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中记载的大报恩寺琉璃塔
大报恩寺,位于南京城南古长干里,即今中华门外的雨花路东侧。明清鼎盛时期,其范围达“九里十三步”,曾与灵谷寺、天界寺并称为金陵三大寺,辖领城南一带次大刹二座,中刹十四座。该寺原址有建于吴赤乌三年(公元240年)的长干寺及阿育王塔,史称长干寺为“江南佛寺之始”。后代多有兴废,宋天禧元年(公元1017午)“诏改长干寺曰天禧寺” ,元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 春正月“诏改天禧寺为元兴慈恩旌忠教寺”,后毁于兵燹。明洪武末年,工部侍郎黄立恭奏请重建,费金二万五千两。
现在的大报恩寺已成废墟一片
朱棣当年耗巨资建大报恩寺和琉璃塔,敕名“报恩”,但是关于朱棣究竟是报谁的恩,在学术界一直有争议。朱棣的生母史学界主要有四种说法:第一种是马皇后,第二种是达妃说;第三种是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的第三福晋,朱棣则是元顺帝的遗腹子;第四种是碽妃说,这个普通妃嫔因触怒朱元璋,被以残酷的“铁裙”刑折磨而死。
有人认为是,根据《重修报恩寺敕》中“朕念皇考、皇妣罔极之恩无以报称,况此灵迹岂可终废”的表态,加上《御制大报恩寺左碑》“皇妣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的字样,可以充分肯定朱棣修建寺塔是为了报高皇后马氏之恩。
但是在后来,也有不少历史学家表示:朱棣生母是碽妃。朱棣之所以隐瞒此事,是因为作为庶出的儿子,他根本没有资格继承朱元璋的皇位,但他却通过“靖难之役”夺取了最高权力,因此他才要伪造身世,标榜“嫡出”身份。不过,为了攫取权力而不认生母的朱棣,内心难免愧疚,大报恩寺塔很可能报的是生母之恩。甚至还有相关的记载中,还有人表示曾看到有专门的碽妃殿。
计划重建后的大报恩寺效果图
但是在对悟明《折疑梵刹志》的研读中,陈平平老师表示,碽妃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悟明在书中写到,‘成祖之报恩也,以太祖马后陵寝在金陵,文皇徙都北平,故建寺于南以报皇考妣之深恩。”陈平平老师表示,悟明根据众多的史料进行了分析,从时间上就否定了朱棣生母是碽妃的说法,认为这个时间是不相符合。“朱元璋称帝时,朱棣已经八岁了,岂能是元顺帝宫人或者妃子入宫后所生呢。”
“而且悟明为大报恩寺僧长期生活在寺内,对寺内各殿堂梵宇都很熟悉,记录了各殿堂的尺寸,但是其中并没有任何关于碽妃殿的记载。嘉庆年间悟明的亲眼所见,自然比清末民初陈作霖所言的父老传闻更为可信把。”陈平平老师表示,文中的相关记载,可以说是“朱棣报恩对象为马皇后”的另一新证。
供奉佛像的布局与其他寺庙不同
报恩寺塔每一层供奉的佛像,分别是第一层供释迦佛一座;第二层供大阿弥陀佛像一尊;第三层供大释迦牟尼佛像一尊;第四层供大悲佛像一尊;第五层供大牟尼佛像一尊;第六层供观音大士像一尊;第七层供缨络大士像一尊……九华山玄奘寺的高僧传真法师,传真法师表示,在佛教的宝塔布局中,是有所不同的,但是一般来说,从低到高,一般是按照罗汉、菩萨大士、佛的形式,级别是逐层提升的。而在具体的佛像选择上会根据佛寺的不同,有不同的选择。“但是《折疑梵刹志》中记载的这个形式,确实有些不同。”不过传真法师表示,因为大报恩寺塔供奉着佛顶骨舍利的缘故,因此大报恩寺与琉璃塔所供主佛是佛祖释迦牟尼,这样的布局可能与佛顶骨舍利有关。
楼梯是188层而不是108层
整个报恩寺塔,除第一层因较高,楼梯曲折为三架外,二至八层均为二架。各层的楼梯阶级层数亦不尽相同,总数共188层阶级,曲折螺旋形上升。那么这个188层阶级是否也有什么说法呢?传真法师表示,宝塔的阶级说,目前来说没有什么太多的规矩,但是108是佛教比较尊崇的数字,至于188是否有深意,还要进一步研究。
不过也有相关专家表示,大报恩寺与藏传佛教应该有着密切的联系。郑和研究会副秘书长郑自海表示,当年郑和就曾到过西藏,藏传佛教的高僧也曾到南京,可能大报恩寺的一些内容与藏传佛教有关系。
康熙、乾隆到底写了啥?《折疑》与其他史料有不同
大报恩寺在清代的时候,康熙和乾隆分别给宝塔每一层题写了塔额,但是在之前的一些文献中,关于这些记载也一直有争议和不详实的地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