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藏金田摹水月观音(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提供/于保华拍摄)
西夏石窟中的壁画是丰富多采的,它们除了沿袭诏、宋的一些题材外,又增加了很多新内容,而且佛教密宗题材的壁画也越来越兴盛。其中最能代表西夏壁画特色的,是一种“水月观音”画,为我们增添了不少新鲜的感觉。
水月观音,就是正在观看水中月的观音。在画面上,观音菩萨宛如一位盛装的美丽少女,自由自在地坐在水边石上,有时她的一只脚还下垂踏着水中的莲花,观音的身后有很大的圆光。天上的幕色苍茫之中挂着一轮明月,观音菩萨正在俯视着碧波中的月亮倒影。在绿水的远处,是峰峦叠障,再加上整个画面之中云烟缭绕,使人们仿佛身临飘飘渺渺的仙境一般。
据历史记载,水月观音像最初是由盛唐著名画家周昉创作成的,它参考了一些《华严经》等书中的描述。以后越来越被人们喜爱了。我们今天能看到最早的水月观音画,是敦煌藏经洞里发现的唐朝末年或五代时期的作品。宋代的石窟之中也有,只是到了西夏时代,这个画题才真正流行起来了,并且在规模、内容、表现技巧等方面都大大地长进成熟。在当时的社会上,人们普遍喜欢山水画,欣赏画中透出的意境之美。西夏的水月观音画正好迎合了这种审美口味,信徒们不仅可以从中得到美的享受,还能自然悟出画中的哲理。水中月、镜中花,都是不现实的虚幻中的东西。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一次目睹了水月观音画后,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净渌水上,虚白光中,一睹其相,万缘皆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功名利禄,只不过是虚无飘渺的过眼云烟。只有佛祖的伟大思想,才能揭示这个真理,并且引导人们去进入绝对的快乐幸福世界。这就是水月观音画的真正含义。
更有意思的是,榆林窟和东千佛洞的几幅水月观音壁画以及普贤变画中,还画出了唐僧(玄奘)和他的徒弟猴行者拜谒观音或普贤菩萨的情景。在水波岸边的大树下,画着一位中年的僧人,他的身后是猴行者牵着一匹白马,他们正遥望着观音(或普贤),恭敬参拜。唐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传到了五代和北宋时,就已经有说书的艺人们向群众说唱了。在广泛流传的过程中,艺人们不断地加入神话色彩,最后,终于形成了一部作为评书底本的文学作品——《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在这本书中,唐僧取经就多亏了一位神通广大、变化多端、善能降妖的猴行者的帮助,才能逢凶化吉,屡脱险境。其中正好就有一段猴行者保护唐僧在虚白光中向观音菩萨敬礼的情节。佛教石窟中的壁画加入了市民阶层中流传的神话故事内容,这在前朝是看不到的。也只有在佛教及其艺术不断地世俗化与生活化的历史背景下,才能出现这样奇怪的、在当时却是合理的作品。因为,在普通市民眼里,唐僧与猴行者的故事并不是神话,而是现实,这样神通广大的人物,也对观音如此恭敬,就更增加了画面的神圣境界与艺术感染力。不过,这时的唐僧主要只有一位徒弟,在以后的小说《西游记》中,猴行者就取名悟空了,还有了猪八戒与沙和尚两位师弟,再上西天取经就更热闹了。
除了水月观音画外,西夏石窟的壁画内容大部分是形象比较单一的千佛、供养菩萨等,画幅的规模也都比较大。还有一些根据佛教经典绘制出的《西方净土变》壁画。榆林窟第3窟中的《文殊变》和《普贤变》图,分别以骑狮的文殊师利菩萨和乘象的普贤菩萨为中心,前后簇着侍从人物,后面是青山绿水、云烟环绕,山中林木葱郁、楼阁掩映,构成了气势雄浑的山水画卷,也是西夏石窟壁画中的佳作。
西夏王朝早已成为历史,党项族也已经被汉族等融合了,然而他们遗留在河西走廊的佛教石窟艺术,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中,却构成了一个光辉的篇章。
作者:常青 编辑:闫秀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