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拉萨人转经朝佛祈福 高原“慢生活”千年不变

2012年10月08日 10: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徐长安,万淑艳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起身、伏地、口诵六字真言,73岁的桑姆虔诚地在拉萨药王山千佛崖前磕长头。初秋的一个早晨,天光微亮时,桑姆已经磕了四百个长头。

磕完长头的桑姆热得额头冒汗,孙女央金措姆帮奶奶收起长垫后,有样学样,随奶奶在玛尼石堆下绕行三圈,“走三圈最好”。 

拉萨,藏语意为“圣地”或“佛地”。千百年来,藏传佛教信众以“转经”的方式在此朝佛祈福,形成了三条主要的转经路:绕大昭寺大殿的“囊廓”,环绕大昭寺的“八廓”,围绕整个拉萨古城、拉萨最长的转经道“林廓”。上述三个圈以外,围绕布达拉宫还有一个“孜廓”。千佛崖位于林廓路上。

千佛崖附近的转经路以前是一条很窄的碎石路,现在正在维修,铺上了石板,安装了护栏,桑姆说,“走起来顺畅多了”。桑姆身板硬朗,不用孙女搀扶,大步走下山去。

这样的生活,桑姆已经过了二十余年。每天晨起转经,在佛像前磕长头许愿,然后再走上三四个小时,途中会在甜茶馆喝茶、聊天。这是年复一年的“转经”时光。

没有人能说清楚拉萨每天有多少人在转经,但转经所呈现的一种悠闲的高原“慢生活”千年不变。

在药王山下日复一日制作玛尼石和擦擦(泥塑佛像或佛塔)的匠人,是拉萨“慢”生活的写照。48岁的阿旺多吉从藏东昌都而来,他已在药王山脚下做玛尼石匠人14年。

“叮叮!当当!”阿旺多吉熟练地将六字真言凿刻在玛尼石上,“这是我们的传统文化,要将它传承下去。”阿旺多吉相信,这个活能让他离佛更近。

尽管这空间上的转经、时间上的循环周而复始,但旋转的拉萨丝毫没有令人“眩晕”的感觉。

“来拉萨前,我们跟其他很多印度人一样,以为这里很落后,以为拉萨的城市建在山上,街道很狭窄。但实际上我们看到的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曾经率团访问西藏的印度国际团结基金会秘书长阿尼尔在拉萨说,“拉萨不但很好,而且感觉更像一个欧洲的美丽城市。”

10年来,拉萨正焕发新颜:拔地而起的新楼、平坦的公路、鳞次栉比的商铺、时尚的青年,都“和想象中的不一样”。

记者顺时针在林廓路上行走,遇见正在转经的巴桑一家。巴桑一家的服饰风格迥异:巴桑穿西装戴藏式毡帽,儿子是牛仔裤运动鞋,而妻子则穿传统的藏装。

巴桑的大儿子在八廓街做生意,小儿子桑培当珠在拉萨读高中。由于大儿子做生意有丰厚的收入,50岁的巴桑和妻子3年前从老家藏东昌都来到拉萨,转经已成为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小时候第一次来拉萨转经时,林廓路只是一条土路,后来修成了公路,还有人行道,方便多了,下雨天再也不用担心道路泥泞。”巴桑说。

为了解决地面交通与转经路相交叉的矛盾,2010年5月,拉萨在布达拉宫广场前开辟了地下通道,人们过马路时更便捷、安全。消息说,2012年年底前,拉萨市将建成10座人行天桥,转经会更方便。

转经途中,人们可以在布达拉宫北侧的宗角禄康公园休息。公园管理者强巴央吉说,2006年底,公园安装了一批健身器材,转经后在此健身已成为许多人的习惯。

藏族汉子拉巴带着妻儿悠闲地在布达拉宫北侧红山脚下的石板小路上转经。行至宗角禄康公园门口,拉巴感觉口渴,便到旁边的便民警务站里接了杯开水。

“现在真方便。”拉巴起身微躬向民警致谢后,带着6岁的小儿子到公园玩耍。

去年底,拉萨创新社会管理,在全市陆续建立了100多个便民警务站,宗角禄康公园的便民警务站是其中之一。转经途中渴了、累了,民众可以走进去随时倒上一杯开水,坐下来缓缓神儿。遇到有高原反应或者身体不适者,民警会把他们接到这里休息、吸氧,或协助送医,或护送回家。

拉巴和妻子带着6岁的小儿子到公园里健身,小儿子玩起了双杠。拉巴说,他的大女儿出国留学后在澳大利亚做医生,希望小儿子也能好好读书,将来像他姐姐一样有出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张瑞霞] 标签:拉萨 藏传佛教 佛像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