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诚法师:佛教戒律是实现成功人生的方便之路
学诚法师(图片来源:资料图)
谈起佛教,不少人可能想到“清规戒律”、“戒律森严”。对于不了解佛教戒律的人,难免会有一种陌生而拘束的感觉。实际上,戒律只是一种方法、手段,并不是目的。好比一个人饿了,他淘米、生火、煮饭、炒菜,按照一定的流程和规矩来做饭,最后做出可口的饭菜,解决了饥饿问题。做饭的规矩是为“人要吃饭”这一目的而服务的;同样,佛教徒持守戒律,是为了净化自己的心灵,提升内心的力量,开发内在的智慧。
2500多年前,佛陀为了解决众生的“生老病死”问题,放弃王位出家修道。他在菩提树下参禅悟道,夜睹明星,终于大彻大悟而成佛。成佛之后,佛陀开口说的第一句话是:“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有妄想,人就容易胡思乱想,无法对事物有正确了解,容易犯不切实际的错误;有执著,人就会想不开,片面而孤立地理解事物,爱钻牛角尖。妄想、执著就是人的烦恼,换句话说,就是各种不良情绪。在不良情绪的驱使下,我们说话、做事时,可能对自己、别人、现在、未来都造成危害。要避免这些危害,就需要用戒律来规范自己的“身、语、意”——行动、说法和起心动念。
具体说来,戒律规定的事很多,包括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等等。比如不杀人、不骗人、不偷盗,按照这些规定去做,既不会伤害自己,也不会伤害别人,因而能够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内心趋于平静。内心平静之后,才容易专注,同时思维清晰,能够快速把握外界环境中的各种信息。这个过程,体现了佛法中的三学:戒、定、慧。好比学生读书,守规矩、不胡思乱想,才能坐得住,成为一个善于学习的人。
不仅学习如此,做事时也能体现出戒律的重要性。不论大事小事,我们在做的过程中,都可能受到外在人、事、物的干扰。要想顺利办成一件事,就需要预先做出规划、制定目标。若是长期的目标,则要把它细化、分解,变成一个个中期目标、近期目标、眼前的目标和当下要做的事情,我们才有办法实践,规划今天该做什么明天该做什么,从几点钟到几点钟该做什么。严格地照这个规划去做,事情才可能成功。遵守戒律的人,不容易临时改变计划,或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产生不良情绪。他的内心非常有力量,能够快速做出正确判断,面对抉择不会糊里糊涂或优柔寡断。如果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那就说明我们的心比较乱,往往跟着外在的境界跑。凡是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都能够经年累月地坚持自己的规划,每一天当中明白何时该做何事——这也是持戒的内涵。
因此,佛教的戒律可以说是我们实现成功人生的方便之路。现在社会上流行不少教人成功的学问,其实佛陀早就告诉我们觉悟人生的成功之道,其入门之处,便是戒律。古往今来,有无数的高僧大德,通过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成功实现了自信、自觉、自强的人生目标。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8小时点击排行
-
108497
1踏雪游少林 感受独特韵味 -
79486
2安徽黄山雪后惊现美丽“佛光” 令人叹 -
78537
3习近平会见星云大师:大师送我的书 我 -
77552
4雪中探访千年古刹南京栖霞寺 银装素裹 -
59620
5沈阳一商场惊现“风衣弥勒佛” 前卫造 -
48772
6素食健康:震惊 肉食背后的25个真相 -
47722
7合肥一楼盘开业请法师祈福 公司领导现 -
36646
8西藏“90后”活佛:用新潮科技概念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