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拉宫
寺院是佛教住持三宝和弘法利生的场所。又是佛教文化的载体,联结国际友好的纽带,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其建筑本身,则是祖国最珍贵的文化遗产,建筑学领域中一个独特体系——佛教建筑体系。
佛教传入中国,一般公认是公元一世纪中汉明帝时期,但这只能说是佛教作为一个宗教正式得到当时政府的崇信和承认的开始。实际传入时期见于史籍的就有公元前二年大月氏国使者伊存口授佛经于当时博士弟子景卢的纪载。随后藏、傣等民族地区在七世纪中又都分别从汉地及印度、尼泊尔、缅甸传入佛教,形成了我国佛教的汉、藏、巴利语三大系统。而这三大语系佛教在各该地区的传播,也带来了不同民族技艺、风格的佛教建筑。
我国建筑,按照已有文字的纪录来说,到佛教传入中国时,就有将近两千年的历史。佛教传入后,基于宗教生活特有的要求,并吸收外来的新的因素,开拓创新,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固有的建筑传统技艺。
佛教寺院的布局风格,有其不断的历史演变。
广大汉族地区早期的佛寺布局,几乎寺必有塔,而且塔居寺的中心。如佛教东来后,我国第一座佛寺——白马寺内就有塔。《魏书·释老志》称:“自洛中构白马寺,盛饰佛图,画迹甚妙,为四方式。凡宫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从一级至三、五、七、九……。”《洛阳伽蓝记》亦称白马寺内“浮图前奈林葡萄异于余处”。最早具体叙述佛寺状况的历史文献(《后汉书·陶谦传》)称,后汉末笮融“大起浮图,上累金盘,下为重楼。又堂阁周回,可容三千许人”。所谓“上累金盘”,就是用金属按印度窣堵波式样的缩影作刹;“下为重楼”,即下面用中国原有的所谓“望仙楼”多层楼阁式为塔身,构成我国早期佛塔塔型,为寺的中心。这一佛寺布局的形式,基本上延续至唐初。自道宣律师的《戒坛图经》问世以后,塔的中心位置,始由佛殿前移至殿后。以后随着历史转移,遂逐步以殿堂为主体,而塔居次要地位,最后演变为不居寺内而建在寺外以至距离较远的地方。这一转化,与佛经中先后倡导佛教徒祀拜对象的改变有关,即由拜塔转而盛行礼拜佛菩萨像,而殿堂则为供奉造像所在有关系。以殿堂为中心的寺院平面格局,在公元四、五世纪已基本定型,即基本采用我国原有建筑一般传统布局,山门后中轴线上布置重重的殿堂而周围则环以廊庑楼阁,庭院深深、花木掩映,形成庄严清静,适于宗教生活、活动和满足宗教气氛要求的环境。
作者:秉之 编辑:闫秀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