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佛耳环
纵观源自印度的佛教艺术,在饰物方面菩萨的璎珞、钏、镯在壁画、金、石、泥造像中是必须有的,唯有耳饰似乎可有可无,这看来只能解释为中原文化对此的抵制。
波罗时期手镯
但是耳饰于中华大地古即有之,原始社会的先人们已经知道穿耳佩物来美化自己了(或者保护自己)。如安徽含山凌家滩出土的一中年男子玉人,除了有层层的手镯之外,他的两耳都有穿孔;甘肃天水蔡家坪出土的一面陶塑少女头像,五官清秀,似正在张口歌唱,她的双耳也都穿孔;这些小孔显然是穿挂耳饰用的。这种风俗起于何时,史料没有明确的记载,汉代以来的文献,有南方少数民族北传说,如《南史?林邑国传》:“穿耳贯小环,自林邑、扶南诸国皆然也。”从流传下来诸多的史前人物形象上看,一般耳部都有小孔且不分男女,这种耳部的佩饰恰好与手镯、头饰相统一。然而到了周朝,各种学术思想的涌现,对于穿耳之俗有了非议,郭沫若《金文丛考》根据《庄子?德充符篇》“为天子之诸御,不爪翦、不穿耳”认为,“爪翦穿耳者不得御于天子,乃以为非礼。天子者宗周盛时之王,此尤足证女子穿耳之习必在周室衰微以后见重于世”。也就是说,穿耳之俗在史前是十分普遍的,商周之时,随着礼教制度的加强,中原人开始鄙视这种风俗,并且形成根深蒂固的观念。“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之后,此俗又流行开来,然而既使流行于世,穿耳带环依然被认为“乃贱者之事”(明?田艺蘅《留青日札》),是“蛮夷所为”(《释名?释首饰》),而有着文化礼教的中原子孙讲究所谓“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敢毁伤”(《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虽然孔夫子也讲,君子不可以不饰,不饰无貌,无貌不敬,不敬不礼,无礼不立,但这种饰只限于“加饰”戴物,是不可以破坏身体的任何部位然后用来装饰的。依这一观点看,我们也确实可以发现许多早期的华饰人物形象多为下层普通人或歌舞妓,如广州出土的一件东汉时期的陶俑,就是一位佩有很醒目耳饰的长袖舞女。由于中国有着“穿耳非礼”、“毁身不孝”的传统观念。因此当印度的佛教艺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她自身所具有的许多造型特点都被中国的艺匠继承下来,唯独耳饰,姗姗迟来。
作者:李翎 编辑:闫秀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