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青海果洛:云端的牧场 天边的草原

2012年09月29日 07:50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多杰坚措、紫廖

果洛风光(图片来源:资料图)

对话历史“四遗迹”

果洛素有“河源之州”的称谓,正好处在“玛域”,即黄河源头,有着丰富的历史、人文、宗教、民俗文化遗迹和遗址。

著名的《格萨尔》史诗中许多重要的情节都与“玛域”有关。而果洛草原的每一处几乎都能找到与藏族英雄格萨尔有关的遗迹,每一位老人口中都能听到有关格萨尔的传说。在大量的民间神话传说里,也能印证出不少有关格萨尔的历史古迹。达日县吉达尔黑土沟,传说是格萨尔度过童年的地方,也有一个好听的地名--玉龙森多。格萨尔的狮龙宫殿就坐落在这里,殿中故事中的人物塑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让你沉静在那古老的传说中。该县桑日麻乡境内还有一处形似城墙的山丘,相传就是岭国女将阿德拉姆的遗址。传说格萨尔赛马称王地在玛多县境内的阿玉迪草原,阿玉迪草原一望无际,是一个赛马的绝佳之地,赛马称王的宝座遗迹就在格拉杂山下。而扎陵湖、鄂陵湖、卓陵湖则既是格萨尔王的寄魂湖,也分别是他的王妃珠姆、尼琼、拉泽的寄魂湖。鄂陵湖中心有个小岛叫“热玛智赤”,意为拉船山羊,传说珠姆王妃每年到湖心岛去煨桑,就乘坐这样一个由山羊拉着的小船。

久治县年保玉则山上也有许多与格萨尔有关的传说,还有以格萨尔、珠姆、加查、晁通等岭国大将的事迹有关的各种遗迹,以及故事人物的名字命名的温泉、山峰、山丘和岩洞。

果洛境内不仅拥有丰富的格萨尔文化资源,还有众多的传承方式和传承艺人,也因近年来在格萨尔文化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于2008年12月正式将果洛州命名为“中国格萨尔文化之乡”和“中国格萨尔文化研究基地”。这在一定程度上再次提升了果洛格萨尔史诗文化的地位和其旅游开发价值。

对于“三果洛”的形成、发展历史,现存的《多钦则益西多杰传》、《藏族原始六氏族姓谱》、《安多政教史》等有关藏文史料均有较为详细的记载。《班玛县志》也采用了这些文献的说法:“三果洛”的始祖为朱拉加、朱安本父子,他们在公元14世纪末期携属民迁至今班玛县境内游牧。随着部落势力的强盛和朱拉加父子声望的提高,引起了当地年则、垮热、哇里三部落头人的嫉恨,策划以武力消灭他们。由于得到密告,朱拉加父子一举消灭了当地三部落的武装势力,占据了其领地、属民和多柯河一带的所有地域。故得名“果洛”,即“反败为胜”,一直沿用至今。

果洛风光(图片来源:资料图)

朱安本生有三子,幼子与朱安本同住,长子和次子各立门户,这就是最早的“果洛三帐房”。一般认为今班玛县境内是“三果洛”最早繁衍生息和文化发祥的地方。后来因为农、牧两种生产方式的分离和部落分解,一部分从事农业的人留在了玛柯河中游气候相对温和的地方,而从事游牧的人则迁移到玛柯河上游一带,随后又逐渐迁移到黄河上游、阿尼玛卿雪山一带,形成了上部昂庆本、中部阿什姜本、下部班玛本的“果洛三部落”。

今天,在班玛县境内,仍可以看到“三果洛”的遗址。其中昂庆本部落旧址有两处:一处是昂庆曲多仓旧址,距县城约5公里;一处是昂庆曲麦战杜日居所遗址,在班玛县天葬台东面,距县城仅1公里。阿什姜本部落旧址在班玛县阿什姜寺附近,距县城约8公里。班玛本部落旧址在亚尔堂乡附近,距县城约38公里。这些遗址也不乏其旅游开发和文化保护价值。

班玛谷地不仅孕育了果洛先民和丰富的民俗文化,其茂密的原始森林,林中散落的古堡,以及林边别具一格的藏家木构碉楼(已列国家非遗)也是吸引游客纷至沓来的又一诱因。

除了上述景区景点,果洛神秘的藏传佛教文化和独特的民俗文化也是值得驻足和涉猎的文化奇观。果洛境内有66座藏传佛教寺院,有宁玛、格鲁、觉囊和噶举四大藏传教派。久负盛名的宁玛派寺院查朗寺、白玉寺古朴雄伟,龙恩寺尽显异域风格,德合龙寺典雅精致,坐落在山林之间的知钦寺宛如仙境,有近300年历史的格鲁派寺院拉加寺在安多藏区影响久远。果洛独有的觉囊派寺院众多,班玛“三果洛”的发祥地阿姜什寺宝塔建筑风格迥异,江日堂寺回归远古,给人以神秘之感。众多的藏传佛教派多年来和睦相处,和谐传承,其宗教文化已经融入当地民众的心灵世界和生活习俗中。

只有走进果洛,游遍云端的牧场,天边的草原,才能感受那听不完的传说,看不够的美景。只有走进果洛,游遍云端的牧场,天边的草原,才会使你沉醉在大自然的奇美壮丽之中!

[责任编辑:印媛] 标签:果洛 草原 青海
打印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