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济华:弘一大师诗词曲歌联的情怀与艺术
编者按:2012年6月17日至20日,“第四届海峡论坛•闽台佛教文化交流周”在福建泉州举行。文化交流周上将举行弘一法师纪念馆新馆剪彩仪式,《南山五部》善本再造新闻发布会等一系列活动。通过佛教增强两岸间的文化交流,促进彼此互信互动、互助互融的发展与共荣。期间还专门举办了以“亭亭菊一枝,高标矗劲节----弘一法师•佛教精神•中华文化”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研讨会上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黄济华发表了题为《弘一大师诗词曲歌联的情怀与艺术》的论文,阐述了弘一大师的诗词曲、歌词和对联所抒写的丰富情怀,生动地表现了弘一大师感恩与惜阴情怀、爱国爱教志士与壮士情怀。论文节选内容如下:
我对弘一大师的认识与了解,是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阅读夏丏尊和丰子恺二位先生的作品开始的。
夏丏尊先生称赞弘一大师“才华盖代,文学演剧音乐书画靡不精。”(《李息翁临古书法》跋)“综师一生,为翩翩之佳公子,为激昂之志士,为多才之艺人,为严肃之教育者,为戒律精严之头陀,而卒以倾心西极,吉祥善逝。”还说《弘一大师永怀录》的“作者不尽为佛徒,其所仰慕者,或为师之气宇,或为师之才艺,或为师之德行。”(《弘一大师永怀录》序)
丰子恺先生说:“弘一法师是我的老师,而且是我生平最崇拜的人。”他认为弘一法师“人格上的第一特点”是“认真”,“第二特点是‘多才多艺’”,“不但能作曲,能作歌,又能作画,作文,吟诗,填词,写字,治金石,演剧。他对于艺术,差不多全般皆能,而且每种都很出色。”(《为青年说弘一法师》)他极为推崇弘一大师“崇高伟大的人格”,称赞“像弘一法师那样十分像‘人’的人,古往今来,实在少有。”(《<弘一大师全集>序》)
高山仰止。读着夏、丰二位先生有关弘一大师的文章,我对弘一大师的崇敬仰慕之情油然而生。从此开始注意阅读有关弘一大师的资料与信息,逐渐增多了一些知识。这才知道,我1940年代读小学时唱过至今仍记得的“茅屋三椽,老梅一树,树底迷藏捉”(《忆儿时》),中年以后长期萦绕于耳边和心间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送别》),都是弘一大师的杰作。啊,原来我早就有缘接近弘一大师,只是当时不自知。不过,直接阅读弘一大师的著作,是直到进入新世纪以后才开始的,这些年新出版的弘一大师的著作逐渐多了一些。
因为文学专业的关系,我更注意阅读弘一大师的诗词曲、歌词和对联等作品。弘一大师有着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修养和不凡的文学创作才情,在诗词曲歌联等方面的创作成就也十分杰出。
诗词曲、歌词或者说诗歌,都属文学创作,这是没有问题的。而在歌词方面,还应包括大师后期为《护生画集》《续护生画集》创作的几十首“护生诗歌”。同时,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民族、民俗文学样式。弘一大师创作的许多对联(楹联)也在我的文学关注的范围之内。
本文就想着重探讨一下弘一大师诗词曲歌联的情怀与艺术。
感恩与惜阴情怀
感天地神之恩,感父母师友之恩,叹韶华易逝,光阴宝贵,在弘一大师的诗歌里常有流露。
在《朝阳》里,大师高声唱道:
唯神,唯神,创造世界,创造万物,赐予光明,赐予幸福无疆。观朝阳耀灵东方兮,感神恩之久长!
在《梦》里,他“哀游子茕茕其无依兮,在天之涯”,因而梦见父母抚育爱护的情景:
“梦偃卧摇篮以啼笑兮,似婴儿时。母食我甘饹与粉饵兮,父衣我以彩衣。”
“梦挥泪出门辞父母兮,叹生离别。父语我眠食宜珍重兮,母语我以早归。”
父爱母爱,恩大如山。游子思亲,回忆儿时受父母哺育抚爱,成年出门辞别时,父母叮咛眠食珍重,嘱咐早归。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此情此景,历历如新。诗人最后以“感亲之恩其永垂”作结,分外感人。
“感神恩之久长”,“感亲之恩其永垂”!这就是弘一大师的高尚情怀,也是他昭示给我们的人间至理。感恩是人们应有的基本品质,但并非人人所具,而不知感恩者则枉为人。我们应当永远记住大师感恩诗之警句。
深怀感恩之情,一定会惜阴。因为只有惜阴,才会抓紧时间,好好读书学习,好好做人,好好做事。只有如此,才对得起父母师长,对得起天地,对得起众生,才能更好地感恩。惜阴的人一定有志而勤奋,只有有志而勤奋的人才更惜阴。
士子与君子情怀
弘一大师出身于富裕而具传统礼教之家庭,自幼就深受诗书熏陶,成为富有传统文化与道德教养的读书人,具有士子与君子情怀的“佳公子”。
文如其人,诗亦如其人。“二十文章惊海内”,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弘一大师最早的一首七律《咏山茶花》(写于“己亥岁暮之月”,即1899年岁暮,诗人时年二十岁),恰好是诗人自己士子与君子品格、情怀的真实写照。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自古以来,我国士子与君子都富有山水情怀,爱自然、爱山水,爱树木花草虫鱼。弘一大师热爱山水,乐山乐水,感叹“浊世谁知山水乐”(《题<罗阳选胜录>》)。他的山水诗歌,从另一方面展现了他的士子与君子
弘一大师在青年时代也有过儿女情,饰演过《茶花女》和《黑奴呼天录》的女主角,曾与许多文人学士、仕女有交往,也接触过一些歌郎、名妓,并有诗题赠或追忆。这些诗歌,也多方面表现了诗人的士子与君子情怀,而绝无轻薄之作。
我们看到的诗人二十岁所作《戏赠蔡小香四绝》,着重写的是蔡小香的愁和病,充满了怜惜与同情:
“眉间愁语烛边情,素手掺掺一握盈。”
“自从一病恹恹后,瘦了春山几道眉。”
“愿将天上长生药,医尽人间短命花。”
几年后写的《为老妓高翠娥作》,也对这位老妓的处境充满了同情:
残山剩水可怜宵,慢把琴樽慰寂寥。
这位曾经风光一时的老妓,如今红颜已老,唯馀剩水残山,只好借抚琴饮酒,自慰寂寥,实在可怜。
另一首《菩萨蛮•忆杨翠喜》,既写了杨翠喜的美貌:“额发翠云铺,眉弯淡欲无”。又写了杨翠喜的愁苦:“生小怕言愁,言愁不耐羞。”“酒醒月痕低,江南杜宇啼。”
有愁而怕言愁,更表现了杨翠喜愁更愁,愁更苦,只好借酒浇愁苦;待到酒醒闻杜宇,更那堪一声声“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诗人的爱怜与同情,尽在言外。
还有《高阳台•忆金娃娃》也是此种情调:“而今未改双眉妩,只江南春老,谢了樱桃。”叹“忒煞迷离,匆匆已过花期” 。
写风月中人,容易流于轻薄,没有高洁的士子与君子情怀,是不可能写出如此佳作的。
爱国爱教志士与壮士情怀
弘一大师在《<二十自述诗>序》里说,他那时“欣戚无端,抑郁谁语?”“言为心声,乃多哀怨”。他早年确实写过一些伤感哀怨或缠绵悱恻之作,如《二月望日歌筵赋此叠韵》、《醉花阴•闺怨》等。虽然如此,但在他的的全部诗词曲歌联中,抒写爱国爱教志士壮志豪情的作品还是更多、更突出。如《感时》、《金缕曲•留别祖国并呈同学诸子》、《喝火令•哀国民之心死》、《满江红•民国肇造志感》、《哀祖国》、《爱》、《祖国歌》、《我的国.》、《东京十大名士追荐会即席赋诗》、《隋堤柳》、《大中华》,以及抗日战争时期的《厦门市第一届运动会会歌.》、《题承天寺联》和《红菊花诗偈》等。
弘一大师晚年,正是民族抗日战争时期,他为厦门运动会作会歌时,也大力号召“大家图自强,你看外敌多么狓猖”!请大家“把国事担当”,“为民族争光”。他还为泉州承天寺题联,强调“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
读着这些诗词歌联,弘一大师的爱国志士与壮士情怀感人至深,弘一大师的爱国志士与壮士的高大形象,矗立在我们面前,更矗立在我们心中!
仁爱与慈悲情怀
弘一大师是从儒家入佛门的。儒家提倡“仁者爱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佛家提倡“慈悲为怀”“大慈大悲”“爱一切众生”。二者是相通的,而佛家的慈悲之心比儒家的仁爱之心更广大。
弘一大师为《护生画集》和《续护生画集》所写的三十馀首“护生诗”,突出地表现了他的仁爱与慈悲情怀。在这些诗中,大师总是将仁爱和慈悲连在一起的。如“愿发仁慈,常起悲心”(《诱杀》),“普劝诸仁者,同发慈悲意”,“应知恻隐心,是谓仁之端”(《沉溺》)。大师就是用这些诗歌宣扬大仁大爱、大慈大悲的。
或许有人不把这些诗归入大师的诗歌作品之内,但弘一大师自己是称其为诗的,主旨是宣扬仁善与慈悲。他在1929年出版的《护生画集》跋语中说,“《护生画集》盖以艺术作方便,人道主义为宗趣。
所以,护生诗歌是弘一大师诗歌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些“意在导俗,不尚文辞”的白话诗,又决不是人们常见那种不讲句式和平仄押韵等诗歌形式规范的白话诗,而是采用传统四言、五言诗的形式和通俗的文辞,以便大众易于接受。
那么,这些诗歌是如何表现仁善与慈悲的共同主题的呢?
其主要特点就是依画作诗,诗画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而诗又有语言艺术的独特表现力。如《今朝与明朝》,画面下方是双鸭与群鱼戏水,上方则是市场被吊在横杆上出售的双鸭、双鱼。生死对照,极为鲜明。
神幻与豪放情怀
在阅读弘一大师的诗词曲和歌词时,我感到,大师往往充满豪迈气概,又富于神幻豪放情怀。如歌词《祖国歌》、《大中华》所抒写的:“我将骑狮越昆仑,驾鹤飞越太平洋。”“振衣昆仑之巅,濯足扶桑之漪。”这是何等神奇的想象,何等高大的巨人形象!没有神幻与豪放情怀,是断然写不出这样豪迈的诗句的。
从以上论述中,已经可以看出,弘一大师的诗词曲歌联在艺术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超凡的艺术表现力。同时,在诗歌艺术形式上也有可贵的探索与创造。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010-62111406)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48小时点击排行
-
108497
1踏雪游少林 感受独特韵味 -
79486
2安徽黄山雪后惊现美丽“佛光” 令人叹 -
78537
3习近平会见星云大师:大师送我的书 我 -
77552
4雪中探访千年古刹南京栖霞寺 银装素裹 -
59620
5沈阳一商场惊现“风衣弥勒佛” 前卫造 -
48772
6素食健康:震惊 肉食背后的25个真相 -
47722
7合肥一楼盘开业请法师祈福 公司领导现 -
36646
8西藏“90后”活佛:用新潮科技概念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