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佛寺建筑艺术(一)
2010年06月13日 09:21《佛教文化》2009年第1期 】 【打印共有评论0

佛光寺位于五台县豆村镇佛光山腰,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会昌灭法中被毁,唐大中十年(874)在旧址上重建。寺坐东朝西,因地势而建,东、南、北三面山峰环抱,总平面呈现三个平台。主体建筑东大殿建于第三层平台上,虽然建造时间晚南禅寺大殿75年,但其规模远大于南禅寺,且后世在修葺中改动较少,是已知现存唐代木构殿堂的范例。东大殿面阔七间34米,进深四间17.66米,单檐庑殿顶,为一座中型殿堂。殿身构架自下而上由柱网、铺作层和梁架三部分组成,这种水平分层、上下叠和的构架形式是唐代殿堂建筑的主要特征。殿内柱网设置采用宋《营造法式》称之为“金箱斗底槽”的形式。金柱将殿内空间分为内槽和外槽两部分,金柱所围空间为“内槽”,内槽四周金柱与檐柱之间的空间称为“外槽”。殿身四周檐柱侧角、升起明显,柱身采用支柱造,柱头卷刹和缓。内柱柱础石素平无饰,檐柱柱础石雕有宝装莲辦。柱间用栏额相互联系,转角处栏额不出头,无普柏枋。檐下设柱头和补间铺作,其中外檐柱头形式为七铺作双抄双下昂,偷心造;补间形式为五铺作双抄无昂,斗栱硕壮宏伟。殿内梁架分明栿和草栿两部分,前者砍伐规整,后者制作粗糙。平梁上仅用两只大叉手斜向支撑,以承平榑上荷载,这些均为汉唐时期建筑的固有形制。前檐明间五间装板门,两梢间及山面后部一间设直棂窗。东大殿的建筑形式、设计与材料保持了唐代木构建筑的真实性,如:“金箱斗底槽”平面,“侧角”、“生起”明显,直棂窗,有阑额无普拍枋,举折平缓,出檐深远,设“月梁”、“徼背”、“叉手”等,无一不是唐代建筑特征的真实体现。

二、宋代建筑特征

宋元时期,五台山佛教平稳发展,当时全山寺庙数量为70余处。从整个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史来看,宋代是中国木构建筑的成熟时期,崇宁二年(1103)颁布了中国历史士第一套建筑技术标准和基本工料定额标准——《营造法式》。其中一些标准不但控制了建筑结构的断面。而且还控制了建筑的尺度,使建筑构件标准化。随着《营造法式》的颁布,各地建筑技术得到了改善。五台山留存至今的宋代建筑实例不多,定襄洪福寺大雄宝殿为其一。

定襄洪福寺(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提供)

洪福寺创建年代不详,椐寺内金天会十年(1132)《僧慧广预修金幢》记载,该寺至迟建于北宋绍圣二年(1095),宋、金、元、明四代予以修葺。寺坐北朝南,建于高7米的土台之上,四周设边长为400米的高堡围墙,防御性特征显著。现存毗卢大殿为北宋时期的原物,是研究五台山宋代建筑的重要实物例证。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设方形柱础石,上无雕饰,檐下设柱头、转角和补间铺作,其中柱头形式为六铺作单抄双下昂,外拽计心、里拽偷心。明间及两次间设六抹隔扇门,梢间设直棂窗。殿内彻上露明造,梁架结构为三椽栿前后对乳栿。殿顶筒板瓦覆盖,琉璃脊兽保存完整。整条屋脊上还间饰牡丹花草、草叶及几何图案。线条流畅,造型优美。殿内佛坛上供元代塑像9尊,从外观风格来看,宋代建筑没有唐代建筑所具有的宏伟刚健风格,但却比唐代建筑更秀丽。(未完待续)

【头条】:独家对话汪海波:不赞同开金棺 佛顶骨舍利无真假之别

【观点】:张锡镇:泰几乎全民信佛 暴力为何无法避免

【两岸】:华人佛教独家对话星云大师:两岸佛教交流及人间佛教

【觉悟】:深入经藏——实践净化见解 见解净化心灵

【影音】:佛顶骨舍利纪实全集

【图片】:别样风情

【朝圣】:京都的竹林寺庙:寻找记忆中的一休哥

【众生】:邓超:佛教智慧教我远离不好的事

【一日禅】:让身心安住当下 培育慈悲和智慧的果实

【素食】食话食说 推荐端午节美味素食的具体做法

【禅茶一味】:有“壶”同享 有难同当

【心灵物语】:机会多与少的较量

【慈善】:南普陀寺举行2010年慈善助学金发放仪式

【佛艺】:五台山佛寺建筑艺术(一)

【佛教常识】:端午节与佛教有啥关系?

【法讯】:江西佛学院发布2010年招生简章

【书店】:生活中的修行——教你静心养性 笑对生活中的八面来风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张映莹 编辑:闫秀勇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