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生命这出戏》:对人对事要有耐心

2013年06月03日 09:00
来源:《生命这出戏》 作者:希阿荣博堪布

 摘自:来源:《生命这出戏》 希阿荣博堪布著,华文出版社、紫图图书公司2013年6月

阅读提示《生命这出戏》是一本让你重新提炼生命价值的伟大著作。人生没有假设,当下即是全部。在基本的衣食住行得到保障之后,只有拥有一颗受过训练的心,才能得到安乐。生命这出戏,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因而要珍惜与他人、与其他生命之间的种种缘起。而我们要如何演好自己的戏,又不妨碍他人演戏?在《生命这出戏》中涉及众多人生问题和生活中寻常事物,希阿荣博上师开阔又致密地引导我们每个人如何锤炼一颗心去离苦得乐,随缘自在,发现自由。

对人对事对生活都要有耐心

示他人以善意、关怀和尊重,尽管不是每次都能得到同等的回报,我们会遇到一些脾气比较坏、比较冷漠、比较固执、不善于表达的人,但没有关系,总的说来,我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会更多,得到的关怀和尊重毫无疑问也会更多。别总盯着等号左边的加减乘除,右边的结果更能说明问题。

佛教的忍辱,简单地说,就是在困境、窘迫之境、危险之境,仍然保持内心的开放与柔和,对其他众生怀着善意。

忍辱就是要有耐心,对人对事对生活都有耐心。许多话,没有必要,但也得说。许多事,很厌烦,也得去做。疲惫的时候,接受疲惫。孤独、病痛、难堪的时候,接受它们,不去怨恨。怨恨是内心走向封闭和僵硬的征兆。

我们自己的内心越清净调柔,他人具有侵犯性的言行对我们造成的困扰和伤害就会越小,所以那些会激怒我们,让我们感觉受到伤害和干扰的“可恶”的人和事,就像一位严苛的老师,毫不留情地指出我们的问题。没有它们,我们往往很难意识到自己修行中的不足。

愤怒的时候不妨想想,一个人的恶言恶行不是凭空而来,背后必有社会家庭个人等诸多原因,要憎恶指责,更应该针对造成这恶劣言行的种种原因,而分析原因,仅个人性格、观念、教育背景等,就有无数的人和事参与其形成。如果我们足够理性和诚实,会发现要怪罪的人太多了,我们的愤怒找不到一个具体对象。

我们的生活像一张珠网,每一份经历乃至每一个心念,都是一颗明珠,映照所有其他明珠的影子。珠与珠,相互含摄,转辗辉映,重重无尽。当下的一言一行,起心动念,皆照着过往与将来,既是果又是因,所以要学习接受,更要学习谨慎地取舍因果。

很多事情都不可强求,自己尽了心就好。做事之前多加考虑,从善意出发也尽心尽力了,即使结果仍不尽如人意,这份善心依然会积累福报。

释迦牟尼佛时代,有个人来到佛陀跟前谩骂侮辱佛陀,等他说完后,佛陀问他:施主给的东西,若人不接受,那么它该归谁?那人说:当然还是归施主所有。佛陀道:“说得对,你的粗言秽语,我没有接受,所以还是你的。”面对攻击磨难,与其反击纠缠,不如学着不为所动,不受干扰影响,也就是不接受。另一方面,当知道造恶者自招祸患,所以要努力避免造恶业。

哪怕明明看到的是庸俗虚伪、是非颠倒,遇到恶意挑衅和欺侮,心里还是要记得一个道理:爱护自己最好的办法是对人对事豁达和宽容。我们的身体不仅因为细菌、病毒才生病和加速朽坏,更重要还有不健康的精神状态。悲伤、愤怒、忧虑在破坏内心安宁的同时也伤及内脏经脉,血肉之躯哪里经得起这样频繁的损伤?

单纯未尝不是好事,尤其在缺少规则的环境中。相信凡事都有因果,自己努力向善,诚实而为就好,不去担心、权衡结果。人生失落有时,保有有时,事事皆有时。

有人说:“如果我不饮酒、不妄语……不做一些损人的事,就会失去工作、业务发展的很多机会。”其实不管在怎样的环境中,如果你坚持诚信、包容地对待别人,心地善良正直,别人就会愿意跟你交往,跟你合作。善缘慢慢地聚拢到你身边,恶缘远离,你的想法很顺利就能实现,不需要伤害自己,也不用损害他人。

人要能够看破眼前。一时一事的得失好坏放到整个人生中看,都显得渺小短暂。很多事情,当时觉得多么重大,而隔着时间空间回头看,就知道人生充满选择和可能性,不走这条路,可以走那条路。若心态和见地不改变,那么尽管过程不同,生命的品质,也就是你的幸福感、满足感、人生的修养和境界不会有大的不同。

每个人都是时代的塑造者和负荷者。关于一个时代的劫运,其实无须问别人,看看自己和周围人们的行为就能知道。共同的因缘,唯有大家一起在思想、行动上改正、净化,才能慢慢扭转。解铃还须系铃人。

[责任编辑:马本州] 标签:希阿荣博堪布 《生命这出戏》 智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