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地藏寺:城墙环古寺 都市好修行

2012年02月14日 08:54
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柳扬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深山藏古寺(图片来源:扬子晚报摄影:柳扬) 

地藏寺的素斋便宜而丰盛(图片来源:扬子晚报摄影:柳扬)

全国各地的地藏寺不少,但是被曲折蜿蜒的古城墙环绕的,估计只有南京的这一处。在南京狮子山阅江楼景区内,有个很容易被游客忽略的地方--地藏寺。跟很多大寺院相比,这里周边安静,内部装修质朴,但却是下关一带不少信佛的市民的朝圣之地。近日,记者前去探访,跟这些居士们一起吃了顿素斋。

明城墙环绕的朴素寺院

日前,记者从阅江楼景区南大门进入景区,沿着城墙走了十多分钟,才找到地藏寺。

跟明城墙的质朴风格如出一辙,这处地藏寺的大门也相当简朴,没有气势恢宏的耸立的牌坊,更没有龙飞凤舞的名人题字,在距阅江楼不远的半山腰上,有个不足三米宽的圆形大门,门头上面写着“地藏古寺”四个字。 

进了大门,往前十多步,便是依山而建面朝北的大雄宝殿,两边分别是观音阁和地藏殿。这里很是安静,设施也很简单,只有大殿内传出的尼姑做法念经的声音,回荡在空中,尤显清亮。

地藏寺的大殿以明清古建筑风格为主体,外墙是佛家最常见的黄色,四周绿树松柏掩映。“阅江楼下听佛音声声有缘,狮子山上看溪水泊泊无畏。”殿外悬挂着的一副对联,恰到好处地描述了地藏寺的环境,果真是清修胜地。

热心居士留记者吃素斋

记者到访之时,恰逢数十位尼师和俗家弟子正在大殿内做法事,不便打扰,记者便先行退出,顺着声音,走到寺院的厨房。临近中午,几个日常打扮的老妇正在忙碌地烹调斋饭。询问得知,这几位都是地藏寺的居士。

上午的法事结束,尼师和居士们脱下外衣,从大殿里走向厨房。“小师傅留下来吃饭吧。”看到记者有几分犹豫,几位上了年龄的阿姨非常热心地挽留“不贵的,五块钱。”出于好奇,记者决定留下来吃一顿素斋。

当当当……寺院里的尼师敲响了开饭的牌子,大家陆续走了过来。厨房有十来平方大,中间放着饭菜的小桌子,放着三个盛菜的大盆,旁边一个铁盒由大家自主放置饭钱,一位居士负责装菜,在一侧的大灶台上,有人为大家装饭。

饭菜都盛放在一个大碗里,打好的人找个小板凳坐下来或者干脆站着就开始吃起来,凉拌红萝卜丝、白萝卜烧豆腐,还有萝卜丸子,非常家常,但也别有一番滋味。

“放过别人,也是放过自己”

吃饭的间隙里,记者跟这些居士们攀谈起来。她们大多是下关一带的市民,平日里,只要地藏寺有佛事,都会义务来帮忙,念经或做些其他力所能及的事情。

“平时与人为善,遇到需要帮助的,能帮就帮。”一位住在宝塔桥的阿姨告诉记者,平时她们会约束自己的行为,遇到老年人拿的东西多,就帮忙拎一拎;骑车的人上坡使把劲推一下;与人相处少计较多礼让。“放过别人,也是放过自己。”阿姨颇有哲理的一句话让记者印象颇深。

“小师傅,来喝点汤。”吃完饭,阿姨们又招呼。放了青菜的面条汤,虽然普通,但在这寒风凛冽的季节里,喝得人也很是温暖。

12年前从秦淮河边迁来

有资料记载,地藏寺始建于清末,系下关地区佛教古庵,历史上一直香火不断。

解放前,地藏寺位于秦淮河下关段西侧,曾由下关地区一念佛堂的小和尚代管,后因该和尚不守清规,群众推举当时南祖师庵当家的惟妙尼师兼管。到1936年1月,又由当时中国佛教会南京分会会长雪嵩法师、毗卢寺竣领和尚作公证,惟妙尼师将该庵移交给当地居士祁净虔接管。十二年前,地藏寺从秦淮河边迁到狮子山来,众多忠诚的信徒也随之跟来。

地藏寺小史

清朝末期,地藏寺始建。

1936年1月,由居士接管。

2000年左右,从秦淮河边迁至狮子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闫秀勇] 标签:藏寺 古寺 城墙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