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冯巧英:法显西行是中国佛教义理形成的关键一环

2012年09月10日 15:01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作者:冯巧英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冯巧英(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印媛)

编者按:公元399年,一位花甲老者,从西安出发,穿越渤海,一路西行,去寻求佛陀正法。公元412年,这位耄耋老者,渡海归来。一个伟大的文化交流从此拉开序幕,两种文化在此交融。2012年9月8日,纪念法显西行取经海归16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东青岛隆重开幕,海内外300名高僧大德学者专家,齐聚法显大师登陆地青岛,共同探讨法显精神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与贡献。太原大学教授冯巧英发表了题为《法显西行是中国佛教义理形成的关键一环》的论文,主要阐述了法显大师之行是佛教传入由“送进来”向“拿进来”转变的“转折点”,是中国佛教义理形成的关键一环,摘要如下。

法显大师,万里投荒,荜路蓝缕。“海陆并遵,广游西土,留学天竺,携经而反者,恐以法显为第一人。”(汤用彤语)季羡林先生认为,法显大师之行是佛教传入由“送进来”向“拿进来”转变的“转折点”,是中国佛教义理形成的关键一环。

近代以来,前贤和今人对法显大师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和在世界上的影响进行了日见深入的探讨与研究。数年前我曾撰写《赍归<泥洹>“佛性”始弘》一文,探讨法显大师所译六卷本《大般泥洹经》“泥洹不灭,佛有真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中所涵含“阐提成佛”的内容。《经》中佛用种种示现说明“为度人故”要“随顺世间”。《经》译出的“世间”,即:时间,是佛灭度后已900余年;地点,是华夏汉地,与印度人种大不相同; 事实是,既有汉地众人(包括学问僧)对般若空法迷惘,又有《大般泥洹经》亟待“弘通”的需要,因此道生才“剖析经理,洞入幽微”提出“一阐提人皆得成佛”的论断,将“佛性”说推向极致。《大般泥洹经》译出时,正是许多有关佛性说的经文先后译出之时,如鸠摩罗什在姚秦弘始八年(约392)译出《妙法莲花经》传达了十界成佛的思想。昙无谶在北凉玄始三年(约400年左右)译出《大般涅槃经》弘扬佛性常住之理,后来才传到南方。佛驮跋陀罗在东晋义熙十四年(418)译出《华严经》,宣示法身常住观念。稍后的求那跋陀罗在宋元嘉二十年(443)译出《楞伽经》,更称佛宣说一切众生烦恼身中,都隐藏有本来清净的如来法身,一切万有皆由心造的道理。这一切形成一种思潮,可视为大乘禅修的理论基础。

史传载:“时人以(道)生推阐提得佛,此语有据。顿悟不受报等,时亦为宪章。”就是说当时人因为竺道生由《大般泥洹经》推断而提出“一阐提皆得成佛”说,被随后昙无谶译出的《大般涅槃经》证明是正确的,所以当时众人对他提出的“顿悟成佛”、“善不受报”也奉为准则来信从。“顿悟成佛”是禅学史上的一大命题,这时的“顿悟成佛”说与后来禅宗的“顿悟”虽有不同,但这一思想在当时也还是大大超前的。悟是佛教修行的目的。无论大小乘要转迷开悟,必得依三学——大乘扩为六度——为实践纲领,其中定学——禅波罗蜜是发慧、开悟的关键途径。佛教传入的同时,禅法也自然同时得以传播。

“禅”无论译作“禅那”(音译)、“思维绪修”(鸠摩罗什)还是“静虑”(玄奘)都是指一种修行方法,与佛教三学“戒、定、慧”中的“定”常联称并用。禅定是佛教修行的主要方法亦内容,无论小乘、大乘、及随着各种经典传入、翻译、解释而形成的各种学派,都有自己的修禅方法即称禅法。由对经典理解的差异造成禅法的多样性,并各有规范和操作方法。晋宋之交时,也即法显大师西土归来,回到建康时期,当时主要有两大禅法盛行于时,一是禅数学,大体属于小乘,将禅定实践和研习教理结合在一起修学。修禅数的僧人许多是“独处山谷,安禅于石室,或诵经,或念佛”追求一种“现观”。这时禅法的思想基础是悲观厌生、禁欲遁世,修行重在亲证体验,有的走向了追求神通,显示神异功能。当时另一类是有般若学色彩的禅法,著名的有“般舟三昧”(由《般舟三昧经》而来)和“首楞严三昧”(与《首楞严三昧经》有关),修这种禅法是要专心念佛“独一自止……一心念之,一日一夜,若七日七夜。过七日已后见之。”称“佛现前定”。这一类中著名的就是庐山慧远的“念佛禅”了,念佛禅特别要求专念阿弥陀佛,便是后来的净土宗的滥觞。但这一时期般若空观占主流,因而对佛现前定也常有“一切诸法,皆空如幻,从和合有,无有作者:皆从忆想分别而起。无有主故,随意而出”的补充说明。总之,这一时期的禅法也罢、禅学也罢还只不过是修行的手段,慧学的附庸,无论哪种禅法也是要旷日持久,顺序修习,而渐入彻悟境地的。

可见,法显大师归国前后,佛性说思潮方兴未艾;禅学经卷频频译出。依佛性说,一阐提人皆有佛性,其余人只需精进修持,成佛自不待言。而成佛之路,禅定是方法,慧悟是目的,悟的标准就是解脱生死、达到涅槃。达到这一终极目标,有多种多样禅法。又是竺道生,提出“顿悟成佛”说,震聋发聩,成为禅学义理长期争论的话题。

《高僧传•竺道生传》和《祐录》都没有说竺道生提出“顿悟成佛”说的具体时间,本传中说他:“潜思日久,彻悟言外……校阅真俗,研思因果”,才提出此说。我们已知《大般泥洹经》是中土佛性说的权舆,那末《经》对“顿悟成佛”说有什么启示呢?

《大般泥洹经•四法品》:佛先对迦叶讲说菩萨成就四法:能自专正、能正他人、能随问答、善解因缘,便“能为人说大般泥洹经”,能说四法则知菩萨具有了“微妙利智”,而“如来说法亦复如是”,可知这便是如来了。并用“铁丸投水,火势虽灭,铁性犹存”喻,说烦恼盛火消灭,而金刚其性常在。说明“如来长存为决定说”“非变易法,非磨灭法”。接着经中又用大量故事、譬喻讲说“诸佛世尊舍阎浮提亦现无常”。表达出“为度人故”诸佛世尊可以随顺世间作种种示现,有时甚至“现为一阐提行或现破僧”,其实“众人悉见作无间业,其实无有坏僧之心,亦无有僧而可坏者”。如此种种都是为了“方便诱进使入正法,不习彼业”。既然知晓世间种种光怪陆离,常是佛为教化的示现,都是为“现入诸趣及入解脱”,则解脱便是最终目的。

经文接下来迦叶请问:“解脱者,为何等类?”佛告:“此事……是佛境非诸声闻缘觉所知”。明确宣示解脱就是佛的境界,已不是二乘了。这显然是大乘教法教义。当“迦叶白佛言:唯愿世尊,重说如来大般泥洹解脱之义”佛连用60多句“其解脱者即是如来。”从各个方面,多个角度譬喻说法。从浅近的生,不生之生非作所作;老,永离一切老毁变,无衰老相;病,无四百四病,法身清净无病;死,金刚法身清净不坏,岂有无常变坏之相,是故不死离诸垢秽离诸虚伪,离诸墋浊无诸缠绵。真解脱者如大海般无量无数,真解脱光明照一切法。解脱是一切恶法所不能染,解脱譬如虚空无边快乐。解脱如空中雨、如满月无云。之后,升华为解脱者离诸放逸,伏诸渴爱,离诸逼迫,离诸高慢无我我所。归结为超越诸阴,其性虚空,于一切有无理生死颠倒烦恼怨家解脱,“其解脱者即是如来,其如来者即是解脱。”最后佛告迦叶:“善男子,护持正法应当如是,灭诸狐疑,学决定智。”这一大段解说中,用了60多句“其解脱者即是如来”,详说解脱的诸种“相”,亦即解脱的内容,从诸相中解脱了,那就是佛道,是佛。其后的“四依品”“分别邪正品”“四谛品”等明显是对成就如来佛道的详细补充。在作为原则的“四法品”——《大般涅槃经》相对应的章节就译作“如来法性品”,更为明确——中只有现象和标准,没有时间要求。可见快速进入究竟之觉悟,并不违背佛世尊原旨。

当然竺道生提出“顿悟成佛”,并不排除悟前的渐悟修行,和后来的禅宗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还是不同的。现存竺道生唯一著作《法华经疏》中说:“以神通力接诸大众,皆在虚空。所以接之者,欲明众生大悟之分皆成于佛,示此相耳。”就表示出当时的禅修很重神通,以神通力启示大众,能使众人了悟空理,众生本来就有佛性,以神通力扶持之,便易成佛道,神通力不过是示相而已。细品这段话,有助于我们了解法显大师时代,“顿悟成佛”的涵意。

中国佛教能在中国人心里扎根,经两千余年至今不断,除佛教教义本身具有普世的哲学价值外,还与佛教本身有较强的适应性不无关系,《大般泥洹经》是法显大师在印度巡游参访请回的真经,是和号称已得不还果的译场宗匠觉贤(佛驮跋陀罗)共同译出,当其时佛教义学界高明迭出,正酝酿着教义的发展变化,此经为“佛性说”开辟新视界,为禅学的“顿悟成佛”等提供了思维方向,而这些新思想又与经中反复宣说的“随顺世间”直接相关。不违反佛驮原意而又要随顺世间,就是要适应世事的变迁,不墨守旧法规。当然要能从原则中寻找出新意,还需有心人,还需深入原典洞幽发微。佛教两千年来的赓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一个重要方面,是今人应当继续从经典中寻求渊旨的鉴照。

版权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010-62111406)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张瑞霞] 标签:冯巧英 法显大师 佛教义理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