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9日上午,世界佛教徒联谊会(WFB)前副主席、德国佛教联盟资深成员弗里德里希·瑞格先生,与同为德国佛教联盟资深成员的弗兰兹·乌尔姆先生访问北京龙泉寺,受到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北京龙泉寺方丈学诚法师的亲切会见。
瑞格先生自1990年至2010年代表德国佛教联盟参与“世佛联”各项活动,并于1998年至2008年期间担任“世佛联”副主席。德国佛教联盟也是“世佛联”的创始会员之一,当前正致力于德中佛教友好交流的发展,尤其是佛教文化的交流。瑞格先生是在去年于斯里兰卡举行的世佛联大会上与学诚法师见面之后,表达此次会晤的意愿并如期成行的。
10时30分,在龙泉寺禅兴法师的陪同下,瑞格先生与乌尔姆先生参观了寺院建筑、龙泉之声传统文化网站、仁爱慈善基金会等。
两位先生对寺院的千年古树与古代建筑等景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看到一处遗址的时候,就会有一种历史的追忆。”瑞格先生前几年考察过山西平遥古城等地,参观过一些中国的古代建筑。瑞格先生接过禅兴法师赠送的一枚银杏果:“在德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歌德的家乡魏玛也有一棵银杏树,许多德国人去访问魏玛的时候,也都会留一片叶子作纪念。”
11时30分,学诚法师亲切会见了瑞格先生与乌尔姆先生并作友好交流。内容如下:
瑞格先生:非常高兴也非常幸运,能在这么好的日子里,来到这么好的地方。虽然在这里只停留短短的一个小时,但是我们已经深深感受到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和历史、古老的建筑与树木,还有与现代相结合的风格,感到您对社会作出了较大的贡献。我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佛法事业在西方社会作出贡献,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成就自己。
学诚法师:我们历来重视佛教和社会的结合,同时佛教的生命力也是很强的。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步发展,佛教也在持续发展。
瑞格先生:中国佛教正处在一个复兴的过程当中。相对于中国漫长的历史而言,这也只是一个短暂的瞬间。
学诚法师:我们寺庙的管理,除了佛教的传统的精神以外,也吸收很多现代的管理方式,因为现代人更需要也更适应用现代的方式来进行管理。寺庙里面的各项设施也要符合这个时代的人们的需求。所以我们非常注重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些特点,让佛教的精神通过教育、文化、公益事业、慈善事业等得以体现,也就是说要把传统佛教和现代文明相结合。瑞格先生:在古代的时候,佛陀也是以非常好的方式去传播佛法,就是由阿育王等国王,再通过智者也就是圣人将佛法传播出去。首先是那些非常有智慧的人学到了佛法,然后再由他们去传播佛法。
学诚法师:是的,佛法需要靠人去弘扬。瑞格先生:在十七年前的1994年,我就访问过峨眉山。在那个时候我就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在寺院里,往往是有一位年老的方丈,还有一些年幼的出家人,而没有中青年人——年轻人都在世间拼命地工作,在搞经济建设。但是今天看到龙泉寺的情况,就觉得这个状况已经有所改观。
……
瑞格先生:尊敬的法师,我想谈一点个人的问题:不只是在中国,而且在欧洲,很多人都在问我为什么会成为一个佛教徒。对于我个人而言,实际上这是很不容易的。作为一个电子工程师,在西方的自然科学当中,我看到了微观与宏观之间的一种矛盾,觉得没有办法真正地解释它,没有比较透彻的了解;但是在佛教的教理当中,却得到了满意的答案,由此对佛教产生了信心。从另一方面来讲,自己在年轻的时候到各国去游览,参观了很多的寺院,也觉得这种像城堡一样的寺院有些不可思议,所以回到德国以后,就想更多地通过自己的母语德语去了解佛教。然后非常惊喜地发现,原来在德国已经有了一些前辈——比如说上个世纪初就有一位大师曾经在斯里兰卡修行,只是更早的时候我还没有发现这个宝藏。
学诚法师:以后我们会同德国的佛教界有更多的交流,您这次来中国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我们今年开通了八个语种的微博,其中就有德文和英文的,所以您要了解的我们寺庙里的情况,在微博里面也会有所体现。
瑞格先生:我一直在关注着您的博客。
学诚法师:有什么不足之处也请您多指教。
瑞格先生:很愿意尽自己的力量来作出一些贡献。
版权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010-62111406)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