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观照的奇迹》:答案要自己找寻

2013年07月22日 09:21
来源:《观照的奇迹》 作者:一行禅师

 摘自:《观照的奇迹》  一行禅师著,线装书局,2013年1月

阅读提示本书是一行禅师专门写给普通人的,关于提升自我认识、化解各种负面情绪的心灵成长书。在生活中,我们总会因为各种问题而卷入到情绪的漩涡中,一不小心就沦为了悲伤、恐惧、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的“奴隶”。

松果之所以存在,不是为了供人类取暖

昨天下午,小谭苏让她的老师吃了一惊。她吃过午饭后,就拿起扫帚,在没人要求的情况下,开始清扫教室的地板。村里的孩子没有人曾做过这种事。那天下课之后,苏的老师跟著她来到我们山腰上的小木屋,告诉我这件事。我告诉她,在我的国家,所有贫穷人家的孩子都会做同样的事。不必大人们吩咐,他们就会自动帮忙整理家务。

今天是法国的节日,所以苏不必去上学。早晨我们去散步,一起采集松果。她告诉我,大地长出松果,是为了让我们在冬天能够利用它们生火取暖。但是我告诉她,松果之所以存在,是为了生出小松树,而不是为了人类取暖用。她对我的解释非伹不感到失望,反而眼睛为之一亮。 

各位还记得我们在《华严经》和相对论中,讨论过有关空间和时间的观念吗?一旦抛掉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这类观念,长久以来形塑思惟模式的许多概念也会开始瓦解。

靴带理论学家发现,所有的次原子粒子,例如电子等,都无法彼此独立存在。事实上,它们是“互相关连”的,而这些粒子依次与其他粒子“互相关连”。没有任何粒子具有独立性。这种特性极类似相互依存、互即互入和互相融合。

事实上是了知实相的心灵创造了粒子世界

相对论的出现,对于理解核粒子有深远影响。在相对论中,质量与能量是同样的东西,犹如我们发现,“雨”这个字可以同时在一个句子中当做主词和动词。当我们明白质量只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就能理解粒子之间的互相关连,就是四维时空充满动态的实相。

对现代科学家而言,一个核粒子犹如《华严经》中所提到的“一微尘”或“一毫端”,同时含摄了空间和时间。这些粒子可被视为一个时间的“微粒”,如同《华严经》里所描述的最短暂瞬间“刹那”:据说,一刹那不只包含过去、现在和未来,还含纳了物质与空间。

一个粒子不能再被当成是置身于三度空间的物体,如一粒弹珠或一粒微尘。在我们的认知中,它已经变得更加抽象。例如,电子可称为“四维时空的动态体”或是“概率波”。

我们必须了解,像“粒子”、“体”和“波”这些字眼,已不再具备一般语言的意义。现代物理学家亟欲超越概念世界的框架,于是,如今粒子被视为抽象的数理量(不再是从一般有所分别性的知识角度来看)。

有些科学家宣称,核粒子的性质不过是观察者心灵的创造物,实际上,粒子本身并不存在任何独立于观察者心灵的性质。这意味著在粒子的世界里,事实上是了知实相的心灵创造了粒子世界。 

禅修不是在衡量或思惟心的对象,而是直接体认它

对现今的物理学家而言,心的对象(心所)与心本身是不可分的。科学家再也无法以全然的客观性来进行观察,他们的心无法与被观察的对象截然章分。 

约翰·惠勒①认为,应以“参与者”来取代“观察者”一词。因为有“观察者”存在,主体和客体之间就必定有一严格的界线:但以“参与者”称之,则主客体间的区别就会模糊,甚至消失了,也因此直接体验就可能产生。

这种“参与者”和“观察者”的观念极近似禅修。根据《四念处经》的看法,当我们禅观自己的身体时,是安住在身体静观身体(观身如身)。这表示,我们并未把身体当做某个不相关的客体,而这个客体也不能够独立于这个观察它的心而存在。禅修不是在衡量或思惟心的对象,而是直接体认它。这就是“无分别智”②。

由于我们内在区分“心”和“心的对象”的习性是如此根深柢固,因此,唯有藉著禅修才能逐渐加以破除。《四念处经》中提到四种修观的对象:身(身体)、受(觉受)、心和法(心所、心的对象)。佛陀住世时,弟子们就进行这样的禅修训练。这种分类方式,是为了有助于禅修,而非辅助我们分析这些事物。

在《四念处经》中,所有物质现象都被称为“法”(心所、心的对象)。当然,我们也能够观察身体(身)、觉受(受),甚至心,这些都能归类为“法”(心所、心的对象)。事实上,在《四念处经》中,将物质等所有现象都视为“法”,已经明白显示,在久远以前,佛教就反对“心”和“心的对象”之间的区别。

见山依旧是山,见水依旧是水

当那些从事基础粒子研究的物理学家,在实验室工作一整天后回到家中,往往会感到周遭的事物,例如一张椅子或一片水果,似乎已失去以往所呈现的实质性。

这些物理学家在踏入基本粒子的世界后,除了自己的“心”以外,几乎无法在物质世界中发现任何真实的东西。

艾弗瑞德·凯斯勒③说:“物质只能从两种互补的面向,即“波”和“粒子”来看待。因此,一直以来把“物质”当做是大自然的构成要素的这种想法,是我们必须抛弃的。”

虽然对我们来说,一张椅子或一颗橘子不再是“物质”,但是我们仍然是坐在椅子上,并且吃掉橘子。我们的组成与它们有相同的性质,即使那只是计算出来的数学公式。

禅修者明白,世间万物都与所有其他现象互相交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看待椅子或橘子的眼光,与大多数人不同。

当他们看山和水时,是“见水不是水,见山不是山”。这时的山“已经融入”水,而水也“已经融入”山(互相交融):山已成为水,水已成为山(互即互入)。然而,当他们想要游泳时,必须到河边而不是爬到山上。当他们回归到日常生活中,就会“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

“空”并非不存在,而是缺乏永恒的特性

凡是领悟到粒子间互相依存本质的科学家,甚至连日常生活中察觉现实的方式都可能受到影响,因此,他们的精神面向也可能发生某种转化。了悟到事物间的现象是互相交融和互即互人的禅修者,内在也经历了某种改变。

原先抱持的“自我”和“对象”的概念消失,而在万物中见到自己,并且在自身中见到万物。这份转化正是禅修的首要目标。这正是为什么“觉知当下”不仅是在禅修期间要维持,而且无时无刻都要维持。

[责任编辑:马本州] 标签:观照的奇迹 一行禅师 佛教 静坐 清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