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路菩萨”与“莲花手”:汉藏持莲花观音像比较(下)
2010年05月21日 09:19《西藏研究》 】 【打印共有评论0


吉美博物馆藏唐——五代莫高窟《引路菩萨》(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提供)

藏传佛教“莲花手”这一名称的使用,在不严格的图像志论述中已十分流行,说明其造像数量之多、信仰之流行。而一个显然的问题是,在内地佛教供养的观音名号中,鲜见“莲花手”这一名称,无论持花与否,最通用的就是“观音菩萨”。然而,通过笔者的分析,发现汉地持莲花的观音中,在样式及功能上与藏传佛教之“莲花手”相似的一种身形,为唐代以来流行的“引路菩萨”。以下介绍几幅代表作品:

第一幅:唐代,现藏大英博物馆,斯坦因绘画第47号。样式为:菩萨左手持莲花,上系小幡——引导死者往生的标志,右手持柄香炉,在其身后是一贵妇小像。在画的右上角有榜题,前面文字不清,只余“引路菩”三字。

第二幅:晚唐至五代,现藏英国博物馆。样式为:菩萨持小莲花和幡。画左上角榜题:“引路菩萨一躯”。

第三幅:五代,现藏英国博物馆。斯坦因绘画第46号。菩萨持大幡,无花。头冠上有化佛无量光。

第四幅:五代,法国吉美博物馆收藏第1765号。样式为:菩萨右手持大幡,无花。左上角书写:“女弟子康氏奉亡夫薛诠,画引路菩萨壹尊一心供养”。

第五幅:五代至北宋,现法国吉美国立东方美术馆收藏。此画于1906至1909年间为伯希和从敦煌莫高窟掠走。样式为:菩萨左手持大幡,画面右上角有榜题框,无字。从菩萨头冠上的化佛,可辨认出是无量光,因此断定此菩萨是观音菩萨。

第六幅:五代至北宋,现收藏于法国吉美国立东方美术馆,此画与前者同时为伯希和从敦煌莫高窟掠走。画面与上同,但方向相反。

以上6幅作品基本可以认定为观音的“引路菩萨”身形,图像学特征是:菩萨头上有化佛(据此可以确定此菩萨为观音),手中必持有莲花,或代之以引路长幡。

通过6幅年代不一、样式有变的引路菩萨像,可以得出以下的认识:唐代作为持莲花观音的标识:莲花,还清楚地表现在菩萨手中,引路长幡只是一个很小的符号附着于莲花上。五代(或宋)以后,随着净土信仰的进一步流行,菩萨手中的引路幡变大,而莲花消失。这时“莲花手”的原始意义不见了,净土信仰中“接引菩萨”的意义,凸显出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李翎 编辑:闫秀勇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