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台湾佛教作为当今世界佛教最活跃的地区,无论其现代化的转型,还是其多元化的发展局面,都众所公认地走到了整个华人地区佛教的前列。因而以现代台湾佛教的发展转型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中的经验、问题与不足,可能对整个世界佛教的发展都会有所稗益。
随着台湾社会的迅速现代化,台湾佛教近二十年来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就道场硬件建设而言,重修、新盖的大小佛寺与精舍、莲社或居士林如雨后春笋,法会诵经、佛七禅七、礼忏共修等传统活动也十分兴盛。在软件的文教方面,佛学院,研究所甚至社会性的大学,已办的正要筹备的,越来越多,其素质日见提升,慈善救济与弱势关怀的成效可观,僧侣居士热心弘法,信众增多。种种迹象都可以看出,台湾佛教在现代转型过程中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台湾佛教的“兴盛”当然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在“兴盛”的背后,也存在许多问题和困境,主要表现在:佛教事业的过度世俗化、商业化,教义思想的贫弱,修证体验的贫乏,社会批判意识的淡漠等等,这种内在贫乏而外在兴盛的局面久而久之对台湾佛教的发展将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一、蓬勃发展的佛教事业世俗化、商业化,与佛教根本精神的背离
当前台湾的道场、寺院功利商业气息越来越浓,佛教事业在一片繁荣的面貌下逐渐世俗化、庸俗化,在适应现实社会的同时却偏离了佛教内在精神,这已经成为佛教界和学术界普遍关注和担忧的问题。
台湾佛寺越盖越多越大,却往往僧侣住众稀少,硬件建筑粗俗简陋,或者流于豪华富丽,显不出东方宗教建筑风格,尤其缺乏环保意识,甚至任意破坏山林生态。
佛寺的文教活动软件方面更是欠缺,经忏佛事、水陆法会,似乎泛滥严重。在弘法方面,流行的法门以方便法门较为盛行,台湾佛教信众虽然发展迅速,可惜大都仍停留在消灾求福求功德,求长寿求发财等等俗世利益的追求。除此之外,宗教化产品的大量上市,像是阴宅(骨塔)、禅坐教室、素食与佛教文物流通处等等,除了说明了“佛理商品化”的心理需求以外,也表明台湾佛教宗教商品化的趋势越来越浓。寺院道场没有了修道的气氛与情操,宗教精神迷失而走入商业气息,完全世俗化,这是台湾佛教令人担忧的一大现象。
作者:刘光育 编辑:梅文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