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复旦大学博士后吴迎君: 怎么面对“法海”

2013年03月21日 10:00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综合 作者:吴迎君

编者按:“法海事件”中明贤法师等佛教界人士的挺身而出,是五浊恶世中的一股清流,我们发表的一系列文章,被复旦大学王雷泉教授誉为“有理有节的护法宏文”。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吴迎君为此撰文,表达对“法海事件”的看法。全文如下:

请学会尊重停止戏谑(图片来源:资料图)

一、“懂”是一个关键概念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是《庄子•秋水》篇的名句。“非”者之“知”与“不知”,“知”的有效性和有限性,是一个需要慎重面对的问题域。

朱光潜就此表示,“我们通常都有‘以己度人’的脾气,因为有这个脾气,对于自己以外的人和物才能了解。严格地说,各个人都只能直接地了解他自己,都只能知道自己处某种境地,有某种知觉,生某种情感。至于知道旁人旁物处某种境地、有某种知觉、生某种情感时,则是凭自己的经验推测出来的。”(朱光潜《谈美——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

经验事实确证“以己度人”的有效性,同时也确证其有限性。如《孔子家语•在厄》所述颜回“窃食”之事:孔子困于陈蔡之地,子贡“望见”颜回在熬煮着的粥前“取而食之”,“以为窃食”,告知孔子,孔子表示“吾信回之为仁久矣。虽汝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后来知道有泥灰掉到粥里,颜回“欲置之,则不洁;欲弃之,则可惜。即食之。”孔子的“推想”未错,子贡的“以为”却是落空。——有书著称孔子怀疑颜回云云,则更是歪曲史实纪录的“知”的失效了。

龚琳娜高唱“法海你不懂爱……法海你真的不懂爱”,“懂”是其中的一个关键概念与关键问题,值得厘清。《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懂”,意即“知道;了解”。由此可把歌曲中的“懂”理解成“了解”、“知道”(歌中在表示“法海你真的不懂爱”后继续强调“你不了解我”),进一步可追问:“法海你不懂爱”这一表述的“知”的有效性何在?有限性何在?

龚琳娜声称,“法海你不懂爱”这样一种表述是“真实”的,“你怎么面对法海,怎么面对阻力,爱情的阻力。这个时代我觉得更需要的是一种真实,真实的声音,还有真诚的心,这样的交流我觉得才会让人有共鸣。”(2013年1月19日中国新闻网)换言之,“法海你不懂爱”这一表述,具备“知”的真实有效。的确如此吗?

二、“法海”,是谁?

“法海你不懂爱”的主语“法海”,是谁?

圣严法师表示,“禅宗在金山寺的法系,……在《金山志》中有传记可查的,有裴头陀法海、瑞新、昙颖、怀贤……共计四十位。”(圣严法师《步步莲花》)史志纪录的法海禅师,是传承禅宗法脉的高僧。

基于“知”的真实性,“法海你不懂爱”的“法海”,在实然性上是金山寺一代祖师法海禅师。然而,没有任何史实纪录证实这位法海禅师建雷峰塔镇蛇妖。换言之,“法海你不懂爱”的“法海”,不具备史实的真实性。

龚琳娜自言“法海你不懂爱”是“和《白蛇传》相关的”(2012年11月27日中国日报网),沿着这一思路,“法海你不懂爱”的“法海”,在应然性上是《白蛇传》中的“法海”。“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中的《白娘子永镇雷锋塔》是留传于世的最早一篇完整的《白蛇传》”(戴不凡《试论<白蛇传>故事》),其中的法海禅师是“一个有德行的和尚”,白蛇威吓许宣若不与其相好,“一城百姓受苦,都死于非命!”许宣则自愿出家,坐化而终,并留诗警世“祖师度我出红尘,铁树开花始见春。……色即是空空即色,空空色色要分明。”这一叙事中的“法海禅师”,和史实中的“法海禅师”,同是济世救人的得道高僧。文艺作品中的应然性形象,指涉史实纪录中的实然性形象。两者之间,形成一种对应关系:前一“法海禅师”是根据后一“法海禅师”塑造的;前者是“摹本”,后者是“原本”;甚至,前者是能指,后者是所指。

《白娘子永镇雷锋塔》之后,白蛇传“故事定型”的“集大成的定本”(郑雷《神话的陨灭》)——清代方成培的《雷峰塔》,是根据《白娘子永镇雷锋塔》改编,称“金山上有个法海禅师,德行非常,”“奉钵收妖”,白蛇水漫金山。这一叙事中“法海禅师”,是《白娘子永镇雷锋塔》中“法海禅师”的增饰,一方面延续后者的“有德行”,道行非常;另一方面,借白蛇之口指责“法海禅师”“不仁”,“煽惑人心,使我夫妻离散”,精心设计出负面形象的“法海禅师”。方成培版本“法海禅师”并未割裂与冯梦龙版本“法海禅师”的承继关系,也并未断除与史实中“法海禅师”的对应关系。

在此辨析之下,则知“法海你不懂爱”的“法海”,并不是第一个完整版白蛇传的“法海禅师”,也不具备集大成版白蛇传的“法海禅师”的立体形象——虽是负面形象,但是“德行非常”——只是纯粹的反派,刻意阻挠“真诚的爱”、“做好人”、“幸福”,无他。当龚琳娜声称“法海你不懂爱”取材于《白蛇传》,当“法海你不懂爱”走红网络,其塑造的反派扁平人物“法海”,几乎遮蔽掉白蛇传故事的正面法海禅师形象和优缺点并存的负面法海禅师形象,某种意义上成为当前语境中白蛇传故事“法海”形象的“标准版”,并借此占据白蛇传故事“法海”形象与真实“法海”的对应关系。

简言之,“法海你不懂爱”的主语“法海”,是白蛇传故事“法海”形象在当前语境的“丑化版本”,更是真实人物金山寺法海禅师“抹黑版本”。

龚琳娜所解释的“法海你不懂爱”“和真实的历史人物没有关系”,站不住脚。

而“法海你不懂爱”的蔓延,更是导致一个抹黑当下现实存在的法师形象的后果,“同名认知”使得听者“认同”,“同名的连带效应直接影响到现在僧众的根本形象。”(明贤法师《再谈“一位僧人眼中的<法海你不懂爱>”》)明贤法师“立此存照”的一些网友微博,证实这一后果的严重性——“野有蔓草2000”:“法海老贼秃也成宗教领袖了?”网友“勤奋的树精”:“明贤法师想做当代法海!”网友“乌聊凯西”:“听说他最近想成立中国佛教螃蟹宗,以他的祖师爷法海为教主!”(明贤法师《不过,<法海你不懂爱>歌者仍请道歉!》)

以至于北京林业大学今自主招生的一个面试问题设计成:“如果你是法海,你会不会阻挡许仙和白娘子的爱情?”(2013年02月24日新华网)其中的假设性思路揭露,现实中存在过一个阻扰许白爱情的法海禅师。

于是乎,一种不具备真实性的“知”,自我装扮成具备真实性的“知”;一种失效的“知”,病毒一样不断扩散。

在此,正可用龚琳娜的话,反问龚琳娜——“你怎么面对法海”?!

三、“爱”,是什么?

“法海你不懂爱”的宾语“爱”,是什么?

根据歌词,这一“爱”是所谓“我们的爱”、“总是那么难获得”的“爱情”。

换言之,“法海你不懂爱情”,不懂男女之爱情,不懂人与妖之爱情。

有必要进行追问。

如前所述,“法海你不懂爱”的主语“法海”,最终追溯至真实的金山寺法海禅师。作为传承禅宗法脉的一位祖师,法海禅师对于佛教基本知识“十二因缘(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自然了知;对于其中的“爱(梵trsna^)”——“从受中心著。名之为爱。谓于所领受六尘中。心生渴爱也”(智顗《法界次第初门》),自然了知;对于龙树菩萨所言二爱,“凡夫爱念妻子,贪染五欲,故称欲爱”,“菩萨喜乐正法,欲使一切众生皆至佛道,故称法爱”(龙树《大智度论》),自然了知。

循此可知,“法海你不懂爱”所表述的“爱”,只是狭隘限于“欲爱”;而真实的法海禅师,“懂”的“爱”远比“欲爱”更加广阔,“懂”的是菩萨的“大爱”。

不仅如此,“法海你不懂爱”中表述的“我们在一起永远不分离”,企图“永远”的“欲爱”,盲视“诸行无常”的现实,恰恰揭示其对于“欲爱”的“不懂”。

在龚琳娜《金箍棒》的表演秀上,《法海你不懂爱》词曲作者老锣以僧人扮相亮相,手敲木鱼念叨“法海你懂爱,法海你懂爱……”

这一表述,当可理解作“法海你懂爱情”。

——大张旗鼓的宣称“法海你不懂爱情”,继之扮家家酒的“法海你懂爱情”,龚琳娜所称的“真实的声音,还有真诚的心”,在哪里?

或可解释:龚琳娜和老锣是“以己度人”的脾气推测法海。然而,这一“凭自己的经验推测”,是没有宗教信仰者对于一个宗教修行成就者的“推测”,同时是在没有对于后者所在宗教的基本尊重和基本知识基础的前提下的“推测”,自然是失效的。但是,如果这一失效的“推测”结论是“法海你不懂爱情”,如何解释随后装演的“法海你懂爱情”?

由此可见,龚琳娜和老锣的“法海你不懂爱”,哪怕称作一种缺乏信仰尊重前提的有限的“以己度人”,也不成立。其所表述的“法海”的“不懂爱”与“懂爱”,只能是一种缺乏信仰尊重前提的戏慢、戏谑、戏耍。

这样一种没有底线的对宗教信仰的戏侮,可以没有任何歉意吗?

[责任编辑:马本州] 标签:法海 吴迎君 《白蛇传》
打印转发

版权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010-62111406)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