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以后,四月八日浴佛节在敦煌民间盛行不衰,各个朝代演变出各种不同的形态。唐代敦煌人在四月八日为亡者,为众生成佛,敬写佛经及造观音像。北宋时期的能工巧匠,已经发明了一种自动机关佛像,可以自动的行走,自动的吹螺击鼓,九龙也能自动喷水,此自动佛像喷水浴佛活动,观者甚多。另据《东京梦华录》卷八记载,浴佛水从南北朝时期的“五色香汤”变为了宋代的“香药糖水”亦从浴用变为饮用了,这样寺院可以受取饮料费,遂使庄严的佛诞会商品化了。南宋时代四月八流行卖糖水与放生会,寺院僧尼在浴佛会上卖浴佛糖水,以求施利。举行放生会是南宋时期浴佛节最明显的特点,不仅民间盛行,连朝廷官吏,也都倍受重视。放生其实也就是一次规模较大的踏青旅游活动。食缘结豆是明代变出的新花样,四月八舍豆儿,曰“结缘”。四月八食结缘豆之风盛行,这种风习主要流行于北京。举办“善会”是清代时兴的四月八佛诞日之新风俗。“善会”也称作“斋会”,这是由僧家做主人,邀请善男信女在四月八这天到寺院来吃斋,实际上这是寺庙的一种集资募捐活动,不过是找四月八佛诞纪念日为借口而已,放生在清代也广为流传。总之,浴佛节在唐代以后演变的形态,既有敬写佛经,崇拜机关佛像、放生会、卖糖水、食缘结豆、举办“善会”,也有四月八吃乌饭等。
虽然,浴佛节在民间不同时代演变出多种多样的风俗习惯,但敦煌一带最盛行和流传下来的四月八的风俗主要还是行像和浴佛活动。9至11世纪,敦煌当地纪念佛祖释迦牟尼诞生的行像和浴佛活动非常盛行。行像就是用装饰华丽的宝车载着释迦牟尼佛像在敦煌街头巡行的一种礼佛仪式;敦煌的行像礼佛仪式,是由行像司和行像社专门组织主持,四月七晚击钟召集僧俗众人,准备行像之事。次日天明,环城竖幡,行像僧俗队伍,在乐队的伴奏下浩浩荡荡出游四门,合城人众,倾城出迎。行像活动后,在选定好的地点结集,举行祈愿活动,参会僧俗向佛奉献鲜花,供给物品。僧尼在音乐伴奏下,念诵佛经,转读愿文,愿文内容,从信仰佛教出发,缅怀和纪念佛祖释迦牟尼;祈求多子多福、福禄高照、消灾避难等,整个行像仪式声势浩大、场面壮观。浴佛仪式,是佛教徒纪念佛陀诞生和供养佛陀的仪式,通常在农历四月八举行,以香水洗浴佛陀像,此风俗始于印度,从求福灭罪的一种宗教要求传衍而来,三国时开始流传,南北朝时代流行各地,盛行于朝廷和仕宦阶层。敦煌地区,在西域和中原礼佛习俗影响下,隋唐时渐兴,唐末和五代、宋时活动频繁,而且规模盛大。
三、敦煌莫高窟的浴佛节庙会
古代敦煌佛寺、庙宇众多。敦煌遗书载西晋索靖为莫高窟佛寺题额曰“仙岩寺”,是当时敦煌最大的佛寺,香火旺盛,是举办佛事活动的集聚地。每年的敦煌四月八浴佛节莫高窟都举行盛大的庙会,自初一到初八,善男信女从四面八方赶赴莫高窟朝拜佛祖。四月八浴佛活动逐渐转换为到莫高窟赶庙会的习俗。
作者:刘艳燕 编辑:梅文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