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世纪的中古时期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重要时期,佛教开始了与中国传统社会的融合,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影响也愈来愈大。尤其是佛教僧众广泛地参与社会慈善和公益事业是这一时期佛教向世俗社会靠拢的重要表现形式。这其中,佛教在救灾活动中的作用表现得极为突出。
一、佛教与官方的祈雨活动
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家业国,气候的变化对农业的影响至关重要。而旱灾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古代农业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面对自然灾害的威胁,由于认识以及技术能力的局限,人们无力抵御。于是,通过祈社稷、山川、大雩等寄希望于上天降雨的祭祀手段就成为我国古代长期存在的重要的禳灾手段。
那么,为什么佛教能够与祈雨等禳灾活动发生联系呢?这是因为在古印度佛经中有被称为“Naga”的巨蛇,是佛的护卫者,它生活在江河湖海中,能兴云布雨。这恰好与中国传统观念中龙王的致雨功能相仿,在佛教传入中国时,它就被僧人翻译为百姓所熟悉的“龙”。于是,当传统的禳灾手段不能灵验的时候,人们转而向佛教寻求解救的办法。
因此,最早参与祈祷救灾的多是来华传播佛教的天竺和西域僧人,他们多属于密宗。密宗高僧都以拥有神秘的法力而著称,尤其善于用咒术驱使龙,这使他们很快成为政府禳灾祈祷中的重要人物,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佛图澄和涉公。后赵时大旱,六月不雨。石虎遣太子祈雨也没有效果,于是令佛图澄祈雨,天降白龙两头,“其日大雨,方数千里”(《高僧传》卷9《佛图澄传》)。前秦时来长安的西域僧人涉公也善于咒龙降雨,时常灵验,深得符坚信任(《高僧传》卷10《涉公传》)。之后,随着僧人参与祈雨的增多,一些用于祈雨的佛经也被翻译出来。北周僧人闍那耶舍翻译了《大方等大云经请雨品第六十四》,隋僧人那连提耶舍也翻译了《大云轮请雨经》,祈雨仪式变得更加周密而有序。
这一时期,僧人也在各地方广泛参与祈雨活动。一般多是由地方名僧主持,如东晋时,浔阳大旱,名僧慧远读《海龙王经》祈雨(《高僧传》卷6《慧远传》)。开皇十四年(594)吴地大旱,剌史刘景安就请僧人真观讲《海龙王经》祈雨(《续高僧传》卷30《真观传》)。
降雨本身就是一种自然现象,并不会因为僧人的咒语或者诵经而应验。当祈雨不能应验时,僧侣们该怎么办呢?隋开皇六年(586)年大旱,文帝请三百僧祈雨,仍未应验。文帝遣大臣苏威向延兴寺僧昙延询问原因。昙延指出是由于文帝与大臣们不能够亲身祈雨,很巧妙地将责任推给了皇帝及其大臣。于是,文帝请昙延坐御座讲经说法,皇帝与大臣席地而坐受八戒。正午时分,天上出现云彩,很快就下雨了(《续高僧传》卷8《昙延传》)。《大云经祈雨坛法》中的对应办法更是简单,“亢旱之时,如是依法读此《大云经》。或经一日二日乃至七日,定降注甘雨。若灾重不雨,更作必降甘雨”。原来是这样,只要不断地颂念经文,雨迟早都是要下的。
祈雨活动使灾民寄希望于上天的恩赐,而不采取更主动的举措防灾、救灾,这是其消极面。但客观上讲,僧人祈祷活动对灾民和社会的心理作用还是应该肯定的。自然灾害不仅使灾民财产受到损失,还会导致灾民失去信心,形成灾民意识,不利于社会灾后的恢复。所以,马林诺夫斯基在《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中指出:由于人们相信宗教仪式的举行战胜了恐惧、失望、灰心等离心力,从而使受到威胁的群体生活得到了最有力的重新统协的机会,最终增强了社会群体的凝聚力。
作者:毛阳光 编辑:邢艳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