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古人把祗园寺建造成如此的形式,这里有什么讲究或是某种用意吗?
由于山势的原因,祗园寺并没有建成传统的中轴形式。由于大雄宝殿是佛教里最重要的建筑,当时的人们则依山就势,把大殿建在高高的台阶上。从山门到天王殿再到大雄宝殿,等级的上升,也是比喻僧人修行品位的提升。
从建筑方面讲,这个寺院,主要是都纲式建筑,自由都纲式建筑,以大雄宝殿为都,以周围的附式建筑为纲,所以,您会看到大雄宝殿的周围有讲堂,有禅堂,有僧寮,有课堂等等,围在大雄宝殿的周围。所以讲,这叫都纲式建筑,是九华山祗园寺一个很重要的一个特色。
九华山主体由花岗岩构成,这里地形复杂,山多地少,建筑用地狭窄,修建房屋必然要依山就势。而建筑在花岗岩山崖上的寺院,也就成为悬寺。
百岁宫,初名摘星庵,始建于明代,同祗园寺一样,也是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这座寺院修建于摩天岭上,如一座古老的城堡,布局曲折幽深、气势恢宏壮丽。从不同方位观察百岁宫时,会赫然发现在每一个角度看到的楼层竟然各不相同。从山门的这个方向看只是一层楼,大殿的厢房是两层楼,然而从后门看,则是一座高达55米的五层楼。
九华山百岁宫(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提供)
在百岁宫大殿中,在佛龛之下有一块天然的山石,它被称为龙头石,原本是这座山峰的最高点,当年人们修建百岁宫时,就巧妙地把它利用为大殿的基梁。目前这座寺院供奉着无暇僧人的肉身。
在九华山,还有众多像百岁宫这样建在高山之巅的寺院,它们统称为高山玄寺。而位于海拔1306米峰顶的天台寺就是其中最高的一所。从山脚到天台寺单程有15公里,要先乘坐索道来到天台峰西侧,然后步行上山。天台寺,始建于宋代,后来又经过多次重建、修整,这座寺院巧妙借助山梁的凹陷处构造,与周边峰、石、洞融为一体,站在天台寺前远可眺黄山长江,近可望整个九华街,百岁宫也在它的脚下。(未完待续)
作者:熊晓松 编辑:闫秀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