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教育:教界、政府与学界应求同存异
编者按:王雷泉教授系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宗教研究室主任,从事佛教研究多年。1992年8月27日,王雷泉教授在“全国寺庙执事进修班第二期结业典礼暨九华山佛学院第二届开学典礼”上就当前我国佛教僧伽教育出现的“马太效应”进行了阐释,同时也阐明了佛教教育的宗旨和目的。虽时过境迁,时间已流逝十年之久,但今天再重新阅读思考,对于当下中国佛教发展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佛教还是一种融化在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并成为联结东西文化纽带的文化现象。虽然,一切宗教都是文化,但佛教在世界宗教之林中,尤重智慧的抉择、理性的审视,注重学术研究是中国佛教三大优良传统之一。佛教的内证体验、超越哲学、佛国理想和修行仪轨等信仰内核,透过社会的经济、政治层面,扩展到世俗文化领域,从而取得广阔的传播媒体和表现形式。佛教丰富了文化的内涵,文化扩大了佛教的外延。虽然一切音声等文化形式都可用作佛事,但这些表现形式在历史的发展中可以超出宗教的范围,成为全民族、全人类的共同财富。由此形成最为广泛的共世间的佛教文化圈。佛教教育当然也包括这一范围,通用为教内外、海内外共许的学术标准。
佛教是一个圆融的宗教,佛教教育圈模型的提出,即基于圆融的原则。佛教包摄信仰、社会、文化三层环圈,具有宗教、政治、学术三重标准,面对着加强佛教自身建设、协调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以及繁荣学术文化研究三大任务。法不孤生,待缘而起。百废待兴中的中国佛教,通过佛教教育重组教团;而佛教教育的走上正轨,又有赖统一强大的教团全身心之投入。佛教主体地位的确立,有赖政府的宗教政策真正在全社会得到贯彻执行;而要做到这一点,又离不开学术界对宗教理论的深入研究。刚刚起步的宗教学术理论的研究,又必须得到政府和佛教界的大力支持。既然正报与依报、别业与共业是一种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那么民族的共业只有依靠全民族的努力才能转变,中国佛教教育事业理所当然地引起海内外、教内外全体中国人的关注。需要的是放大心量,打通窒碍。使佛教界、政府部门和文化学术界三方面在保持各自特性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佛教教育事业。
时代在呼唤着太虚、弘一、虚云、圆瑛、印光等大师的重来,这不仅是当前佛教界的强烈愿望,也是社会各界的殷切期盼。在上述三重层圈中,真不离俗而不退堕于俗,实应兼权而不依附于权,佛教教育的核心任务是造就一大批“称职、合格的佛教人才”(赵朴初会长一九九二年一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汉语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愚以为:“称职”者,即称法门龙象之“职”;“合格”者,即合“人天师表”之“格”。既然如此,把“不想成佛作祖的和尚不是一个好和尚”这句话,作为佛教教育尤其是僧伽教育根本目标的形象概括,不亦宜乎!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版权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010-62111406)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48小时点击排行
-
108497
1踏雪游少林 感受独特韵味 -
79486
2安徽黄山雪后惊现美丽“佛光” 令人叹 -
78537
3习近平会见星云大师:大师送我的书 我 -
77552
4雪中探访千年古刹南京栖霞寺 银装素裹 -
59620
5沈阳一商场惊现“风衣弥勒佛” 前卫造 -
48772
6素食健康:震惊 肉食背后的25个真相 -
47722
7合肥一楼盘开业请法师祈福 公司领导现 -
36646
8西藏“90后”活佛:用新潮科技概念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