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农历六月二十七日 《大乘广百论释论》始译纪念日

2013年08月02日 17:30
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广百论释论》(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2013年8月3日,农历六月二十七日,是《大乘广百论释论》始译纪念日。

《大乘广百论释论》,十卷,又称《广百论释论》《广百论释》《广百论》,古印度护法菩萨造,唐玄奘法师译。本书是对圣天菩萨所造《广百论本》之注释书,全书共分八品,每品各有偈颂二十五首,合为二百偈颂,专门破斥外道及小乘所说诸法实有之迷执,证我法皆空并开显真空无我之中道义。圣天菩萨为中观派大师,护法菩萨为唯识派大师,因此《广百论释论》之形成,显示后世一般学者以中观与瑜伽两系教法乃空、有相对之看法,在本质上有欠允当,本论即证明两系之教法实际上相辅相成;在本论中,护法菩萨既说中观之真谛空,亦说唯识之俗谛有,因此本书乃是融和二学派之思想而成。高宗永徽元年六月二十七日,玄奘法师于大慈恩寺翻经院开始翻译此论,至十二月二十三日译毕,沙门敬明等人笔受。

玄奘(600~664),唐代高僧,中国佛教史上四大译经家之一。姓陈,俗名袆,偃师人。玄奘法师于唐太宗贞观年间西行,跋涉万里,于贞观七年至印度,在印游学多年,深受戒日王之敬重,戒日王曾为法师设大会,敕使诸国义解之徒于曲女城汇集,玄奘法师受请登床,专扬大乘论意,被尊为“大乘天”。法师于贞观十九年回到长安,以所获梵本六百五十七部献于朝,太宗使于弘福寺传译之。高宗永徽三年,于慈恩寺以西域之法建大塔。显庆四年,高宗以玉华宫为寺,次年法师于该寺译《大般若经》。麟德元年二月,命弟子普光抄录所译之经论,凡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同月五日示寂,寿六十五。玄奘法师一生事迹,详见《大唐西域记》《广弘明集》《续高僧传》《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佛祖通载》诸书。

[责任编辑:印媛] 标签:大乘广百论释论 广百论本 护法 圣天 玄奘
打印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