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学诚法师在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筹备会上的讲话

2012年04月20日 17:36
来源:法门寺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2012年2月13日,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筹备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学者们就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的开幕式、闭幕式以及电视论坛等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讨。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在座谈会上作了精彩发言,他回顾了世界佛教论坛的缘起,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和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成功举办的经过,以及世界佛教论坛在各国所产生的广泛影响。以下为学诚大和尚在座谈会上的精彩讲话。

尊敬的蒋坚永副局长

各位领导、各位学者、各位法师:

今天我们在北京举行“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筹备工作座谈会”,就此次论坛主题——“和谐世界·同愿同行”的思想内涵,及论坛各分议题所涉及的内容、论坛开幕式的策划,以及电视论坛主题的确立等进行了座谈与交流,呈现出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可以说成果丰硕。下面就为何办论坛、为谁办论坛、如何办论坛等三个方面,谈点个人的看法。不成熟之处,还请大家给予指教。

为何办论坛

2004年10月,“第七届中韩日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两岸的高僧大德向世界佛教四众弟子和一切关心佛教的善心人士倡议,在中国设立“世界佛教论坛”。这个倡议当时便得到了韩国、日本佛教界朋友的响应与支持。从那时起到2005年11月大致一年的时间,经过两岸佛教界的共同宣传,在中国举办“世界佛教论坛”的倡议便得到40多个国家佛教界的赞同和积极响应,中国政府也明确表示积极支持佛教界筹备和举办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盛会。

由此可见,在中国举办“世界佛教论坛”这一提议,也是顺应了国际佛教界的共同需求,同时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这种大势所趋下,第一届世界佛教论坛和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分别于2006年4月及2009年3月在浙江杭州、舟山与江苏无锡、台湾台北举行。第一届有37个国家和地区1000余位代表参加,第二届有54个国家和地区约1200位代表参加。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的举办,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世界范围内的多边宗教大会,这对于提升中国佛教在世界佛教中的地位作用很大。不仅如此,因为论坛的举办着眼于世界的和谐,着眼于全人类的福祉,因此对于推动佛教走向世界,增强佛教徒与时俱进、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前两届论坛分别以“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与“和谐世界·众缘和合”为主题。

人类要改变世界上种种不和谐的现象,既要从它的根源开始,同时也要注重条件的经营。这根源即是人类内心的贪欲、嗔恨与愚痴——贪欲导致竞争,嗔恨导致斗争,愚痴导致纷争。要让内心的负面情绪净化,要让外在的无义争端消减,也需要良好的外缘条件,也就是众缘和合。诸多佛教界及社会各界善心人士所经营的种种信仰、文化、教育和慈善的事业,也都是促进人心净化、世界和谐的众缘之一。在前面两届的基础上,这一届更以“和谐世界·同愿同行”为主题,这就为所有佛弟子乃至所有善心人士,提供一个探讨人类社会美好愿景的平台。尽管现实社会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这些不足不应该使人们失去对未来的信心,而是更应该激起对未来美好愿景的信心。靠着这样的信心,大家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就一定能够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为谁办论坛

成办世界佛教论坛所要面对和利益的人群,不是单单局限于佛教界人士,而是具有非常广泛的摄众。首先,论坛是为世人而办,为了向世人展现中华佛教文化的风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富足,精神上的需求变得更加真切。佛教以其丰富的信仰与文化资源,能够为人们提供信仰上的营养。同时,尤其是西方社会对中国的了解,更多的还是停留于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层面,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还相对缺乏。不了解中国的文化,也就无法真正地了解中国。佛教作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自然担当了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使命。

其次,论坛是为包括学术界、文化界、艺术界、教育界、慈善界等社会各界人士而办,以展现佛教的多元价值。佛教不单单是一种宗教,它的价值也不单单局限于信仰的价值,佛教自身还有学术的价值、文化的价值、艺术的价值、教育的价值,乃至还有慈善、管理、科学等各个领域的价值。这样说并不是要让佛教取代这些领域,而是为了更好地挖掘佛教的资源来丰富这些领域。随着佛教自身多元价值不断被开发,其根本的佛教思想在这个过程中也必定能为世人所认可。当然,论坛更是为佛教界人士而办。古人讲:“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一种宗教、一种文化有没有生命力,不仅仅取决于宗教和文化本身,还取决于以这些宗教和文化为志业的人。

佛教的经典虽然具有永恒的意义和价值,但人类社会在不断的变化,佛弟子若是固步自封,也必定会落后于时代,因此佛弟子更应当具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意识,不断挖掘和诠释佛教的基本精神,以契合时代的需要,同时也能够纠正时代发展的偏失,乃至于引领时代的发展。只有这样,佛教的生命力才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世界佛教论坛的创办,对于开拓佛弟子的眼界,对于增强不同语系、不同宗派佛弟子之间的交流,以及增强佛弟子与社会各界人士的交流,必定产生莫大的裨益。

如何办论坛

无论是对国内与国际佛教界来说,还是对于中国乃至国际社会来说,世界佛教论坛的举办都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因此,要想办好论坛,就需要群策群力,众志成城。具体来说,当离不开三个方面的支持:首先,论坛的成功举办,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世界佛教论坛的举办,需要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过去三十多年,国家一直很重视经济的发展,基本上是一切为经济发展让道。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以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强音。文化是稳定社会人心最根本的因素,只有一个社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文化也走向大繁荣与大发展,这个社会才是一个健康的社会。其次,论坛的成功举办,离不开义工居士的诚心护持。世界佛教论坛的举办有其信仰的背景,对佛教真正有信仰的义工和居士,为佛教事业的付出,为论坛活动的操心,往往是不计报酬的,是完全忘我的,这也是“世界佛教论坛”不同于一般社会论坛的地方。因此,世界佛教论坛的成功举办,广大信众和居士诚心诚意、饱含热情的护持与付出,当是最为珍贵的外缘之一。

最后,论坛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学者法师们的相互激荡。世界佛教论坛的核心价值,当离不开其信仰的秉持与学术的转化。信仰是稳定社会人心深层次的力量,而学术则是引导社会走向强大的要素。

佛教、儒家、道教作为中华文化三个有机组成部分,从不同角度传承着中华文化的根本精神,这也就是“和”的精神。可以说,这种精神也是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的体现,是中华文化可以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的地方。2010年以儒家为背景举办的第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以“和而不同与和谐世界”为主题;以道教为背景于2007年举办的“国际道德经论坛”以“和谐世界·以道相通”为主题,及2011年“国际道教论坛”以“尊道贵德·和谐共生”为主题;分别于2006年、2009年、2012年举办的三届“世界佛教论坛”更是提出了“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和谐世界·众缘和合”,以及“和谐世界·同愿同行”的主题。

虽然佛教、儒家、道教三者的角度有所不同,但无不是在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文化“和”的精神内涵。当今世界危机的根源,当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乃至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对立与敌视的结果,这背后所隐藏的当是一种竞争性的、排他性的思维模式。中华文化所蕴含的“和”的思想,不是一种对立的态度,而是一种相辅相成的态度;不是一种竞争性的、排他性的思维模式,而是一种双赢的、兼容并蓄的思维模式。尊重彼此的差异性,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中华文化的这种基本精神,将为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诸多问题提供一种可能的方向。

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的举办,不但承载着提升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话语权,还有着它的多重使命,这些使命还包括:一、在香港回归祖国十五周年之际,增进大陆与香港同胞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彰显一国两制的良好局面,这也是汤因比所说中华文化所具有的“世界主义”的一种体现。这是一种倾向于统一而不是分裂的文化导向,也正是这种导向,在全球化的今天当能为人类带来更多的和平与希望。二、增进大陆与港澳台乃至与世界各地佛教徒之间的友好交流,并促进世界佛教南传、汉传、藏传三大语系及各个不同宗派之间的友谊。三、通过与社会各个领域及各阶层人士的互动,促进佛教自身的完善,以更加积极有效地回应社会的问题,以此发挥佛教服务社会、服务人类的功能。

举办“世界佛教论坛”具有如此深远的意义,而其规模之大、影响之远,又非其它形式的论坛和活动所能比拟,因此就其前期筹备工作,也就更需要大家能够群策群力,同愿同行,为论坛的成办贡献一分力量。

衷心感谢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法师的辛勤付出!祝愿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坛场庄严,论点精彩!

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李保华] 标签:佛教 论坛 筹备 主题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