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邺都的石窟群带
邯郸南响堂山石窟(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北魏末年,由于统治集团内部激烈的矛盾斗争,终于导致了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局面。鲜卑化了的汉人高欢,在群雄的角逐中渐渐壮大了自己的势力,组成了北方最大的一个军事集团。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元修不甘心受高欢的胁迫,带领一部分大臣西奔关中长安,依靠宇文氏集团建立了西魏。同年10月,高欢拥立元善见作了皇帝,并把首都从洛阳迁到了邮城(今河北临漳县),历史上把这个政权称作东魏。从此,北魏就灭亡了,统一的北方又被分成了东西两部分。从洛阳到渲关一线,成了东方的高氏和西方的宇文氏两大集团进行拉锯战的决斗场,使洛阳繁荣的佛教事业迅速衰落下去了。
邺城遗址,位于河北省临漳县西南12.5公里处,包括南北毗连的两个城址。北邺城相传创建于春秋时代,公元204年,曹操击破袁绍以后,曾把这里作为自己的国都。东魏迁都以后,又在北邺城的南部修建了一座南邺城,作为高氏政权的都城。据《洛阳伽蓝记》的记载,高欢当初在迁都的时候,洛阳一带很多寺院的和尚尼姑,也都跟着一同来到了邺城。因此,原来洛阳地区的佛教事业,基本被转移到了邺城,开始了新的发展。公元550年,高欢的次子高洋取代东魏建立了北齐。高氏集团的统治者们对佛教始终是崇奉的,在他们的直接倡导下,邺城一带的寺院在北齐末年发展到了4000多所,僧尼总数达到了8万人,形成了一个东方佛教的发展中心。今天,昔日繁盛的佛教事业连同它们所在的城市,一同被湮没到了地下,那些壮丽的寺院景观也早已被农家的耕地所取代了。所幸的是,在邺城西南的安阳地区和西北方的邯郸地区,还保存着一些当年开凿的石窟群,是我们探索东魏北齐佛教艺术的重要资料。
邯郸北响堂石窟(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邯郸水浴寺石窟内塑像(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高欢在迁都邺城的时候,还把晋阳(今山西太原)作为陪都。北齐建立后,确定了邺城为上都,晋阳为下都。北齐的几位皇帝一般是夏天居住在晋阳避暑,到了秋天再返回邺城。于是,在东魏、北齐的帝王将相们频繁地往来于两都之间的交通要道上,便兴起了一系列的行宫和寺院,响堂山石窟群就是其中著名的范例。响堂山石窟,包括北响堂、南响堂和小响堂三处,都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鼓山山麓。北响堂在和村东南鼓山山腰处,山下有常乐寺遗址;南响堂位于滏阳河左岸,与北响堂相距约15公里;小响堂又叫水浴寺,位于鼓山东坡、北响堂以东的薛村东山上。在北响堂山下的常乐寺遗址中,有一块公元1159年立的石碑记载说:北齐的文宣帝高洋经常从邺都到晋阳去,往来于鼓山山下,就在这里修建了一座离宫以备巡幸之用。有一次,他看见山腰间有数百名僧人正在举行佛教活动,就在那里开凿了3所石窟,雕刻了许多佛像,还在山下建了这座寺院。北响堂石窟现存有石窟9所,还有若干佛龛,其中以北洞、中洞、南洞最具有代表性。北洞俗称大佛洞,是北响堂石窟群中规模最大的一所,它的窟室内部大约12米见方,窟顶高约11.6米,中间立着边长近6米的巨大的中心塔柱,前面和左右两侧开龛造像,而在塔柱的后面雕出过洞,以供僧侣们绕行礼拜。中心柱三面的大龛都是天幕状的,幕顶装饰着山花、蕉叶,龛内的造像是坐佛与胁侍立菩萨,正面龛内的主佛像高达3.5米,是响堂山石窟中最大的一尊佛像。中心柱基座的表面,还开龛雕刻着树、河等诸神王像。在窟室的左右两壁与后壁过洞的两侧,雕刻着一系列覆钵塔状的大龛,龛两侧的立柱由跪状的怪兽承托着,柱顶装饰着火焰宝珠,柱身上还浮雕着精美的缠枝忍冬图案,在龛顶的覆钵体上面,有仰莲、相轮、忍冬和火焰宝珠共同组成的华丽的塔刹。可惜的是,这些龛内的造像在1912年被盗凿一空,现在的雕像是在1922年补做的。北洞的前壁上开了三个明窗,左右两侧各有一所佛龛,在龛与窟门间的两侧壁面上,原来雕刻着宏伟壮观的礼佛人物行列,现存只能看见少数人物的遗痕。这所大型中心柱窟,在内容布局与雕刻装饰方面,明显地继承着巩县石窟寺中北魏中心柱窟的作法。它很可能是在东魏末年已经开始创建了,而最终完成于北齐高洋作皇帝的年代里(公元550—559年),是最著名的北齐皇家石窟寺。
邯郸常乐寺三佛殿遗址(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北响堂的中洞俗称释迦洞,也是一所布局与装饰同北洞相近的中心塔柱窟,只是在规模上远不如北洞。它的外立面雕刻保存完好,可以清楚地看到原来的面貌:在洞窟的门外两侧分别雕着菩萨立像,再外的两侧龛内,又各雕着一身穿着甲胄的天王立像;门外的前廊处立着几很八角形的檐柱,中间的两根下部有狮子柱础;在前廊上部的崖面上,雕出覆钵塔状的窟顶,并有忍冬叶与火焰宝珠等组成的塔刹,形成了最具有北齐特色的塔形窟。
邯郸北响堂石窟释迦洞(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南洞俗称刻经洞,因为在这所洞窟的内外壁面上保存着许多石刻佛经,还有一块公元572年刻成的北齐晋昌郡开国公唐邕的写经碑。这里的石刻经文有《维摩诘所说经》、《弥勒下生经》、《无量寿经》等,都是很有名的大乘佛教经典。南洞外立面的上方也雕出覆钵塔形,但它的内部却是在正、左、右三壁上各开了一所大龛的佛殿窟,大龛内雕着坐佛与二弟子四菩萨像,龛外的立面刻着华美的天幕装饰。
在北响堂的北齐石窟中,所有佛教人物的雕像都一反北魏晚期的清瘦模式,创造出了一种造型健壮、敦实厚重的风范。它们穿着的服装都是轻薄的,仅仅刻着稀疏的衣纹,有的佛像又穿上了传自印度的通肩式袈裟,这些都似乎与高氏政权坚持鲜卑族的习俗有关。北响堂的这些皇家风范,还大大地影响着其他地区石窟寺的开凿和寺院佛像的制作。南响堂石窟群的第1、2窟是中心塔柱窟,它们的基本构造同北响堂的北洞、中洞有很多相似之处;其他五所洞窟都位于第1、2窟的上层,都是佛殿窟的形式。在第2窟门外两侧的龛内,被隋代磨平后刻成了《滏山石窟之碑》,上面记载着在北齐后主高纬当皇帝的第一年,也就是公元565年,由灵化寺的和尚慧义辟山草创了南响堂,后来由当朝宰相高阿那肱出资兴建成了这处石窟寺院。到了北齐末年,不信佛教的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军队打到了这里,砸毁了不少石窟里的佛像,所以,这里的佛教雕刻早已是残缺不全了。第7窟的保存状况是最好的,窟门外立着檐柱,上面雕成了屋檐的形状,在檐柱之间分别在窟门两侧开龛造立着金刚力士像。第7窟的内部结构很像北响堂的南洞,在正、左、右三壁上各开了一所天幕形大龛,龛内雕刻着一佛二菩萨二弟子像,龛下基坛的表面壶门间,浮雕着系列神王的形象。从现存的南响堂石窟造像风格来看,虽然它们的身躯仍然是敦厚的,但已不像北响堂那样健壮有力了,而这个时期的高氏集团也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开拓精神。小响堂石窟中的西窟,是一所中型的中心塔柱式洞窟。在中心塔柱的正、左、右三面分别开着天幕帐形大龛,龛内供奉着佛与二菩萨二弟子像,龛上有飞天浮雕,龛下柱基的表面一排小龛内,刻着香炉、供养比丘和神王。中心塔柱的后面上部是与后壁相连的,下面开出了可以环绕塔柱礼拜的甬道。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北响堂皇家中心塔柱窟的影响因素。有趣的是,在窟室后壁雕着一所立佛龛,立佛的身体下侧还刻着几位童子的形象,龛的外侧保留着公元574年10月明威将军陆景与张元妃敬造定光佛的发愿文铭文。原来,龛内的那尊立佛像就代表着定光佛。定光佛也叫燃灯佛,是佛教中过去世界的一位佛祖。《大智度论》中说他在出生的时候,一切身边如灯,所以叫作燃灯太子。后来他成了佛,也就称作燃灯佛。相传,释迦牟尼的前世曾经是一位儒童,有一天他看见燃灯佛祖走来了,人们都欢呼着拥向佛祖。儒童急忙从王家姑娘那里买了几枝青莲花,向燃灯佛祖跑去。可是人太多了,他怎么也挤不到眼前去。忽然,儒童看见燃灯佛祖身边有一片泥水地,因为太脏了,所以没有人。儒童毫不犹豫地过去向佛祖献花,并在泥水地面上五体投地,把自己的长头发掩在了泥地上,希望燃灯佛祖踩着自己的头发过去。燃灯佛目睹了这一切,就向在场的人们预言说:九十一劫以是贤劫,这个小孩会成为佛的,那时他的名字叫释迦牟尼。那么,在燃灯佛立像的下侧,有一位跪着的小孩,应该代表着释迦的前世。这个小龛刻成的时候,已经距离北齐国灭亡不远了。在河南安阳境内,还有几所精美的北齐小型石窟,也是值得一提的。安阳的灵泉寺,位于安阳市西南30公里太行山支脉室山的东麓,这一带保存着两所中小型的石窟洞。大住圣窟,开凿在灵泉寺以东0.5公里的岚峰山西麓断崖上,它原来是东魏的大和尚道凭于公元546年建造的一所修行窟,并没有什么雕刻。到了北齐时期,僧侣们又在这所窟内的地面中间向下凿成了一个倒凹字形的佛坛,并在坛上安置了三尊石雕坐佛像,在佛坛的侧面开龛雕出了象、风、火等八位神王像。这些造像都包含着典型的北齐时代风尚。
安阳灵泉寺大住圣窟(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大住圣窟位于灵泉寺以西0.5公里的宝山南麓石灰岩断壁上,是由隋朝的名僧灵裕于公元589年开创的,在唐代和尚道宣写的《续高僧传》一书中,还有这位灵裕和尚的传记。大住圣窟的门外两侧,各有一身刻技精湛的浮雕护法神王像,窟内的平面基本是正方形的,在正、左、右三壁间各开凿了一个圆拱形大龛,龛内都雕着坐佛和两位胁侍菩萨立像,窟顶的中心是一朵大型的莲花,莲花的周围刻着六身体态轻盈、随风飘舞的飞天。这种窟内布局仍然是北齐时代的传统。另外,在大住圣窟的前壁东侧,以减地线刻的形式排列着六层共24位罗汉坐像,它们的身下都刻着自己的名字,第一位是摩河迦叶,第二位是阿难,第二十四位是师子比丘。这可能与佛教禅宗宣扬的传法世系有关,也是一幅十分宝贵的石刻艺术资料。小南海石窟,位于安阳灵泉寺东南5公里善应村龟盖山南麓,面临着洹水,距离自然山泉——小南海不远,共有西、中、东三所石窟。中窟是在公元550—555年间,由灵山寺的和尚方法师开创,北齐国的国师僧稠禅师重莹修成的。西、东两窟的时代稍晚一些。这三所小窟都是略呈方形的平面,下有倒凹字形基坛,在坛上雕像,窟顶是覆斗形的。我们可以多少从中看到一些北魏龙门宾阳中洞以来的旧传统。这三所小窟在造像的安排上也是很有特点的:在正壁坛上安置的是主尊佛坐像,两侧各有一身胁侍立像;在侧壁高浮雕的佛、菩萨立像之间,还以浅浮雕的形式刻着供养比丘和俗家供养人的形象,僧稠的供养像也被刻在了中窟的北壁。在侧壁的上方有的刻着众多的佛教人物,有的刻着菩提树与莲花水池,似乎代表着特定的环境和佛教故事内容。这两种不同的雕刻手法相结合,使得这些小小的窟内空间显得主次分明,排列有序,意趣盎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8小时点击排行
-
108497
1踏雪游少林 感受独特韵味 -
79486
2安徽黄山雪后惊现美丽“佛光” 令人叹 -
78537
3习近平会见星云大师:大师送我的书 我 -
77552
4雪中探访千年古刹南京栖霞寺 银装素裹 -
59620
5沈阳一商场惊现“风衣弥勒佛” 前卫造 -
48772
6素食健康:震惊 肉食背后的25个真相 -
47722
7合肥一楼盘开业请法师祈福 公司领导现 -
36646
8西藏“90后”活佛:用新潮科技概念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