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佛顶骨舍利源流考 从八王分舍利说顶骨流布

2012年09月07日 09:10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作者:王儒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导语: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作为佛教界的圣物,自古以来就受到广大佛教信徒的崇拜敬奉,故有必要将佛顶骨之传承作一梳理,以正源流。中国佛教协会理事、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王孺童专门撰写了题为《佛顶骨舍利源流考》的文章,对佛顶骨舍利的传承做了详细的梳理和介绍。

佛顶骨舍利(图片来源:中新社 摄影:泱波)

西域顶骨流布

1、拘尸那揭罗国、摩揭陀国

释迦牟尼佛遗骨舍利最初之流布,就是其遗体于中印度拘尸那揭罗国火化后,八王分而迎请供养。佛舍利第二次之流布,就是在佛入灭百余年后,中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第三世王阿育王,向印度以外地区分化舍利、建塔供养。这两次流布,应该就包括佛顶骨。

2、兜沙罗国

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卷二五:“尔时,世尊告天帝释及四大天王:‘如来不久当于无余涅槃而般涅槃。我般涅槃后,汝等当护持正法。’尔时,世尊复告东方天王:‘汝当于东方护持正法。’次告南方、西方、北方天王:‘汝当于北方护持正法,过千岁后,我教法灭时,当有非法出于世间,十善悉坏。阎浮提中,恶风暴起,水雨不时,世多饥馑,雨则灾雹,江河消灭,华果不成,人无光泽,虫村、鬼村悉皆磨灭,饮食失味,珍宝沉没,人民服食粗涩草木。时有释迦王、耶槃那王、钵罗婆王、兜沙罗王,众多眷属。如来顶骨、佛牙、佛钵,安置东方。西方有王名钵罗婆,百千眷属,破坏塔寺,杀害比丘。北方有王名耶槃那,百千眷属,破坏塔寺,杀害比丘。南方有王名释迦,百千眷属,破坏塔寺,杀害比丘。东方有王名兜沙罗,百千眷属,破坏塔寺,杀害比丘。四方尽乱,诸比丘来集中国。’”

按照释迦牟尼佛生存年代为公元前六世纪推算,一千年后即公元四世纪。那么依佛预言,在那时四方诸王皆毁坏正法,而使佛教徒全都被迫“来集中国”。所谓“中国”,指北印度之境。当时“安置东方”的“如来顶骨”,也应从“兜沙罗国”迁徙至北印度。所谓“兜沙罗”,梵Tu2qra,指位于印度东边之吐火罗国。那么,佛顶骨安置于东方兜沙罗国,应该是第三次流布。

3、那揭罗曷国醯罗城

公元四世纪,佛顶骨随“诸比丘来集中国”,从兜沙罗国再次回到北印度,应该是第四次流布。但佛顶骨回到北印度之后,又被安置在何处呢?

东晋法显《高僧法显传》:“由是法显独进向佛顶骨所,西行十六由延,至那竭国界醯罗城。城中有佛顶骨精舍,尽以金薄七宝挍饰。国王敬重顶骨,虑人抄夺,乃取国中豪姓八人,人持一印,印封守护。清晨八人俱到,各视其印,然后开户。开户已,以香汁洗手,出佛顶骨,置精舍外高座上,以七宝圆砧,砧下琉璃钟覆上,皆珠玑挍饰。骨黄白色,方圆四寸,其上隆起。每日出后,精舍人则登高楼、击大鼓、吹蠡、敲铜钵。王闻已,则诣精舍,以华香供养。供养已,次第顶戴而去。从东门入,西门出。王朝朝如是供养礼拜,然后听国政;居士长者亦先供养,乃修家事。日日如是,初无懈倦,供养都讫,乃还顶骨于精舍中。有七宝解脱塔,或开或闭,高五尺许,以盛之。精舍门前,朝朝恒有卖华香人,凡欲供养者种种买焉。诸国王亦恒遣使供养,精舍处方三十步,虽复天震地裂,此处不动。”

法显,乃东晋著名译经僧,生前曾历尽艰难赴印度求法,先后游历三十多国。根据南朝梁慧皎《高僧传》卷三〈法显传〉:“后至荆州卒于辛寺,春秋八十有六。”推知其生活年代约为公元340至423年之间,这与佛顶骨第四次流布时间大体相当。所谓“那竭国”,指北印度古国那揭罗曷国。所谓“醯罗城”,梵Hiffa,指那揭罗曷国之都城,位于今阿富汗贾拉拉巴德以南约五英里处。依法显所记亲见经历,此时佛顶骨就安置在北印度那竭国醯罗城中之“佛顶骨精舍”中,并且首次描述了佛顶骨的颜色相状,即“骨黄白色,方圆四寸,其上隆起”。此后,中国赴西域求法高僧,亦多至该城瞻礼佛顶骨。

《北魏僧惠生使西域记》:“复西北行,渡一大水,至那迦逻国,有佛顶骨及佛手书梵字石塔铭。”

所谓“那迦逻国”,指那揭罗曷国。惠生,北魏僧。北齐魏收《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熙平元年(516),诏遣沙门惠生使西域,采诸经律。正光三年(522)冬,还京师。所得经论一百七十部,行于世。”又依记前文云“至正光元年(520)四月中旬入乾陀罗国”,后文云“凡在乌场国二年,至正光二年(521)还阙”。可知惠生见佛顶骨时,当在公元520年至521年间。

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卷五:“道荣《传》云:‘至那迦罗阿国,有佛顶骨,方圆四寸,黄白色,下有孔,受人手指,闪然似仰蜂窠。’”

道荣,北魏僧。北宋李昉《太平御览》卷一三〇〈偏霸部〉:“(天平元年)九月庚寅,神武还至洛阳,乃遣僧道荣奉表关中,又不答。”( 北宋李昉《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2月第1版,第630页上。)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五六〈梁纪〉:“(中大通六年)冬十月,丞相欢至洛阳,又遣僧道荣奉表于孝武帝。”

唐玄奘译《大唐西域记》卷二〈那揭罗曷国〉:“城东南三十余里至醯罗城,周四五里,竖峻险固,花林池沼,光鲜澄镜。城中居人,淳质正信。复有重阁,画栋丹楹。第二阁中,有七宝小窣堵波,置如来顶骨。骨周一尺二寸,发孔分明,其色黄白,盛以宝函,置窣堵波中。欲知善恶相者,香末和泥,以印顶骨,随其福感,其文焕然。又有七宝小窣堵波,以贮如来髑髅骨,状若荷叶,色同顶骨,亦以宝函缄络而置。又有七宝小窣堵波,有如来眼睛,睛大如奈,光明清彻,曒映中外,又以宝函缄封而置。如来僧伽胝袈裟,细氎所作,其色黄赤,置宝函中,岁月既远,微有损坏。如来锡杖,白铁作镮,栴檀为笴,宝筒盛之。近有国王,闻此诸物,并是如来昔亲服用,恃其威力,迫胁而归。既至本国,置所居宫,曾未浃辰,求之已失,爰更寻访,已还本处。斯五圣迹多有灵异,迦毕试王令五净行给侍香花,观礼之徒相继不绝。诸净行等欲从虚寂,以为财用,人之所重,权立科条,以止諠杂。其大略曰:‘诸欲见如来顶骨者,税一金钱。若取印者,税五金钱。’自余节级,以次科条。科条虽重,观礼弥众。”

唐慧立本、彦悰笺《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二:“又东南度沙岭十余里到佛顶骨城,城有重阁。第二阁中有七宝小塔,如来顶骨在中。骨周一尺二寸,发孔分明,其色黄白,盛以宝函。但欲知罪福相者,摩香末为泥,以帛练裹隐于骨上,随其所得,以定吉凶。法师即得菩提树像;所将二沙弥,大者得佛像,小者得莲华像。其守骨婆罗门欢喜,向法师弹指散花云:‘师所得甚为希有,是表有菩提之分。’复有髑髅骨塔,骨状如荷叶。复有佛眼睛,睛大如柰,光明晖赫,彻烛函外。复有佛僧伽胝,上妙细氎所作。复有佛锡杖,白铁为环,栴檀为茎。法师皆得礼拜,尽其哀敬,因施金钱五十,银钱一千,绮幡四口,锦两端,法服二具,散众杂华,辞拜而出。”

唐道宣《续高僧传》卷四〈京大慈恩寺释玄奘传〉:“城南不远醯罗城中,有佛顶骨,周尺二寸,其相仰平,形如天盖。佛髑髅盖,如荷叶盘。佛眼圆睛,状如奈许,澄净皎然。有佛大衣,其色黄赤。佛之锡杖,以铁为环,紫檀为笴。此五圣迹同在一城,固守之务如传国宝。北近突厥,昔经侵夺。虽至所在,还潜本处。斯则赴缘隐显,未在兵威。奘奉觐灵相,悲泪横流,手拨末香,亲看体状,倍增欣悦。即以和香,印其顶骨,睹有嘉瑞,又增悲庆。”

玄奘至醯罗城当在唐贞观二年(628)( 杨廷福《玄奘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8月第1版,第133页。)。除见佛顶骨外,他还见到如来髑髅骨。辽希麟《续一切经音义》卷三:“髑髅,《埤苍》云:‘头骨也。’《说文》云:‘顶骨也。’”( 《大正藏》第54卷,第943页中。)故知“髑髅”亦同“顶骨”。

4、迦毕试国

佛顶骨在唐以前仍为一块,此后由一分多,并被安置于西域其它诸国,故当为第五次流布。

唐玄奘译《大唐西域记》卷一〈迦毕试国〉:“王城西北大河南岸旧王伽蓝,内有释迦菩萨弱龄龆龀,长余一寸。其伽蓝东南有一伽蓝,亦名旧王,有如来顶骨一片,面广寸余,其色黄白,发孔分明。又有如来发,发色青绀,螺旋右萦,引长尺余,卷可半寸。凡此三事,每至六斋,王及大臣散花供养。”

唐贞观二年(628),玄奘在至醯罗城之前,先至迦毕试国瞻礼了佛顶骨。所谓“迦毕试国”,梵Kapi1aya,位于今阿富汗贝格拉姆城。该国旧王伽蓝也供有“如来顶骨一片,面广寸余”,只是比醯罗城之佛顶骨略小。

“旧王伽蓝”,唐道宣《释迦方志》卷上〈遗迹篇〉第四〈迦毕试国〉、唐道世《法苑珠林》卷二九〈感通篇〉第二十一〈圣迹部〉第二〈迦卑试国〉作“古王寺”。又唐道世《法苑珠林》卷三八〈敬塔篇〉第三十五之二〈故塔部〉第六〈感应缘〉:“《西域志》云:‘罽宾国广崇佛教,其都城内有寺名汉寺。昔日汉使向彼因立浮图,以石构成,高百尺,道俗虔恭,异于殊常。寺中有佛顶骨,亦有佛发,色青螺文,以七宝装之,盛以金匣。’”( 《大正藏》第53卷,第589页上。)所谓“罽宾国”,即指迦毕试国。唐圆照《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一七〈总集群经录〉:“北天竺境迦毕试国人也。言罽宾者,讹略。”

唐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上:“复令玄照及使傔数人,向西印度罗荼国取长年药。路过缚渴罗到纳婆毗诃罗,睹如来澡盥及诸圣迹。渐至迦毕试国,礼如来顶骨,香华具设,取其印文,观来生善恶。”

依传前文云:“于时麟德年(664—665)中,驾幸东洛,奉谒阙庭,还蒙敕旨令往羯湿弥啰国。”可知玄照于公元665年后赴西域求法。

唐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上:“复有大唐三僧,从北道到乌长那国,传闻向佛顶骨处礼拜。今亦弗委存亡,乌长僧至传说之矣。”

所谓“乌长那国”,梵Udyqna,位于今巴基斯坦北部斯瓦特河(Swqt)河岸一带,包括潘戈拉(Panjkora)、比贾瓦尔(Bijqwar)、斯瓦特(Swqt)与布内尔(Bun)r)等四县( 王邦维《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9月第1版,第100页。)。所谓“佛顶骨处”,指迦毕试国。该国以北南为健驮逻国、以西为迦毕试国。

唐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道琳法师者,荆州江陵人也。梵名尸罗钵颇,唐云戒光。(中略)次往迦毕试国,礼乌率腻沙,佛顶骨也。”

依传后文云:“自尔之后,不委何托。净回至南海羯荼国,有北方胡至云:‘有两僧胡国逢见。’说其状迹,应是其人。”所谓“羯荼国”,梵Kaccha,位于今马来西亚吉打州(kedah)。据唐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所记,义净至羯荼国在唐咸亨三年(672),故知道琳赴迦毕试国瞻礼佛顶骨当在其时之前也。

5、乾陀罗国

《大唐贞元新译十地等经记》、《慧超往五天竺国传》〈悟空入竺记〉:“法界至于第四年后,出迦湿蜜国入乾陀罗城。(中略)罽腻吒王演提洒寺,此寺复有释迦如来顶骨舍利。”

法界(731—?),俗姓车,法名法界,字悟空。依记传后文所记:“如是巡礼又经二年,即当代宗眷文孝武皇帝广德二年甲辰岁(764)也。”可知玄照参礼演提洒寺时,当在公元762年前后。所谓“乾陀罗”,又作健驮逻,位于今印度旁遮普以北白沙瓦和拉瓦尔品第地区。所谓“罽腻吒王”,指迦腻色迦力王,为北印度贵霜王朝第三代国王,演提洒寺即为该王所建。又据唐玄奘译《大唐西域记》卷二〈醯罗城〉:“从此东南山谷中行五百余里,至健驮逻国。”可知“醯罗城”与“乾陀罗城”相邻,恐演提洒寺所供“释迦如来顶骨舍利”乃从醯罗城分出,故当为第六次流布。

版权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010-62111406)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赵华] 标签:佛顶骨 舍利 源流考 八王分舍利 顶骨流布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