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从古代敦煌人民对洞窟自然环境的考虑、对青山绿水和树木花草的喜爱追求、对各类动物的关心保护,以及对厕所浴池及清洁卫生居住环境的关注等方面所反映出来的环保意识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然而,古代敦煌人民的环保意识的思想基础又是什么,它们对当前的环保工作有何意义,与现代大西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有何关系这些都是本文最为关注的问题。
一、古代敦煌佛教环保意识的思想理论基础
敦煌是中西文化的交汇地,各种外来的和本土的思想在这里碰撞、交融。因此,古代敦煌人民的环保意识中,自然会受到各种文化思想的影响。但由于笔者在此主要是以敦煌壁画为研究对象,而敦煌壁画实际上只是宣传弘扬佛教义理的一种艺术手段,其内容反映的主要是佛教思想。因此笔者这里探讨的仅是佛教思想对古代敦煌人民环保意识的影响,至于儒、道等中原文化思想对古代敦煌人民环保意识的影响,则另文讨论。
现代社会为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关系,提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佛教为了处理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其它生物之间的矛盾关系,提出“众生平等”。前者仅针对人类社会环境,后者还包括自然环境。
所谓“众生”,即“梵文Satva(萨埵)的意译。意指众多有生命的,包括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六种(六道)。一译‘有情’,意思是有情感、有意识的”。而所谓“平等”和“众生平等”,即“梵文Upeksā的意译,简称‘等’。佛教名词。意谓无差别,或等同。指一切现象在共性或空性、唯识性、心真如性等上没有差别。此谓‘平等’。《往生论》注:‘平等是诸法体相’。由此所达到的智能,应无所分别,主观和客观也无区别,此谓‘智平等’。对于众生,也应等同视之,不应有高低、亲怨的区别,在值得怜悯和具有佛性上,平等无二,此之谓‘众生平等’。《金刚经》:‘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故名无上正等菩提:以无我、无众生、无寿者,无更求趣性,其性平等。’”
敦煌佛教艺术自始至终都在宣扬佛教的众生平等思想,莫高窟最初造窟,亦缘于此。如据敦煌遗书P。2551《李君莫高窟佛龛碑并序》记载:“初秦建元二年,有沙门乐僔,戒行清虚,执心恬静。尝仗锡林野,行止此山,忽见金光,状有千佛,遂架空凿险,造窟一龛。”文中的“状有千佛”,即谓“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皆能成佛”;以后十多个朝代陆续修造的洞窟中,几乎都绘有千佛画,而且莫高窟后来又俗称为“千佛洞”,这一切无不在宣扬“众生平等”。敦煌壁画中北魏时期的《萨埵舍身饲虎图》《尸毗王割肉贸鸽图》强调宣传人与虎、鹰、鸽等动物的生存价值相等,晚唐、五代等时期宣传不杀生、不食肉的《楞伽经变》,其相关经文把众生平等的缘由说得更是清清楚楚:“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在生死中轮回不息。靡不曾作父母兄弟眷属乃至朋友亲爱侍使,易生而不受鸟兽等身。云何于中取食?……观诸众生同于己身,念肉皆从有命中来,云何而食?……在在生处观诸众生皆是亲属,乃至慈念如一子想,是故不应食一切肉。”众生在生死中轮回不息,今天是人,明日可能就成了饿鬼或畜生;今日是异类,明天可能就变成了同类。宣传并强调人类是众生中的一员,与其它生物都是绝对平等的,大家都在时间和空间中互相转化,所以“观诸众生同于己身”,“观诸众生皆是亲属”,这是佛教生物生态观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佛教环境保护意识的哲学基础。
所谓“轮回”,即“众生无始以来,旋转于六道之生死,如车轮之转而无穷也。法华经方便品曰:‘以诸欲因缘,坠堕三恶道,轮回六趣中,背受诸苦毒。’心地观经三曰:‘有情轮回生六道,犹如车轮无始终。’观佛三昧经六曰:‘三界众生,轮回六趣,如旋火轮。’身观经曰:‘循环三界内,犹如极井轮。’”在敦煌壁画中,描绘有不少宣传众生在六道中轮回的画面,其构图形式一般是在地藏菩萨身后左右两侧各三道波浪纹的光芒,在光芒条状间绘六道图像。天道绘有头光的菩萨;人道绘怀抱经卷者或正在升天者;阿修罗道绘一菩萨手托日月,或绘两位裸身竖发者手持器械;畜生道绘牛、马;饿鬼道绘两人身带猛火,作痛苦状;地狱道绘两人赤身,正受火煎熬,或受牛头魔王追赶。这些图像一般都绘在洞窟的甬道顶部,可能有表示天堂佛国和冥府地狱的意味。
最能形象生动地表现佛教轮回学说的,是五代时期榆林窟第19窟的《五趣生死轮图》。“其图形是无常大鬼怀抱大轮,全轮分作五层,共包含四个内容,即一、佛居中心,下部是代表贪、嗔、痴的图形。二、五道:天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三、溉灌像:通过佛法及个人修行,轮回转生。四、十二支生灭之相:从过去世的善恶行业定位,然后投胎转生,经历人生道路的全过程,最后是死亡,回归到过去世,如此循环往复。这就是轮回,是佛教特有的多生说的形象图解,故此轮又名‘生命的车轮’。”
从以上六道轮回和五趣生死轮的图像和相关经文我们可以得知,众生是佛教所设想的宇宙世界中的客观存在,并且显而易见,不管是六道还是五道,道与道相比实际上是不平等的。天道与人道相比不平等,与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相比更不平等,其它亦是。所谓众生平等,如前引《往生论》所云,在于“具有佛性上,平等无二”,而所谓“佛性”,在《五趣生死轮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佛性实际上是一种机遇,是由轮回所产生的提供给各众生可能转化的机会。正如众生是佛教宇宙世界的客观存在,轮回则是众生的一种运动形式。由运动带来了机遇,而这机遇对于所有众生来说都是平等的,这就好像现代社会的彩票活动,获大奖和获小奖及无奖虽然是极不平等的,但彩票活动为每一位彩民提供的机遇却是平等的。轮回,为众生相互间转化提供了机遇,并且转化后的结果为所有众生都可能碰上,可能碰上的结果对于所有众生也是平等的。
有因才有果,有果必有因。“所谓因是原因,是能生,果是结果,是所生……因果就是指因果律,也指因果报应,是佛教用以说明一切关系并支持其宗教体系的基本理论。”榆林窟第19窟的《五趣生死轮图》中最外面一圈,便是“画十二缘生生死之相,所谓无明缘行乃至老死”。十二缘也称“十二因缘”或“十二有支”,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是说明众生生死流转的因果联系的,它强调十二个环节按顺序组成因果循环链条”,最重要的是,“释迦牟尼还把十二因缘和轮回、业力的思想联系、统一起来,提出业报轮回学说……宣扬业力是众生所受果报的前因,是众生生死流转的动力”。
业,是行动或作为的意思;业,体现着力量和作用,功德和过失。众生所作的善业和恶业都会引起相应的果报。由于业的性质不同,所得的报应也就不同,来世就会在不同的境界中轮回。
概言之,众生是佛教世界(有情世间)的客观存在,轮回是众生的运动形式,业报是众生轮回的原始动力。而建立在轮回机遇中的众生平等和贯穿于众生轮回全过程的因果报应,既是佛教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更是敦煌佛教环保意识的思想理论基础。
二、古代敦煌佛教环保意识基础的意义和作用
众生平等和因果报应是敦煌佛教环保意识的思想理论基础,这在敦煌壁画的许多内容中都可以看到。
如前述北魏第254窟《萨埵舍身饲虎图》与《尸毗王割肉贸鸽图》,萨埵用自己的生命拯救饿虎,尸毗王从自己身上割下与鸽子等量的肉给饿鹰充饥,即是宣传人的生命或生存价值与虎、鹰、鸽等动物一样,其思想出发点便是众生平等。
北魏第257窟的《九色鹿本生故事画》,则主要通过因果报应来宣传保护珍稀动物,保护生态环境。故事中的溺水者因忘恩负义出卖九色鹿而全身生疮溃烂死去,欲求九色鹿皮毛的王后也因贪欲落空羞恨而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经文最后说:“大王即下令国中,自今已往若有逐此鹿者,吾当诛其五族。于是众鹿数千为群皆来依附,饮食水草不侵禾稼,风雨时节五谷丰熟,人无疾病灾害不生,其时太平运命化去。”这一段内容很好地反映了动物与人类生态环境之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环保意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