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少林寺:达摩祖师面壁 顿悟禅理传禅法

2012年09月07日 08:02
来源:大河网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嵩山少林寺方丈院 

方丈院在第五进院落,这是兵火后山门内幸存的第一所建筑。中为方丈室,是历代住持和尚居住的地方。乾隆十五年(1750)高宗弘历曾留宿于此,因此一度易名“龙庭”。站在方丈室门口南望少室山主峰,山坡上横卧一块巨石,约10多平方米,每当夏季雨过天晴,阳光直射石上放射出奇异光彩,遥望如白雪一片,晶莹夺目,故称“少室晴雪”,为中岳八景之一。 

嵩山少林寺达摩殿 

出方丈室拾级而上,高台上有一座琉璃佛殿,称“达摩殿”,又叫“立雪亭”,相传为禅宗二祖慧可立雪断臂处。慧可,少为儒生,博览群书,通达老庄易学,后出家,精研三藏内典。在40岁左右遇达摩于嵩山洛阳一带游化,即拜他为师。达摩闭门面壁,置之不理,慧可便在门外等候,时数九寒天,大雪过膝,慧可站立雪中不动,第二天达摩仍不许入室,于是慧可砍下左臂献于达摩前,表示求道至诚,达摩才把木棉架裟和钵盂传他,作为传法的凭证。“衣钵传真”的典故便出于此。亭内佛龛中供奉达摩铜像。亭正中悬挂乾隆御书“雪印心珠”横匾。亭外东墙镶嵌金代模刊的苏轼观音像和观音赞、金代刻制的二祖慧可画像、明代左思明的“炼魔台”三字刻石等。 

少林寺僧人练武(图片来源:大河网)

嵩山少林寺千佛殿 

过了立雪亭便是毗卢阁,又称千佛殿,系明末重建。佛龛中供明代铸造的毗卢佛铜像。殿东、西、北墙上有大型彩色壁画--五百罗汉。高7米,面积330多平方米,其规模之大为全国同类壁画中所罕见。五百罗汉形貌奇特,分为35组,各表达一个故事,据说色彩数年一更。整个三层画面采用重彩平涂法,朱黑和谐,勾勒粗劲有力。线条简炼,笔法流畅。东壁是明代雕刻的阿弥陀佛玉石像。殿内地面上有48个排列成深20厘米的陷坑,据说是少林武僧练拳习武的脚坑遗址。 

千佛殿的西厢为地藏殿,东厢为白衣殿。白衣殿内供奉白衣观音铜像一尊。殿内三面墙上绘有彩色壁画,均系晚清所制。北面和南面绘的是众僧徒手和持械练拳习武的动作,所以千佛殿亦称拳谱殿或锤谱殿,北面山墙上绘湛举和尚在殿前指导僧徒拳赛的情景。后壁北端二间绘“十三和尚救驾唐王”与“活捉郑将王仁则”的传统故事。神罩两侧绘制的是降龙伏虎图,东北和东南壁角是文殊骑青狮和普贤骑白象等。 

嵩山少林寺初祖庵(图片来源:大河网)

嵩山少林寺初祖庵 

出嵩山少林寺向西北行一公里,便是初祖庵。这座寺院主要是为了纪念禅宗初祖达摩上山修行而建。庵内有山门、大殿、千佛洞,现存主要建筑为一殿、两亭和千佛阁等。大殿建于北宋宣和七年(1125),木构梁架,斗栱都是典型的宋代风格,是河南现存木构建筑中之杰作。殿内梁柱用16棂石柱和弯曲圆木叠成,柱上雕刻的武士、游龙、舞凤、飞天、凤戏牡丹、群鹤闹莲等图,工艺精细,神态生动,体现了宋代中叶绘画和雕刻技艺的水平。大殿东南有古柏一株,相传为禅宗六祖慧能所植,俗称马柏。殿后两亭有宋代书法家的碑石四十余品。初祖庵不远的五乳峰中有一“达摩洞”。洞前立有一片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雕刻的双柱单孔石坊,洞内有“面壁石”一块,据说是由于达摩在此静坐面壁九年其影入石所致。佛徒们视此为至宝,可惜已毁于兵火。 

二祖庵位于钵盂峰上,庵内有大殿、碑碣数道,庵外有古柏及唐、元、明代砖塔三座,庵南有一块巨石叫“石削石芙蓉”,传为慧可断臂养伤处,名“养臂台”。庵前有四眼泉水,虽相隔咫尺,但水味各异。据说慧可在此养伤时吃水困难,达摩知道后便用锡杖点几下,所点之处便涌出泉水,故称“卓锡泉”。南面还有觅心台,为慧可行经处。 

嵩山少林寺古塔群(图片来源:大河网)

嵩山少林寺古塔群 

嵩山少林寺西300米处,有一片宏大的古塔群,这是安葬历代高僧、住持、大和尚的坟墓,占地约1.4万平方米,共有唐、宋、金、元、明、清历代250多座砖塔和石塔,为我国最大的塔墓群。塔从一级到七级,为四、六、八角,也有柱体或锥体,空心实心均有,大都雕刻塔铭题记。塔林是我国研究砖石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印媛] 标签:少林寺 达摩 嵩山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