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了烦脱俗》:为什么要忏悔

2013年03月20日 09:22
来源:《了烦脱俗》 作者:嘎玛仁波切

摘自:嘎玛仁波切 著 《了烦脱俗》 新星出版社 2012年10月

阅读提示这是一本精神修行指引书,告诉人们认清人生的本质,从俗世烦忧中解脱出来,从而获得趋向人生圆满的方法。

为什么要忏悔

无常不是只往坏的方向变化,我们也不必因为人生无常而沮丧。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先从一个愿望和一种发心开始的,先想才能做。

许多人聪明善辩、博学多闻、勇敢能干,当福报将尽时,做事常常遇到障碍,思维颠倒,受人侮辱轻视,最后一无所有。也有些人,没有什么学识,见识狭窄短浅,可因为积善福报成熟,财富增加,渐渐受人重视,成为人人尊敬的对象。有些人上半生积极追求佛法,下半生拼命累积财富;有的人上半生是持戒清净的法师,下半生却子孙满堂。有人上半生造恶业,下半生专修正法而成就,像密勒日巴尊者的一生就是这样。原本是作恶多端的人,一念向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会成为大成就者。密勒日巴尊者出生在西藏阿里贡塘地区。幼年时,因为父亲的遗产被伯父强占,他和母亲、妹妹过着饥寒困苦的日子。因此,他长大后便发誓学咒术和放冰雹来报复。他学成以后,用咒术杀死了伯父家三十五口人,引起当地人的愤怒;接着他又连续放冰雹,来惩罚家乡的人。因为杀了太多人,后来他心生悔意,想学习正法。他勤奋学习,专心苦修,最后成为了大成就者。    

人的生命很短暂,不要认为自己还年轻,还有足够的时间。自古以来有个说法:“棺材中躺的不一定是老人;只有生是有前后顺序,死是没有前后顺序的。”生命是很珍贵的,每一天都是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在生命即将结束时,当我们回过头反省一下自己,如果发现自己双手空空、心里也空空,那可真是非常悲哀的一件事。

莲花生大师说:“对佛法的见解如天高,对因果的取舍就要如面粉一样细微。”种下什么因便会成熟什么果,所谓“造如是因,受如是果”。佛经说:“因果不会成熟在石头上,不会成熟在土地上,只会成熟在造业者的身心上。”因果不虚,任何人都要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起责任。即使你在情绪上不愿意承担任何痛苦结果的责任,但事实是,只要你的心灵、身体或言语造作了业因,它们不会在空中消失或成熟在其他地方,最终只会成熟在你的身心上。

我们从红尘中的杂念、世间的妄念中,带着满身的污垢业染来到佛堂,是为了净化自己的,而不是来增加罪业的。就像进了澡堂,没有把身体洗干净,反而把别人一大堆的污垢沾在自己身上,世间上谁都不会去做这种事。这些都非常需要谨慎的。

作为凡夫俗子,我们很难没有情绪上的分别心,一定要学会忏悔。作为一个佛教徒,每天要好好反省一下,回想当天从早上醒来到晚上睡觉前自己到底造了多少身体的业力、多少语言的业力、多少心念的业力。业力不管大小,时间一到,一定会成熟在我们身心。这时候你独自一人,没有人知道你现在心里所想的是对或错,也没有人会对你的过错追究责任,所以你也不用为了面子、当下还要用谎言来欺骗自己,这时的我们是可以坦白的。然后,观想所有的诸佛菩萨就坐在自己头顶的前面虚空中。要发自内心深信,自己任何的起心动念都逃脱不掉诸佛菩萨智慧的法眼,就像眼睛看玻璃后面的事物一样清清楚楚。这时对着佛菩萨坦诚地忏悔,不遮掩,不隐瞒,能真心忏悔,业力是可以净化的。业力净化后,它反而变成一种功德。

用正知正念改过

万法唯心造,心是身体和语言的主导者,它掌控我们一切的行动,所以我们要多观察自己的心,少观察别人的言语和动作。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藏匿着危害最严重的偷盗者和抢劫者,那就是自己的无知。它经常让我们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想法、言说、行为都是正确的,这种自以为是的习气累积,让自我变得越来越傲慢自负,受外境影响特大,容易受操纵,容易被别人的赞美而满足以及被别人的否定而恼怒。

很多人常常会批评别人说:“那个人没有正知正念。”当我们用这样的语言去批评别人时,其实自己并不具备正知正念。

简单地说,正知就是时刻观察自己的身口意,清楚自己在想什么,动机、念头是什么,语言、行为是什么。而正念就是缘着善念,取善舍恶,也就是将念头系绑在善的念头上,善行就去做,恶行就断除。正知、正念,就像两个保镖保护我们的心,让它不去造恶而受苦,让它保持在善念上而得到快乐。

我们的心好比野马,正念就像将马儿绑在柱子上的绳索,将心牢牢绑在善法上;而正知就像看管马儿的警卫,只要马儿(我们的心)想溜走或做坏事,就能立即观察到,就用正念再绑回正法上。反之,如果一直用正念将心维系在善法上,那么心会清楚地观察自己的身语意,就不会四处散乱、造恶。即使博闻多学,曾经学过广大深奥的佛法知识,或是曾经精进修行,都会因为没有用正知正念守护自己的身口意,而仍然犯下罪业。

有一位噶当派大师在山上修行,一旦生起不好的念头就会在随身的袋子中放一颗黑石子,而当生起善的念头时就放颗白石子。刚开始时,他发现一天当中,白石子没有多少颗。连长期在僻静的山上闭关修行的大师都有很多杂念、妄念,那么,凡夫俗子处在充满杂念污染的红尘中,一日之中会有多少念头是真正的善念?是慈悲的念头、为众生付出的念头、带着智慧的念头?这种念头生起的机会是少之又少。而造恶业的机会是数不清的,只是因为我们不去观察,没有感觉罢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强调要有“正知正念”。

从前,吉基国王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个出家人捧着一匹非常漂亮的丝绸,突然间出现一群出家人来抢夺。每个人抓到一个角,用力一扯,就把丝绸撕裂成十八份。奇怪的是,每个人手上拿到的竟然和原来的丝绸一样大小。国王醒来后,百思不得其解,就去请示佛陀。

佛陀就说:“我涅槃后,我的弟子会立即分成十八个教派。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大家对见解和修行的看法不一样。当意见不一样,就会分裂。这不是说佛法有瑕疵,各个所得到的还是完整的佛法。佛法本身很完美,拿到其中一块,就是完整的一块。分成十八块,是为了吸引不同的众生而分的。”所以就有了十八个传承系统。

藏传佛教宁玛巴的出家制度就是传承自印度十八部中的一切有部,从印度传到西藏,直到现在。一切有部与大众部有些不同之处,其中之一是:在一切有部的系统中一辈子只能出家一次,出家后如果还俗,就没机会再出家了,就像一个陶碗被打破了,无法再恢复。但其他宗派就不一样,在泰国、缅甸有短期出家制度,可以只出家两个星期,可以来来去去好多次。所以,虽然传承不一样,也有一些差别,但同样是佛法。

可是,在家人就不是这样了。当大家的意见和行为有所不同,都会坚持自己是正确的,而当有缺点或错误时,却尽量将责任推卸给别人。这也无可奈何,因为大家生活在一个红尘纷扰的环境,从小就养成相互推卸的习惯和态度。

佛法教育可以增长我们的智慧,但也有可能因为我们世俗的聪明巧智,让红尘中的杂念、邪念不断增长。果真如此,就会变成懂得越多佛法,就越容易将这些宝贵的良药当成观察别人缺点的利器。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的眼耳鼻舌身习惯往外探索,这样才能有各种不同的感官觉受;也因此,很少有人会用心去观察自己的内心世界,以致自己的缺点越来愈多,即使多到将优点都掩盖我们还是不自觉,眼中所见尽是别人的缺点。红尘中的我们本来就活在充满是非的环境中,从小被培养的过程中,没有人真正教导我们观察自己的内心,教导我们将善良慈悲智慧的那一面开发健全人格道德观。

所以,我们要将检视的方向反转过来,反省自己的内心深处,让所学到的佛法成为改善自己缺点的工具。

[责任编辑:马本州] 标签:《了烦脱俗》 嘎玛仁波切 佛教 书摘 凤凰网
打印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