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企业文化:警惕“佛商文化”成投机思想

2013年08月22日 10:33
来源:金羊网

几年来,中国企业界很流行用中国传统文化“国学”、“儒学”等装点自己;不过,企业文化作为一项管理方略却是源自西方商界,且经历了从“自在”到“自为”的过程——邓晓芒教授解释“自在”是西方哲学概念,即谓自身固有之物,它随企业的存在而存在,企业不自觉地在培育。所谓“自为”则是讲企业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有意识地引导和精心培育。

邓晓芒教授认为平民哲学家康德的思想在当今中国企业界,尤其是打造企业文化方面,仍是有许多可借鉴之处。邓晓芒教授仔细地分析了中国企业文化的三种特性,他解构“官商文化”是要进行改革的对象,“儒商文化”是一种过时了的理想,最有活力和生机的应该是“佛商文化”,但“投机心太重”,并没有解决赚钱的“最终目标”困惑。最后,他借康德之“实践理性”,试图为中国企业家开拓出一条新型思维路径。

中国当前的企业文化,归纳起来有三种主要类型:

第一是“官商文化”。由以往的计划经济传下来的,由官僚的垄断权力所导致,现在官商文化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之下成了腐败的温床,有的学者称之为“权贵资本主义”,实际上带有非常浓厚的封建色彩。我们国家现在也在致力于搞政企分离,要把官商文化解构,这种官商文化正在走向消亡。

第二是“儒商文化”。以儒家伦理作为主导的一种企业文化,讲“君子爱才取之有道”。这个“道”就是儒家强调的“仁义礼智信”和“忠孝”,讲诚信、讲人性本善、讲政治。儒商讲“光宗耀祖”,最终服从国家民族的大义,有一种崇高感,比如电视剧《大宅门》里那些药商就很讲信誉。儒商里面也有成功的例子,特别是在北方,但是这种成功往往有一个背景,就是它常常与“官商文化”结合在一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拓展,儒商文化越来越沦为一种“伪善”,它标榜的是儒家的那套东西,但实际上是以一种更高明的方式在欺骗。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儒家是一种个人私德,是建立在企业家个人道德的私德水平之上的。这样的道德原则与市场经济的原则虽然有重合,但完全是两码事,所以儒商会走向衰落。

第三种,我叫做“佛商文化”。我听一个社会学家说过,他在香港作了调查,香港的企业家一般都信佛。广东、台湾也是这种情况。中国式的佛家,特别是禅宗和净土宗,“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他不遵循佛教的一些戒律,戒律都是外在的东西,他相信内心,但内心并无原则,这种企业文化的实质是机会主义,他讲运气、讲财运、讲机遇、讲慧根、讲顿悟。目前来说,这种企业文化最适合我们市场经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它把与市场经济相违背的规范都解构了,禅宗不承认什么规范,无形之中能够容纳市场经济的规律。

内外双方的原因造成了我们现在的企业家只能够凭运气,当然可以努力,努力做什么呢?努力打通关系,努力搞好关系。这样的企业家为什么又要去赚钱呢?背后还是由于一种赚钱的欲望。但是如何赚?中国的企业家赚钱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消费,没有一种统一的规划,都是为了个人的一些欲望,所以导致环境和发展之间尖锐的冲突。

“佛商文化”也有困境

总的来看,“官商文化”是要进行改革的对象,“儒商文化”是一种过时了的理想,最有活力和生机的应该是“佛商文化”。禅宗是“中国式的佛教”,跟印度西方的佛教不一样,它是入世的,但是它保留了出世的态度。这种态度对于企业家来说有一种心理调解作用,一个相信禅宗、相信佛教的企业家心理承受能力是比较大的。

但是,“佛商文化”还是消极的、被动的,它能解构妨碍市场经济的人为的规范,但是没有积极的认知,它的行为都是凭借直觉和灵感,凭借运气见机行事,它不懂商品的经济规律。它背后起作用的不是商品经济的规律,而是人的欲望。所以佛商的问题就在于有了钱,发了财以后生活就失去了意义。佛商不提供终极关怀,佛家的四大皆空,一切都没有意义。这种文化固然可以在某些场合之下比一般赚钱的人要超脱一些,但是精神境界层次是不够的。

[责任编辑:马本州] 标签:佛商文化 禅宗 解构
打印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