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学诚法师:五明学习是佛教教育的辩证统一

2013年06月25日 15:04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作者:学诚法师

'正在加载中...'

编者按:2013年6月13日,闽台佛教教育交流研讨会,2013年6月14日,海峡论坛闽台佛教圆桌会议,在厦门召开,两岸佛教界300余位法师、学者聚会厦门,直面当代佛教核心问题,共商大计。圆桌会议围绕确定佛教教育目标,创办佛教大学,摒弃传统中的糟粕等两岸佛教界共同关注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会议期间学诚法师就佛教教育的重要及实现方式发表了论文,论文摘要如下:

佛教教育,包括世间与出世间两个部分。出世间的佛教教育,即五明中之“内明”;世间的佛教教育则含摄一切能够利益世间的各种知识与技能,即逻辑论理的“因明”、语言文字的“声明”、医药与医疗的“医方明”、农工商及一切科学技术的“工巧明”。

对于实践大乘佛法的佛教徒来说,出生、建立一切世间明论工巧,既是为了成就一切世间利乐,同时亦是自身寻求觉悟的诉求。对于一个大乘佛教徒,五明的学习与实践,既是自利和利他的辩证统一,也是世间教育和出世间教育的辩证统一。

进一步来说,佛教教育的统摄世出世间知识和经验的五明,其根本核心在于“内明”,只有完成了向内的明了自心,才能实现向外的含摄诸法。否则不但会令知识的分科越来越驳杂,同样会在这一过程中令心性的光明因隔绝、分别而日趋暗淡。

由此可见,这种在本质意义上对世间知识的性质与特点所进行的探究和认识,才是跨学科研究得以建立的最深层根基。这也是佛教教育所以能够含摄世出世间一切知识学问不相悖离的根本所在。

因此,佛教教育,不仅与世俗教育不相违背,而且可以弥合横在世间与出世间教育之间的鸿沟。为此,佛教教育需要从三方面来进行。

首先,需要培养深入的思考力。在现前一切世间诸法的境界中,努力去探求其背后蕴含的规律,去发现那些相互影响和关联的潜在因素;同时亦能将自心之能观转换为所观,一分一分地破除那些与生俱来的分别与执着,去剖析和提纯我们的认识本身。

其次,需要培养广大的行动力。没有了世出世间法之间的鸿沟,即是太虚大师“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的境界。浓缩无限生命在此一生,每一件事都成为成佛的资粮,无比真实;放眼这一生至无限生命,强大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突破局限,拓展了内心的力量与格局。

最后,需要培养坚强的意志力。如《菩提资粮论》中说:“是故诸有所作事,皆以精进为根本,诸论及以工巧等,具精进故到彼岸。”具备坚强的意志力,既是前二种力得以长久持续的保障,在长久的实践中,它同时也被前面两种力所成就。

[责任编辑:张瑞霞] 标签:学诚法师 佛教 佛教教育

版权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010-62111406)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