者,悉列于僧数以外。

人天乘精修梵行而入空定者

辟支佛与独觉的不同,乃在其出生于有佛之时,并依佛教诫而证悟,独觉观外缘而辟支佛乃观内缘而证悟,根性比独觉暗钝。这些根据,证明“孔老是辟支佛”的说法,实为权说。也即是说,老子其人,本迹可能是辟支佛,而现为外道身。如传云:经载佛于转法轮时,说五戒十善道法,时会中有光洞童子出,禀白佛言:五浊众生顽固难调,震旦国土有法因缘,以是因缘,自愿前往,以文化世,为佛法先导因缘。如是众多,恐皆为权说。

如憨山大师云:

由是观之,老氏之学,若谓大患莫若于有身,故灭身以归无。劳形莫先于有智,故释智以沦虚。此则有似二乘;

且出无佛世,观化之无,有似独觉;

原其所宗,虚无自然,即属外道……

盖以权论,正所谓现婆罗门身而说法者;

据实判之,乃人天乘精修梵行而入空定者是也!

这是憨山大师的判摄。因为老子生于无佛世,无缘于佛陀及教法,没受过皈依不是佛教弟子。因此,他只有通过独立修证豁破识阴二种定性境界,方能证获无漏戒法( 佛教有自誓授戒、亲证无漏戒体、不由闻思自证悟等修证方便),入三宝数。而他尚未能凭借止观力量豁破识阴二种定性境界,故而只能位列二乘圣人以外的修道者行列。他精修梵行进入了空定,但仍属人天乘的修行者。他是法宝所系的文化基础之执掌者,顺应他的思想,是可以冥合道妙的(冥合于哪一种道,则需到下一节讨论),所以,我们应以憨山大师的真实语作为本次考察的总结:据实判之,老子,乃人天乘精修梵行而入空定者。

各类疑问已明,老子其人,不能确定佛教教内证悟的圣贤身份,他虽未能亲证涅槃,然其所指示的道德修养方法,是否可以令人直悟心源而与佛理异路归元,共合于妙道? 也即是说,老子的“道” 的路线,在中观见语境下,如何判摄? 与中观见摄持之下的佛教戒定慧之道,有没有“ 菩提道”方面的共同属性或共性?

这需要更进一步去看老子其人的思想,是否与佛教的“正见标准(三法印)”主旨相冥合? 要看其思想方法是否具备间接导入佛智的价值?在这方面,必需深入分析《道德经》的思想,我们进入下一主题“《道德经》思想的佛教定位”的研究吧!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马本州]

标签:《中观见与道德经》 佛教 明贤法师

人参与 评论
中观见与道德经 01 上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4/07/24/95df15fb-d278-4920-9b6c-832d100860b9.jpg

凤凰佛教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